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檔案 作品熱賣 名家看洪蘭 閱讀與教育 大腦與科學

作家檔案

教養的迷思

《教養的迷思》這本書寫得非常精彩,博徵旁引。作者(茱蒂.哈里斯)舉的例子都是你以前知道的,但是從來沒有想到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解釋;它使你恍然大悟,原來同一個現象,理論不同時,可以有這麼不同的解釋。難怪心理學家一再呼籲,解釋理論不能有預設立場,一旦先入為主,有了成見再去看證據,連數字都會扭曲。

基本上,我是同意她的看法的。讀社會科學的人在解釋人的行為時,很少去考慮到基因的角色。人格當然有基因的成分在裡面,因為孩子是父母生的,從父母而來的,所以在談論人格的形成時,必須先把基因的部分分離出來再來看環境的部分,才有意義。當你這樣做後,你就會看到哈里斯「團體社會化」理論的要義了。文化是由兒童的同儕團體傳承下去的,移民的子女採用同儕的文化,一個個都變得跟新社會的人一樣,而跟他的舊祖國不一樣。兒童的社會化並不是模仿大人,因為大人可以做的事小孩一般都不可以做,例如隨意進出大門、很遲上床睡覺、只吃喜歡的東西、可以罵人等等。她舉了一個很幽默的例子來說明:犯人在監獄裡並不是要模仿獄卒,他是要模仿其他的犯人,他才可以在監獄中生存下去。模仿獄卒對他適應監獄一點好處也沒有,因為獄卒可以做的,犯人都不可以做。哈里斯認為人的社會化、人格發展以及文化傳承都發生在同一個地方,用同一個方法,那就是同儕團體。孩子與同儕共享的世界是塑造他們行為和性格的地方,同儕團體決定了他以後會是什麼樣的人,不是他的父母。

她的理論細想起來是很對的。中國人不是也講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嗎」?如果父母很重要,為什麼孟母還要三遷?大家都知道孟母是個偉大的母親,假如父母決定孩子的人格,那麼,就算孟母不搬家,孟子也應該很好才對,為什麼她要不嫌麻煩地一搬再搬呢?我們現在知道兒童遊戲的團體對兒童的人格成長是有關係的。

英國的格林爵士說:「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學到任何有用的東西,而是培養人格和情操,對社會有正確的觀念,交到正確的朋友。」一個低層社會黑人的家庭搬到中產階級白人社區去住時,這家的孩子自然就變得跟中產階級的孩子一樣,溫文有禮,因為學校中每一個人都這樣時,孩子就有附和群眾的壓力,他自己就有動機想要變得跟其他的同學一樣。同樣地,白人的家庭搬到貧民窟黑人社區去時,孩子立刻也滿嘴髒話了,因為不是這樣,打不進同儕的團體,別人會排斥你,因為你跟他們不一樣。哈里斯舉出英國上層社會的父母,一年難得見到孩子一、二次,孩子生下來就交給保母、家庭教師帶,長到八、九歲送到寄宿學校去讀書,等到十八歲孩子畢業時,一個個都是英國的小紳士,嘴裡講的英文與照顧他的保母或學校的老師都不一樣,而與這個學校的學生都一樣,可見孩子是跟他的同儕一起社會化。她認為小孩子並不是從大人那裡接受到他們的文化,因為小孩子並沒有接觸到大人的社會,反而是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接受過小孩子的文化,因為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子。小孩行為像父親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都在同一個社區,被同一個方法社會化,假如地方改變了(如移民),小孩的文化就不會像父親的文化了。

哈里斯甚至舉出在西藏長大的白人小孩麥斯頓,雖然他長得又高又白,跟西藏人不一樣,被他西藏修道院中的同儕所排斥,但是這並沒有阻止他社會化成一個西藏人,所以麥斯頓說他自己是一個「住在白人身軀裡的西藏人」。因此,教改如果想要成功,除了從教育著手之外,另外還需要推動社區的改造,當我們使這個社區成為我們理想中安和樂利的社區時,那麼住在這個社區中的孩子自然就社會化成為一個祥和的好公民了。

……未完,全文請見《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譯序


好奇好問話科學

許多人恐懼科學,覺得它很深奧,其實科學就是生活的態度,「用別人沒有想到的方法,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想到別人沒有想到的地方,如此而已」,我們一出生就在做。

發展心理學家說嬰兒是「天生的科學家」,因為嬰兒眼睛一張開就不停的在探索環境,他們觀察,尋找可能的解釋,檢驗這個解釋的成立,再做進一步的觀察。嬰兒常重複做同一動作,如把湯匙丟到地上,當發出「噹」的聲音時,他就高興的笑,因為他知道他的假設對了:硬的東西掉到地上會發出聲音,軟的玩具熊丟下去就不會。世界就是他們的實驗室,我們的祖先若沒有這種能力是活不到今天的。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長大後,會失去這個本能呢?兩位美國研究者問了這個問題,他們花了六年的時光,找出全世界三千名科學家的特點,結果發現第一個特點是他們會把兩個看起來不相干的概念連在一起;第二是他們會打破沙鍋問到底,一直問「假如……會怎麼樣?」「為什麼這樣做而不那樣做?」直到自己完全明白為止,他們會親身探索和體驗事情的上限和下限。

研究者下結論說:「強烈的好奇心,追根究柢的好問(inquisitiveness)」區分了科學家和非科學家。

我們看到四、五歲幼稚園的孩子每天問:「他為什麼要哭呢?」「貓為什麼要吃老鼠呢?」「花為什麼會開呢?」但是進小學後,他們就很少問了,因為他們很快就了解老師在意的是標準答案,多問只會自討苦吃;到了高中,更是幾乎沒有學生開口了,每天考試都考不完了,哪裡還有時間去想為什麼,背下來應付完就是了。畢業出社會進入公司後,小職員只能唯命是從,多問會被炒魷魚,何況早已習慣不去問為什麼了。

這是很可悲的現象,一個活潑有創意的孩子經過我們教育系統的「千錘百鍊」後,變成叫一下動一下的「不可燃人」(企業把人才分成三種,最上等為「自燃人」,不需要借助外力自己就可燃燒的人;中間的為「可燃人」,接近火就會燃燒;最下層為「不可燃人」,靠近火也不會燃燒)。因此,要回復孩子天生科學家的本性要先除去標準答案這個緊箍咒,然後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再推廣閱讀使他有背景知識,能想到別人沒有想到的地方,最後他就能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了。

所以科學思維的觀察力、形成假設的能力和驗證下結論的能力是循序而進的,缺一不可。我們的祖先有很好的觀察力,知道「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但是當時沒有足夠的大腦和演化知識,不知道大腦的資源是有限的,大腦存在主要的目的是使有機體生存下去,當一個新的刺激進來時,大腦會馬上注意它,一旦發現它不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大腦便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可能會害我們、有危險性的新刺激,對熟悉的就不再處理,所以我們就不再覺得它臭了。

因此,一個好的科學家必須兼備好奇和好問兩個條件,我們要讓孩子常常接觸大自然,大自然最是變化無窮,孩子很快會發現天地萬物時時都在改變,仔細比較今天和昨天看到的,觀察力就出來了。

形成假設的能力比較困難,因為它需要邏輯推理和背景知識。最早發現月球表面不是平的是伽利略(Galileo Galilei),他用自製的望遠鏡看到月球上的黑影是一點一點的褪去,因此假設月球表面不是平的,是像地球一樣有山有谷的,陰影的面積會因太陽高度而縮減。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證實了他的假設。

所以伽利略是先有觀察,看到月球表面陰影一點一點的褪去,再從生活的經驗中知道,太陽升起時,物體的影子會慢慢褪去,直到日正當中,影子完全褪去,因此他做出月球表面不是平的假設,三百年後,太空人證實了他的假設。

影子的知識可以從生活上實際觀察到,也可從書中得到,因此閱讀很重要,閱讀使科學家不必親自做每一個實驗而得到那個知識。別人窮一生之力做的實驗結果,我們只要花幾個星期把它讀進來,這個知識就是我們的,我們就站在他的肩膀上看得比他更遠了,科學要進步,知識沒有傳承是不可能的。當然,歸納的能力是畫龍點睛,結論下得不對則前功盡棄。

科學教育無他,去除孩子頭上標準答案的緊箍咒,恢復他好奇和好問的本能,歸真返璞,科學家就出現了。

──本文摘自《理所當為—講理就好9》


有興趣才讀得好

一個在高中教國文的朋友,她的孩子在基測作文中只有考二級的分數,她大為憤怒,決定易子而教,要孩子去補習班補作文。孩子堅決不肯,兩人鬧得很僵。

我問孩子為什麼這麼討厭作文,他說他寫的作文沒有一句話中老師的意,都是紅筆一路槓到底,他母親尤其槓得厲害,除了「的」,沒有一個字是他原來的話。我讓他把作文拿來給我看,發現這孩子其實很有思想,只是缺乏表達的方式,例如他母親在他作文上批「狗屁不通」四個字,他在底下寫著「屁是一陣風,如何會不通?」我想他是課外書看得不夠,所以文字的掌握不精確,只要暑假多看些書就可以了,所以建議他母親把補習班的報名費拿去買書給他看。

不過對一個到了國中仍然沒有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父母一開始時一定要陪著看,即兩人同看一本書,透過討論引發孩子的興趣,把孩子帶進閱讀之門,養成閱讀習慣後,作文就是康莊大道了。

孩子高高興興的走了以後,我才想起忘記囑咐他母親改作文不可以一路槓到底,這會讓孩子覺得他的話沒有一句是好的,失去信心就失去興趣,沒有興趣自然就討厭作文了。在《唐祝文周四傑傳》中,有一段把這個道理闡述得非常好:

唐伯虎為秋香賣身到華相國府中做書僮,華相國的兩個兒子作文一塌糊塗,原來的師爺教了三年一點也無長進,但是唐伯虎只教了三個月就開竅了。因為原來的師爺邊改邊搖頭,一枝紅筆全部刪得一字不留,學生當然就痛恨作詩了。唐伯虎的做法不同,他先揣摩學生想要講什麼,然後替他換掉幾個字,讓學生看到為什麼換個字意境就升高了。

例如學生作了一首詩:「花影日頭溫,花影水腳冷。其花比其人,同此冷溫境!」唐伯虎換了七個字就把這首詩改成一首好詩:「日上花影溫,月來花影冷。將花比世人,同此炎涼境!」學生於是學到為何相同的詞不要一直出現,要換同義詞避免重複。又如學生作「雨後看雲」的詩:「今朝隔壁雨霏霏,坐在新晴一釣磯。太上老君何事急,白雲歸去馬如飛。」唐寅只換了幾個字把它改成:「山中隔夕雨霏霏,今日新晴坐釣磯,天上不知何事急?白雲如馬逐空飛。」這首詩就通順了。學生要說昨夜雨霏霏,但因為是七言絕句,便用「今朝隔壁」替代「昨夜」,於是就變成不通了。

這正是為什麼要作文好,只有多讀書沒有其他捷徑。歐陽修說作文只有「看多、做多、商量多」是很對的。

……未完,全文請見《通情達理─講理就好6》


教養孩子無他,參與用心而已

我因時間有限,許多喜愛的書都不能翻譯,只能集中精神翻認知神經科學方面的新書,所以常常有遺珠之憾。這次皇冠寄書給我時,說實在話,打開一看,是比爾.蓋茲的爸爸寫的,心中第一個念頭是:又是官大學問大,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成功的人一家子都是天才的那種書。但是畢竟接受過一點科學訓練,知道沒有證據的意見是偏見,所以在退回之前還是先拿起來看一下。

想不到,一看就覺得這本《比爾.蓋茲是這樣教出來的》非常好、值得翻譯,因為作者言語樸實中肯、觀念正確、態度積極,是世界公民的好榜樣。

我很贊同他的許多觀點,更欣賞他的幽默。例如有一次他去微軟員工年會演講,底下人看他是個老頭,都不安靜的聽,於是他說:「沒有我,你們今天都不會在這裡。」底下哄堂大笑,就全神貫注聽他講了。作者以誠實來面對所有的問題,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因喜歡這個人而忘記他是比爾.蓋茲這個世界首富的父親,相信讀者看完會跟我有同感。

當記者問他,他是怎麼教出像比爾.蓋茲這樣優秀的三個孩子時,他想了一下,很誠實地說:「我也不知道,我只是盡量參與他們的生活,以身作則給他們看而已。」這句話說得太好了,教養孩子無他,身教而已。做父母的最需要的就是「參與」,參與孩子的大小活動,因為只有參與才會有了解,有了解,溝通才會順暢。

兒童發展研究發現所謂的青春風暴期,除了青少年體內荷爾蒙大量湧出的原因之外,另一個原因是溝通管道的不暢通。這個年齡的孩子常覺得父母不關心他,或關心太多、或關心的方式不是他要的,反正怎麼做都不對,常令父母抓狂。但是如果平常有參與孩子生活,只要孩子情緒一有不對勁,立刻化解,就不會累積起來變成滾雪球,一發不可收拾。

他在書中一再強調把握機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許多父母都有這個經驗:孩子十二歲,六月份,未畢業前是小學生,你要牽他的手過馬路,他會讓你牽,但是到了九月份一開學變成國中生之後,他就不肯讓你牽,叫你不要這樣肉麻,等到上了高中就變成你走前面,他走你後面,假裝不認得你了。

教養孩子無他,用心而已,用心教他、帶他、陪他,他自然會以最好的成就回報你。這本書,作者從他自己小時候觀察他的父親如何參與鎮上的公共事務,到他如何把這個參與的公民責任再傳到他小孩身上,是一本很好的回憶錄。成功沒有偶然,它絕對是智慧、熱情與毅力的成果。

……未完,全文請見《理所當為—講理就好9》


懸疑小說是很好的「人性」教科書

對我來說,我的大部分知識來自課外讀物,我喜歡看懸疑小說,它使我一邊看,一邊動腦思考各種破案的可能性。懸疑小說都是很好的「人性」教科書,克萊頓的書每次都介紹新知識,所以我愛看。他也很用功,做了很多研究之後,才敢動筆,他的《恐懼之邦》書後面參考資料之多,好像在讀一本博士論文。我們常說數據不會騙人,但是科學家都知道它其實會,看你從哪一段擷取出來應用。他寫這本書最主要是媒體對全球暖化都是一面倒的報導,不能客觀的平衡報導,他要讓人們看到還有另外一面。當然這跟氣候是個非常專業的領域,一般人知識不夠,無法做判斷,只好聽從或盲從專家的意見;也跟學術界的壟斷有關,假如今天做的不是主流,就拿不到研究經費,為了生存競爭,只好人云亦云。對於克萊頓站出來,指出地球暖化的另一面事實,我到現在還是很敬佩他有這個勇氣。《紐約時報》有段話非常的傳神,它說:「在華盛頓,真實(reality)是創造出來的,你先創造一個假設,再創造一些支持它的數據,你一遍、兩遍、三遍的講,直到你創造出一些聽眾,當聽眾夠多到引起媒體注意時,你就創造了『真實』。」

克萊頓在《NEXT 危基當前》書中提出一個重要的觀念:基因不可以申請專利,不可據為己有。他認為只有人類的發明才可以申請專利,基因千百萬年來一直都存在於自然界中,與日月星辰清風明月一樣,人類發現了它,並沒有發明它,不可因發現而據為己有。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是他並不能因此而把新大陸據為己有,不讓別人來,因為他只是發現不是發明。

基因的專利會影響科學的進步,《NEXT 危基當前》雖是虛構的小說,但裡面的事情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我們如不規範科學的進展,有一天我們生病需要用到基因療法時,我們會發現如果沒錢付專利費,就不能使用與這個基因有關的任何產品,這是件不公平且危險的事。以前學校是個崇高的聖堂,是學者用他的聰明智慧,為人類謀福祉的地方;現在大學自籌營運之後,學校變成做生意的地方,教授紛紛自己開公司賣研究的產品;本來知識是共享,現在知識是獨門生意;過去校長的責任是掌舵,引導學校方向,現在校長的責任是募款。當學生在一切向錢看的環境中長大時,我們怎能要求他清高有理想呢?

……未完,全文請見《NEXT 危基當前》譯序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