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公 望】
時間是商朝末年。
遭帝辛(紂王)滅族的羌族少年呂望──未來的太公望,為了推翻商王朝,建立理想中的平等國度,帶領其他五名呂族倖存少年,輾轉流亡在修行的路上。
在孤竹國,呂望遇到了洞中老人,一位隱居的商朝王子。從老人身上,他學會了劍術與文字,也有了更加開闊的心靈……
 
  呂望手裡拿著樹枝。

  「樹枝具有驅逐邪惡的力量。因此,它不能替代劍。不過,你可以憑藉它來感受我『有心』攻擊你,而奮力保護你自己。」

  老人家說完之後,不分晝夜,隨時以手邊的木杖攻擊呂望。有時呂望睡得正酣時,一杖下來,打醒好夢。呂望全身上下被打得都是瘀青,因為不知何時又會飛來木杖,幾乎夜夜不敢熟睡。

  呂望知道自己一直處在淺眠狀態中,也許由於連日睡眠不足,有一天夜裡,呂望再也忍不住地沉沉睡去,等到因疼痛而張開眼時,發現自己已經躺在山崖上,他隨即了悟,一定是被老人一路踢到這裡來的。

  「只要再一腳,你就跌落崖底了。」

  忽地,身畔響起老人冷酷無情的聲音。

  呂望掙扎著想爬起來,但老人的木杖已抵在胸前。

  「這若是敵人的武器,你不知已經死上幾回了。」

  「老公公……」

  呂望沙啞地喊著,是對自己感到絕望吧!若想持有劍,就必須培養超人的能力,呂望明白這一點。這些日子以來,他不斷反省自己,雖然有著不服輸、不向困難低頭的堅毅個性,但想領會劍術的真髓,光靠堅毅的個性是不夠的,呂望深切感受到這點。或許是資質上的優異,即使連遭老人痛打,呂望並不覺得疼痛。劍術也是一種祕術,唯有真正用心領悟的人,就算不曾親手執劍學習,也能運用自如。明白老人一心想將劍交給自己,自己卻毫無能力接受,呂望內心的痛苦,無可言喻。

  月光灑落在呂望的臉上,映現出一張清純的臉。

  「只要你說放棄推翻商王朝,不殺商王,我就收回這一腳。」老人冷酷地說著。

  「我永不放棄。」

  「那就去死吧!你的眼神裡,早就告訴我,你要死了,我可不能把劍交給一個死人。」

  老人加重手中木杖的力量,呂望感到胸口一陣劇痛,想伸手抓住木杖,老人又舉腳踢在呂望的肚子上,痛楚使呂望縮手,他整個身體突然懸空墜落。

  奇妙的是,呂望可以看到崖上往下墜落的自己,而更奇怪的是,他看到綠油油長滿樹葉的藤蔓,然後看到自己伸手去抓住藤蔓。

  事實上,呂望的雙手真的抓住了藤蔓。手心雖因摩擦而感到疼痛,卻不敢鬆手。再仔細一看,那條藤蔓上的樹葉早已落盡,是秋天枯黃的顏色。不管方才看到綠油油的樹葉是否為幻覺,藤蔓確實是抓在手上。

  ──老天!我竟然僥倖不死。

  呂望拼命抓著藤蔓往上爬,攀上崖頂後,用力深呼吸一口。老人不在附近,呂望並未去搜尋老人的身影,他反而眺望皎潔的月光,他想:再過不久,就是下雪的季節了。然而,此刻潔白的月光絲毫不遜於雪色,將這附近一代照得一片皎白。四周極是靜謐,呂望的內心深受感動,這份感動來自生死之際、他打開了另一雙眼睛。到目前為止,從未發現自己擁有另一雙眼睛,和一般人想像的眼睛不一樣,而是有「另一個自己」正看著此刻的自己,如果說有「兩個自己」,則老人杖打的又是哪一個自己呢?

  呂望閉上眼睛。

  黑暗中,出現了長滿綠油油樹葉的藤蔓,和光禿禿、樹葉落盡枯黃的藤蔓;不如同時抓住兩條藤蔓吧!呂望想著。

  但事實上,呂望什麼也沒看見,掉落下來那一瞬間,他的眼睛是閉著的,連生死的念頭都來不及生出。總之,剩下的感覺只有漂浮於虛空中的身體,這或許就是老人所謂的「無心」吧!以「有心」想接受「有心」,則生活起居之間便會產生間隙;只有「無心」,才能清楚映現對方的心。

  呂望驀地站了起來,走向洞穴。

  老人似乎已入睡。

  呂望躺下後,老人嘴巴動了一動。

  「居然生還啦!」

  老人說著,聽在呂望耳裡,卻像是對他說:

  「你重生啦!」

  隔天早上開始,老人的木杖不再落在呂望的身上,他彷彿能預見老人飛杖落下,事先移動身子避開。即使睡覺時,老人起身的聲音都會喚醒呂望的肉體。十天後,老人拿出了劍。

  「你拿看看。」說著,將劍交給呂望。

  「劍,此刻在你手上。『室』的旁邊有個『鼻』吧!一般以帶子或繩子穿鼻而過,將『室』繞於背上即可,總之,以你最容易拔劍的姿勢,來攜帶他。」

  連著數日,呂望只是不停練習拔劍,老人見他練習得非常熟練之後,改讓呂望右手持矛。已經斷成兩截的矛,當然無法再使用,所以將矛尖取下,再嵌進削過的樹枝。

  「右手持矛時,右側身體很容易受到攻擊,試著以左手拔劍看看。」

  於是,呂望反覆練習右手持矛,左手拔劍的動作,直到老人點頭說可以時,又過了半個月。

  寒氣下降,老人以草蓆塞住岩洞洞口。

  洞穴裡並不冷,老人凝視著洞外的雪,靜靜地說道:

  「呂望,你若能持劍於雪花中舞動,練到片雪不沾身,你就可以離開這裡了。」

  呂望接受這新課題後,每天到崖上於雪中揮劍。沒下雪的日子,便到崖下撿拾樹枝,樹枝是燒火以取暖用的,冬天愈來愈冷了。

(選自《太公望》(上卷),第六章。)

 
>>>下一篇──重耳
 

作家檔案作品一覽大事紀歷史現場對談宮城谷回主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