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淡水行醫、
寧願燒盡
Page 1
Page 2
Page 3
彰化醫館、
割膚救人
Page 1
Page 2
Page 3
|
|
十二、彰化醫館 割膚救人
Page 1
甘為霖宣教的地區,以台灣南部為
主,但他也為台灣中部規劃醫療傳道的藍
圖。
一八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英國基
督教海外宣道會派盧嘉敏醫師(Dr. Gavin
Russell)來台傳教行醫;一八九○年三
月,盧嘉敏於大社(今豐原市附近)創設
大社教會,並以禮拜堂作為醫館,設有約
三十床的病房,四月開始工作。
盧嘉敏也南下到彰化地區服務,在總
爺街(今成功路)設醫療站;兩年後(一
八九二年),盧醫師積勞成疾,因患傷寒
症在轉診於台南新樓館途中,於嘉義蒙主
召歸,享年僅二十五歲。
一八九五年十二月,也即是日本據台
的那年,英國母會又派三位年輕宣教師來
到台灣中部,他們三人是為醫療教士蘭大
衛(David Landsborough M. A., M. D.)與
傳教士梅監霧(Rev. Campbell N.
Moody)、廉得烈(Rev. A. B. Nielson, M.
A.)。
蘭大衛等人於一八九六年開始在彰化
醫館工作,漸漸地將這個盧嘉敏醫師所創
設的醫療站在一九○○年左右發展成一所
小型醫院。每天病患求治甚眾,連被牛角
牴傷、狗咬、蛇噬都來要求療傷。他們不
僅工作負荷沈重,而且罹患瘧疾,健康大
損;英國母會考慮為他們更換工作環境,
改調派中國大陸或新加坡,但是愛丁堡皇
家醫院出身的蘭大衛仍然堅持要留在彰
化,因為他深愛台灣,視彰化為他的「第
二故鄉」。
在彰化行醫十七個寒暑,四十二歲的蘭
大衛才和二十八歲的女宣教師連瑪玉姑娘
(Miss Manjorie Leanner)結婚;蘭夫人成
了他最佳幫手。
一九一六年,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
發,蘭大衛夫婦離開彰化,以致醫館不得
不關閉。大戰結束後,蘭大衛攜全家於一
九一九年再來台灣,重新開放彰化醫館。
夫婦同心協力,任勞任怨,為台灣中部的
民眾做醫療服務。 |
|

一九0六年,蘭大衛醫
師向李渡河購地,並開
始興建病房,一九七年
竣工,彰化基督教醫院
的住院病患始有較好的
病房,此為新建醫院的
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