-回首頁--回首頁-
-回首頁--回首頁-
-回首頁--回首頁-
-時代記錄者-
-草根民俗學-
-職人•大漁•山林-
-精采試閱-
-延伸閱讀-
-我要觀看動畫-
-我要購買-
貫徹「時代記錄者」的發心,發掘「草根民俗學」
文/遠藤敬(《男的民俗學作者》)
  我之所以對民俗學產生興趣,乃因邂逅了柳田國男所寫的《山之人生》。該書描述源起於山民風土的生活習俗和傳說,讀來令人驚訝。而柳田徘徊深山之際,竟在極偏遠的山區意外發現一戶炊煙裊裊的民家和墾殖農夫的身影,其詫異驚愕之情,讓我留下非常鮮明的印象。

  無論置身何種環境,人都能活下去。即使是背負著只能在窮鄉僻壤苟延殘喘宿命的原住民,其生存價值和尊嚴也不稍減。人類對於生存之執著、韌性、強悍、隨性,以及某種意義上的豐富和自由,不僅讓我眼界大開,也是令我開始思考人生意義和價值的契機。

   二十六年後,我對民俗學的興趣更為濃厚,經年累月於全國各地奔波,至今仍持續著尋找現存行業及習俗之旅。

   我所追求的民俗學,有別於目前眾多民俗學家及研究者所收集、記錄,有系統地加以分類、編輯而成的學院派民俗學。我依憑的只是一介民俗愛好者的興趣、好奇和體力,希望能傾己全力,將親眼所見、體察接觸的民俗,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即使它們已經隨著時代變化,本質不存、只餘形骸,但其內含的智慧和巧思,正是活生生的民俗,也是時代的見證。所以無論人們的精心設計、苦思改良之處,又或者工匠臉上手上的皺紋,工具的刻痕和汙垢,隨意棄置腳邊的空罐和垃圾,乃至空菸盒和菸蒂,我全都不放過,只求翔實正確的記錄。

  我所追求的是呼吸通暢、血脈順達的民俗學,把因為時代變遷而遭湮沒的民俗再發掘出來的「草根民俗學」。我也要求自己,必須貫徹「時代記錄者」的發心。老實說,以我一介民間愛好者,想在現今學術取向的民俗學研究中投石問路,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只希望,能夠將遠離庶民生活的民俗學,稍微拉回到近身之處。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拿掉「學」這個字,而只是廣泛傳述什麼是「民俗」。

   因此我相信,花費十年時間採訪、記錄而成的《男的民俗學》,能夠在青年漫畫雜誌《Big Comic Original》上發表,可以說是意義非凡。在價值觀日趨狹隘統一的社會形態中,仍然存在著如此樸拙的生活景況,相信對現代人而言,是一種無聲的啟示。目前的時代,難以讓每個人選擇到適合各自潛藏性格和資質的生存方式,但這些男人在即將沒落衰頹的傳統工藝中,賭上自己的人生,其勇氣與決心,令人佩服。

  書中登場的人物,雖然是相關行業的名人或達人,但其貢獻並非都獲得社會肯定。我反倒刻意避開被尊為「人間國寶」或「無形文化財」等功成名就之人。因此書中出現的絕非什麼「特別」人物。他們曾存在於全國各地,都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市井工匠。即使現在,只要環顧四周,還是可以找到這些師傅;而發掘出他們的存在,正是我隱而不宣的企圖和主張。

  前後十年。我見過的工匠超過百人。有時一星期,有時半個多月,我纏著他們,和他們共同生活,一起流汗,徹夜把酒長談人生,時而激辯爭論,就怕遺漏他們一個小動作、一段自語感懷。現在回想起來,無一不讓人懷念。對初出茅廬的我而言,他們每一位都是人生導師。對於與他們相遇,以及勉強成就的此書,我心懷感謝和驕傲。曾接受採訪的工匠之中,有人業已辭世,在此謹祈冥福。

  本書名為《男的民俗學》,乃承續一九八○年在小學館《Big Comic Original》雜誌上連載的專欄名稱。

   之所以將此書命名為《男的民俗學》,是為了避談理論,直接感受過往男性堅強生存時代的浪漫情調,另一方面,多少也想標新立異吧。這些都是我的真正感想。事實上,從連載之初直到最後,我都受困於迷惘和猶豫不決。

   民俗學這項學術性研究,原本就不適合從「男人……」如此主觀的角度切入;對專家而言,這應該算「旁門左道」吧。然而,以民間風俗習慣為對象、研究生活方式的產生和變遷的民俗學,竟感覺不到人的氣息,這又是怎麼回事?為何沒有當時人們的聲音、汗水、眼淚和血液的氣味?我無權過問民俗學這門學問的意義,但俯身撿拾這些為系統性學術研究篩選過的習俗和百姓生活,不正是我們普通人的工作嗎?

   我之所以執著於男人的生活情形和工作,只因為我也是個男人。我想透過傳承而來的工藝和習俗,重新釐清男人之所以為男人的意義。我並非意圖操弄「男性優越論」或呼籲承襲過往的男性美學,而只是想了解一本質的課題:兩性中的男人,是如何建構出生活方式的?這就像,女人因宇宙結構棲息體內,而能確實感受與生命輪迴相繫;但男人卻因為無從實際體會到這點,而一直沈淪在迷惘之中。

   就這樣,我懷抱些許的膽怯和羞澀,為了《男的民俗學》展開全國行腳。此後,長達十年的連載,以及直到現在,民俗研究一直是我的人生課題,從未間斷。這段過程將我的志向帶往山區,那被迫與嚴苛自然環境共存的心情,和因此培養出的智慧與技藝,經常帶來新鮮的震撼和感動,對我的精神賦予深遠啟發,進而影響我的生活。我因此遷居,將生活重心移往山區,藉由實踐山民即將散佚的生活方式和習俗,真實感受靈魂深處的共振。我發現,體力和貧匱的能力雖然逐漸消耗,精神卻鍛練得益發強韌。

  如今我深深覺得,現在才是必須檢視男人生活方式的時代。

  本書匯集一九八○年一月至一九八九年四月小學館《Big Comic Original》雜誌的同名連載,以及分別於一九八五、一九八九年出版的單行本《男的民俗學》和《日本的工匠》的內容,加以補充、編輯,是為增補新 版。

   一度不見天日的本書得以再度問世,彷彿消失中的日本民俗重獲關注,這比作品能夠出版還讓我高興。

   最後,我要感謝在背後支持連載的熊谷玄典先生,小學館《Big Comic Original》編輯部同仁,為單行本竭心盡力的豬又義孝先生和中村一彥先生,以及此次出版的最大功臣山與溪谷社、三島悟先生。我真是個幸福的人。

一九九五年七月 遠藤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