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之生30年
小野印象
徵文活動
延伸閱讀
我要購買
 
  第一次翻開【蛹之生】時,像喝了一口沖泡時間沒算準的茶—我被字裡行間撲鼻而來的澀味嗆了一口氣:一部份由於創作年代久遠,故事描述的現象對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另一部份在於,稍嫌不夠洗練流暢的文筆穿插了名家哲理和華麗的形容詞或成語略顯突兀,有幾分時下網路寫手的味道。但是,跟寫手最大的不同是,【蛹之生】表現出一種很直率、踏實的態度:快樂就大笑、高歌;憤怒就吵架;難過就流淚。雖然也有迷惘和虛無的探討,從頭到尾卻一直保持明朗的氣氛。

  書中絕大部份故事都跟大學生活息息相關。與我的大學生活相隔了三十年,毫不意外地,產生了許多落差:那時沒有行動電話和電子郵件,魚雁往返十分頻繁,學生課餘熱衷郊遊活動和天馬行空的思辯;沒有電子布告欄(BBS) 和搜尋引擎,資訊的取得遠不及現今方便,溝通的效率也不及現今迅速—不過,思想的傳遞和溝通的效果卻比現今好得多。不知道從什麼時後開始,那種單純的熱情變成一種令人羞赧的愚蠢。線上即時通訊軟體(MSN Messenger, Yahoo Messenger, Skype, Google Talk……等等)取代了書信,當時的大學生一字字寫下心情的轉折,雖然沒有俏皮的表情符號,文字本身就富有表情;信也許不小心會寄丟,卻不具備不想跟某人講話時就封鎖他的功能,也沒有不想跟別人說話時就顯示為離線的功能。這些功能的出發點也許是保護個人隱私,但也間接切斷了不少信任、衍生了其他猜疑。現在的學生依舊如當年純真;依舊在人生的重要關卡徘徊,而且面對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那些大人—成為大人很久的人們構築的世界依舊不完美;但是這些剛成為大人不久的學生被迫學著隱藏他們真實的情緒:握有選票卻對政治漠不關心;想辦活動卻得不到支持;同儕話題只剩下名人的私生活,或對著媒體氾濫的環境嘆息……最後只能言不及義,或是在虛擬的世界尋求沒有溫度的慰藉。我忽然想起了德國電影【替天行盜】 (The Edukators)裡的一句話:「看見這世界,卻活不進去。」正是現在大學生和【蛹之生】的角色們最大的不同。

  雖然三十年可以造成這麼大的隔閡,【蛹之生】這本小說集裡點出的主題絕大多數都是不受時空限制的。比如說:對愛情的懵懂(【光棍船】)與其足以造成的劇痛(【蛹之生】);純潔情誼必須受到的考驗(【網】);年輕人的對完美的追求和理想主義(【蛹之生】、【笛?沙鷗】);留學潮流和留學生的心理掙扎(【第六個兒子】);大學生選擇的生活方式(【長髮先生外傳】、【夜梟】)與人際關係(【蛹之生】);原則和現實的衝突(【周的眼淚】、【財迷】、【家教這一行】);家庭(【大義滅親記】)與婚姻的觀念(【陳嫂的煩惱】);信任的驚人力量(【遺傳】)……這些都沒有時效性、不受時代變遷拘束。而生物系的背景也為故事添加了獨特的意象(基因、蛹和蝴蝶、網、笛聲和沙鷗)及色彩(【紅門內的芭樂樹】、【白沙灣的驟雨】像是兩篇極短的試作,可是視覺印象很鮮明。)

  在眾多主題中,我特別有感觸的是創作者的為難:在【蛹之生】裡秦泉因為寫作得罪友人而陷入低潮,趙一風嚴厲警告他不可因此失去人文關懷的精神,甚至過於在意他人看法而一再妥協、成為一個「稿匠」。我的大一中文老師是位作家,她也曾經向學生訴說類似的困擾。因為她在作品中有許多親友形象的影射,而與她們鬧得關係緊張,但是她還是堅持寫下去。我看過她早期的作品,文筆柔美、細膩,卻總少了什麼;讀了她後來的作品,我才恍然明白:那精緻的文字組合缺乏震憾人心的張力。純藝術的作品在文學中也是必要的,但,能深深影響社會的文學一定源自對社會現象的憂慮和批判。這值得將來有志從事文字工作的我謹記在心。

  讀著【蛹之生】,我慢慢投入書中的世界,為了書中愛的別離喟嘆、為生死無常沉默;似乎能體會到角色的理性和情感拉鋸;心跳隨著情節忽快忽慢……讀完最後一頁,閤上書本——腦海中或深或淺印著人物的影子和名字。這時我了解到,起初的澀味逐漸褪去,湧上令人嘴角揚起微笑的,那隱約回甘的香味。

首獎文章  ●二獎文章  ● 三獎文章

蛹之生30年小野印象徵文活動延伸閱讀我要購買/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