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E ANTICS
文圖╱大衛•麥卡利
譯╱吳倩怡


凱烏•伽斯提歐金字塔

這是羅馬保存最好的金字塔之一。西元前十二年,一位有錢的官員凱烏•切伽斯提歐建造了這座非常獨特的墳墓。但是,這兩世紀後,興建奧略里安城牆時,這座埃及風味的墳墓,被併入城牆的一部份,以節省人工和材料。
君士坦丁拱門

這座凱旋門建於西元三一五年,以獻給君士坦丁皇帝。上面有些雕像屬於君士坦丁時代;有些則更早,是為了紀念上一、兩個世紀的圖雷真(Trajan)皇帝和馬可•奧略里安諾(Marcus Aurelius)皇帝。這座凱旋門不僅令人印象深刻,也是羅馬人務實的代表之一──有需要的話,建材還可以回收再利用。
萬神殿

如果你覺得聖伊佛教堂的頂蓋的有點古怪,那麼,一座建築頂上開一個大洞,你覺得如何?這裡原本是由阿格利帕(Marcus Agrippa)所興建的神廟,他的名字就刻在山形牆下方,以及門廊的埃及花崗岩遠圓柱上。西元二世紀時,哈德連(Emperor Hadrin)皇帝為了敬奉所有的神祇,設計興建了萬神殿,取代原先的神廟。萬神殿的內部為一道鼓環牆圍繞,上面則是巨大的水泥圓頂。圓頂上的梯形壁龕( 內凹藻井)可減輕圓頂的重量。室內唯一的光源來自屋頂上的洞,稱為眼窗洞,不只陽光會射進來,雨水、雪花以及其他有的沒的,也都可能自洞中從天而降。這棟建築的外型養護的非常好,這是因為在六世紀時,曾被改造做為天主教堂之用。
圓形競技場

圓形競技場自一千九百多年前以來,從沒有閒置過。這座集會場最多可讓五萬人同時享受各種育樂活動,而內容總不外是一些生物間的互相殘殺。這種血淋淋的表演一直到四百年後才被禁止。一千多年以前,那些有拱頂的廊道都被隔成住家、倉庫、工作室,甚至教堂。十三世紀時,整座建築被改成要塞;到了十五世紀,很多人覬覦它高品質的石灰岩建材,紛紛拆去蓋其他房子。
科斯梅汀聖母教堂

科斯梅汀聖母教堂裡,最古老的部分建於西元六世紀;高聳的磚造鐘塔可是十二世紀才加蓋的。在當時,羅馬其他教堂也紛紛加蓋鐘塔。現在,每逢重要的活動鐘塔還是會敲鐘,以告知大眾,同時還保留著報時的功能(「真理之口」即為於此)
赫丘力士神廟
西元前二世紀,為供奉赫丘力士(Hercules Olivarius)──港口油商公會的守護者而興建,因此他緊臨著當時有著許多船烏的台伯河。建築物至今保存良好,那是因為中世紀時曾經再度祝聖過,以做為天主教教堂使用。事實上,神廟外圍現在搭起了台架,正進行大規模的整修工程。羅馬的遊客最怕看到的就是「關閉整修中」的牌子。常常專程去參觀某棟建築物,看到的卻是這塊告示。不過往好處想,如果不是有這樣的照料,又怎會有怎麼多精采的古建築,可以跨越兩千年齊聚羅馬呢。
羅馬的街道

羅馬街道的表層鋪著排列緊密的鵝卵石塊,下面則是沙礫。每當水管與纜線工程時,石塊就會被掀起來,工程結束後,再放回原位。老城區的中心地帶,道路的分布很沒有次序。這是因為幾世紀以來,人們在蓋房子、開路的時候,不是把新舊建築整合一起,就是把房子蓋在古老的遺址或任何可以利用的空地上。結果是一片混亂,讓工程師頭疼不已。不過,卻讓我們行走其間可以由不同角度看到天空。
花田廣場

羅馬的廣場就像一間間戶外的房間;每作廣場都有它的功能和性格。位於法尼澤大廈前的廣場扮演了客廳的角色;而一個街區外的花田廣場,則比較像是家人相聚的起居室。除星期日外,每天早上這裡都有蔬果市場,生意興隆。到了下午和晚上,當攤位都移走了擁有餐廳雨露天咖啡座的花田廣場,就成了熱門的聚會地點。
法尼澤大廈

法尼澤大廈與巴達大廈位再同一條街上,是羅馬規模最大的大廈。一五三四年動工,花費了近六十年才落成。就像大多數的大廈一樣,法澤尼大廈的中間有一座中庭,可以採光、讓空氣流通,同時是私人的戶外空間。不過,法澤尼大廈與史巴達大廈卻是少數在中庭之外,還有獨立大花園的大廈。建築物大部分的建材是磚頭與水泥,裝飾四個轉角和窗框的石材,則據說採自圓形競技場。建築物頂端令人印象深刻的壁飾帶,出自著名的米開蘭基羅之手。
史巴達大廈

史巴達大廈建於一五四○年左右。正立面的精細浮雕──包括數位皇帝的雕像一一讓人想起羅馬的往日光榮。史巴達大廈所有裝飾都是以所謂的「灰泥飾」工法所塑成。羅馬大部分的建築物也都運用這種厚石灰為材料的裝飾手法,但少有像史巴達大廈這麼精緻,展現了傑出的技藝。
和平聖母教堂

教堂原先建於十五世紀;正立面在十七世紀時重新翻修成巴洛克風格,有些部分往後傾,有些則突出來。這到石牆上又許多栩栩如生的塑像,彷彿還可以聽到它們在呼吸。為了讓馬車有更多迴旋空間,教堂前面的小廣場在正面重建時也拓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