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程遠(《科學人》雜誌編輯總監)
「大家曉不曉得張大春、彼得•杜拉克和李維斯陀有什麼共同點?答案就是《科學人》!」
李維斯陀說:「……有一份雜誌,每個月我都從頭到尾一字不漏的虔誠拜讀,雖然我沒辦法完全看懂,這份雜誌就是《科學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我極迫切的使自己儘可能知道現代科學領域之中所發生的一切事物及其新發展,……」(《神話與意義》第22頁)
彼得•杜拉克則稱許這本雜誌,說「……其中最成功和最早期的《科學人》雜誌,一九四零年代後期重新發行,內容就是由知名科學家將其專長領域的知識,闡述給其他領域的『行外科學家』。……」(《21世紀的管理挑戰》第127頁)
事實上,當《科學人》雜誌在一九四零年代中葉準備轉型時,投資者找上杜拉克,詢問意見,當時杜拉克對這份企劃案的想法是:「……編輯方針很對,就創刊時機而言,正是再好不過了,……我還沒見過像這樣合乎大眾需要,並能迎合他們新覺醒的意識。」因此,杜拉克「建議友人可以大膽投資」(《旁觀者》;401頁)
而說書人張大春呢,當聽到《科學人》雜誌快要有中文版時,便聯絡我們去上他的節目,談論這本刊物,只因為他也是《科學人》雜誌的愛好者,特別喜歡的是與數學和益智遊戲相關的文章。
也許連沒聽過這份雜誌的讀者都開始好奇,這究竟是什麼樣的一本雜誌?
時間得拉回到1845年。
1845年,是個什麼樣的時代呢?法拉第不久前才證明了電和磁原來是一體的兩面,但奠定電磁學理論的馬克士威卻還是個14歲毛頭小子;化學家已經發現的元素只有六十多種,但這也夠讓科學家們眼花撩亂了;而要再過14年,達爾文才會發表他的《物種原始》。
說些大家都知道的人吧!愛迪生和飛機發明人萊特兄弟在做什麼呢?對不起,他們都還沒有出生呢!同樣地,諾貝爾獎還沒設立,因為這時候諾貝爾才十二歲。
當時的中國,正值清朝道光年間,剛剛打完鴉片戰爭,簽下南京條約,以天地會、白蓮教等為組織的民眾運動風起雲湧,動盪不休。而事實上,這時候美國建國也只不過才69年而已。
而在台灣,則發生郭光侯「抗租圍城」事件,反抗滿清以高價納榖折銀的政令。
就在這樣的1845年,美國紐約有一位名叫波特 (Rufus Porter, 1792~1884) 的實業家---一位好奇心十足,對什麼行業都有興趣,不停地進行新計劃的人---這一年為了試驗電版印刷而創辦了《科學人》這份雜誌。當時的《科學人》雜誌,是一份全開大小、像單張報紙般的刊物,每星期出刊一次。
1845年8月28日,《科學人》雜誌正式創刊。
在2002年的今天回頭去看1845年8月28日的雜誌內容,會覺得十分有趣。首先,從總編輯給讀者的一封公開信中可以看出,當時《科學人》雜誌的讀者群以農夫、機械工人和他們的家人為主,信內說「……經常有機械工向我們表示,希望我們能夠發行一份科學報刊,以推廣某些技術和行業中的資訊,特別是最新、最令人好奇及最有用的技術,……」同時,這份刊物也會「推廣純粹的基督信仰」;第一期的內容就包括了五首跟家庭或宗教相關的詩篇,例如〈妻子、小孩和朋友〉以及〈這就是天國〉。
不過,主要的內容還是緊扣著當時的科學知識和工業技術進展,比如說:解釋某些物理和化學的基本觀念 (重力、慣性、金屬特性等);一些有趣的實驗、各種新發明、新產品、新技術的報導
(摩斯電報、電鍍技術、新形碎石機、印度橡膠的新用途等) 以及羅列出1844年間美國人登記有案的專利名目。
此外,還有一些關於美國以外的新聞掃描,像北魁克發生大火;兩艘土耳其蒸氣船在黑海相撞;中國爆發霍亂疫情;以及也是關於中國的一則趣味新聞:根據一位傳教士寫回美國的信中說,他估計中國人每年花掉360,000,000美元在燒香上。
每篇文章篇幅都不長,但總體說來內容包羅萬象,十分有趣,而且基本上已經定下雜誌的風格和走向。
創刊十個月之後,波特以八百美元的價錢將雜誌轉賣給兩個年輕人:年方二十二歲的門恩(Orson Desaix Munn,
1828~1907)和十九歲的比奇(Alfred Ely Beach, 1826~1896)。門恩和比奇在同一所學校念書,兩人相互截長補短,比奇的父親是《紐約太陽報》的發行人兼總編輯,也是一位發明家;比奇遺傳了老比奇的機械天份和興趣,而且早就學會了辦報的各種要訣;門恩則對做生意有興趣,具備商業上的實戰經驗,他的努力目標,就是要將《科學人》雜誌辦成功,成為一個能獲利的事業。兩人同心合力,組成了門恩企業。
在比奇和門恩的主導下,《科學人》雜誌出現不少變化,最主要的是有關宗教以及自我節制的類似報導全消失了;比奇和門恩認為,這些題材跟一份科學技術雜誌格格不入。過不多久,他們將詩篇專欄也全數刪除掉。
到了1850年代,《科學人》雜誌的發行量已經達到30,000份;後來,由於對新發明、發明家和專利權的了解及重視,比奇和門恩另外成立了一家專利代理公司,就專利權的相關法律和各種程序提供意見,客戶包括了愛迪生和摩斯等大發明家,業務蒸蒸日上,這回過頭來使得《科學人》的影響力也更強大了,例如說,由於這份刊物對地下鐵路的鼓催,1870年間紐約市真的按照比奇提出的設計在百老匯地底蓋了一段地下鐵路!這段實驗用鐵路前後運作了一年才停止。
1921年,《科學人》雜誌從周刊轉變成一份月刊;但更重要的轉變出現在19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生活》(Life)雜誌社專責跑科學新聞的記者派爾
(Gerard Piel) 發現,他負責的科學報導逐漸成為《生活》的重頭戲,表示社會大眾越來越需要一本更加全面、專門報導科學發展的雜誌;於是他集資將102歲的《科學人》買下來,加以改造,1948年5月以全新面貌出現,直到現在。1986年派爾從雜誌社退休時,直接間接因為經營這份刊物而獲得的榮譽博士頭銜共有二十多個,《科學人》雜誌的影響力也如日中天,迴響不斷。
不知不覺,一個多世紀便過去了,《科學人》雜誌誕生後的這一百多年,卻正好是人類史上科學技術發展得最快、甚且越來越快的年代。在《科學的桂冠》這本書裡,布蘭斯寇柏(Lewis
M. Branscomb)就指出:「《科學人》雜誌和美國以科學為基礎的工業革命,幾乎是同時誕生的。1837年,阿拉巴馬大學開始講授工程學,以協助南方大規模地裁種棉花,為農業的工業化展開序幕。」
「以科學為基礎的工業革命」的特色正在於「科學」上,其他的創意---髮夾、迴紋針等---都是很聰明的發明,但這些發明「和科學發現扯不上任何關係」。但經過近代科學的洗禮,十九世紀的新科技就很不一樣了:蒸氣船將貨物運來運去,電磁學上的發現轉化為前所未有的新能源科技,發電機於焉面世。
蒸氣、電力、汽油、太陽能、風力及核能等各種新能源的發現及應用,帶來了新科技的第一波高峰,「使得人們突破先天體能的限制,馬達把肌肉的本領放大了千百倍。」布蘭斯寇柏指出。
而在《科學人》雜誌創刊後14年,賓州開鑿了全美第一口油井,於是石油取代了鯨魚油,不久汽車也取代了馬匹。等萊特兄弟將腳踏車的骨架配上汽車的引擎,成功地飛離地面,人類突然看到一個全新的視野。接下來---大概大家都知道---人類登陸月球,往外太空探測,邁向更寬廣的空間,也邁向更未知的未來。
第二波高峰大約開始於五十年前,那就是電晶體、電腦及通訊等科技的蓬勃發展。電腦的出現,等於為人類帶來計算能力和心智上的突破,容許我們進行前所未有的工程建設及大膽構思
(例如登陸月球),換句話說,使得人們突破了先天思考和計算速度不快的限制。
同樣在這一百多年間,物理、化學、生物等基本科學也如脫疆之馬,新發現層出不窮。這些發展結合了電腦科技和相關科技 (如奈米科技)
的突破,慢慢地催化著生命科學及生物技術 (如生命複製) 的發展,科學家開始認真地覺得,也許到了可能解開最終極謎題的時候了,即是說,揭開人腦的神秘結構、用科學方法來解釋如靈魂、思維、甚至「生命是什麼」或「生命的始源」這樣的議題。這可以說是目前我們面對的最新一波發展。
在這一切的背後,推動力是人類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加上社會需要改善生活或需要戰爭而來,而《科學人》則扮演了一種穿針引線的角色,陪伴著大家一路走來,協助世世代代的讀者了解科學世界裡新近發生了些什麼事,以及可能對大眾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今天,閱讀這份雜誌的人並不單只是科學界的行內人而已,其實也涵蓋了各階層及各行業的「行外人」,許多從事財經企管的人士也會定期閱讀《科學人》雜誌,甚至美國總統、國家級的科技顧問,都會以《科學人》雜誌的內容作為科學或科技決策的參考依據。
目前,《科學人》雜誌英語版全球發行量高達70萬份以上,有十種譯文版本,包括義大利文、日本文、西班牙文、法文、德文、簡體中文、俄文、匈牙利文和阿拉伯文等
(按發行的先後次序排列);《科學人》是最新的版本。
在上一個世紀,科學對很多人來說都還是一些有點距離的事物,但只要仔細觀察一下,你會發現科學和高科技目前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隨便打開報紙或電視機,都會看到跟科學有關的畫面,聽到DNA、臍帶血、黑洞、奈米科技或者是基因改造食品等等名詞。這些名詞背後代表著的,也許是人類的好奇心
(如黑洞),但也有可能代表著無限商機 (生物技術產物),或者是生死關頭和道德問題 (如臍帶血)。一切實在發展得太快了。
這是為什麼,在二十一世紀剛揭開序幕的此刻,我們要創辦這本《科學人》雜誌,為華文讀者解讀及解惑,讓大家不會迷失在一堆科學名詞之中。
這樣的一本科學通識雜誌,對今日台灣甚至整個華文世界還有更深遠的意義:在今天競爭劇烈的惡劣環境中,如果想振興經濟,就必須更有決心從以勞力密集為主的製造中心,轉型過渡到以知識經濟為主的設計中心。然而,沒有科學知識的支持,社會根本就無法升級,經濟也發展不起來。更進一步說,社會的往上提昇,還包括了懂得處理由於科學而衍生出來的環保、社會、人文和道德問題。因此事實上,我們要推動的,不只是科學知識而已,同時也是一種態度---科學態度,也就是實事求是,以好奇心為經、動手找證據為緯,一種客觀理性的生活態度!
參考資料/來源:
《神話與意義》(Myth and Meaning);麥田出版社2001年出版
《21世紀的管理挑戰》(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天下遠見2000年出版
《旁觀者》(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聯經出版社1996年出版
《科學的桂冠》(Triumph of Discovery),智庫出版社1997年出版
《大英百科》(Britannica Encyclopedia)1992年版第十冊553頁
http://www.history.rochester.edu/Scientific_American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設立的網頁,在這裡可以看到1845~1847年的內容)
http://cdl.library.cornell.edu/moa/browse.journals/scia.html
(美國康乃爾大學設立的網站,可以看到1846~1869年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