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館 |
|
一九○九年,佛洛伊德抵達紐約,展開畢生唯一的訪美之行。與此同時,一樁撲朔迷離的豪門少女連續殺人疑案,震驚了紐約市政當局。年輕的美國心理醫師楊格在佛洛伊德的指導下,運用心理分析學說,協助警探黎特摩爾破案…… |
|
這本書的書名——《謀殺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Murder)——立即引起我們的好奇和關切,因為這樣的書名顯然來自對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的名著《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醫書書名的仿製,而且這顯然也是一本關謀殺犯罪的偵探小說,這樣做到底和佛洛伊德有什麼關連呢?代表什麼意思呢?
把佛洛伊德帶入謀殺故事之中
首先,我們會注意到,本書的作者魯本菲爾德斯(Jed Rubernfeld)是個佛洛伊德專家,曾寫過有關佛洛伊德的專業論文,想必對精神分析理論應該有相當程度的理解,當他企圖著手寫一本謀殺犯的偵探小說時,遂想到把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觀念和他的謀殺故事結合在一起,這樣的做法的確很別出心裁,但實際情況似乎尚不只如此,因為作者甚至把佛洛伊德直接帶入他的謀殺故事之中,像是有故弄玄虛之嫌,事實卻又不然,因為佛洛伊德在全篇故事中的行徑幾乎都是有案可稽的寫實手法。我們可以這樣說,這是一本事實和虛構互相交錯的犯罪偵探小說,作者透過對虛構犯罪故事的描寫,展現他對佛洛伊德的至高敬意,好比康寧漢(Michael
Cunningham)寫《時時刻刻》(The hours)這本小說正式為了展現對吳爾芙女士(Virginia
Woolf)的崇敬之意,同樣都形成了他們各自突出的「後設」風格。
事實和虛構夾雜交錯,意趣橫生
《謀殺的解析》在非虛構的事實部份︰一九○九年八月底,佛洛伊德應美國克拉克大學邀請赴美訪問演講有關精神分析的觀念。事實上,大師和兩位徒弟停留紐約期間,除了盡興遊歷紐約之外,加上大師胃腸不適,並沒有發生什麼事情。本書作者抓住這一世實大作文章並加油添醋,不讓大師和他的徒弟閒著,突發奇想編織一樁離奇謀殺命案,透過一位名叫楊格的紐約年輕精神科醫生,以第一人稱觀點,把他所景仰的佛洛伊德扯入這個命案,讓佛洛伊德以大師姿態督導他位案件受害少女從事精神分析,這是這篇故事的虛構部份,事實和虛構夾雜交錯,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敘述觀點交互運用,加上斷裂敘述架構手法的頻頻使用,引發懸疑氣氛此起彼落,因而使得整個故事在筆調上顯得無比活潑生動,除了有克莉絲蒂的懸疑風格之外(故事中最沒嫌疑者往往到最後竟是真兇),又加上狄更斯的創意(如《荒涼屋》中敘述觀點的變化),還有令人大開眼界的薩德主義(性虐待的變態行為,比如綁住手腳用鞭子抽打),然後又披上精神分析的亮麗外衣(歇斯底里症、失語症、哈姆雷特式伊底帕斯情結、移情作用……等全部出籠),總結這些,讀來實在是真正的意趣橫生了。
因此,一本《謀殺的解析》從頭到尾讀下來,佛洛伊德反客為主,反而成為書中的真正主角,作者暗中所透露的訊息至為明顯,他顯然是在向大師呈獻最高的敬意,我們甚至深刻感受到,作者所化身的書中那位年輕醫生,藉著大師的精神分析理論,實際運用在案件成功之餘,更激發了他對生命的深刻思考,他已然成為大師的最偉大崇拜者了,即使他始終不願認同伊底帕斯情結觀念,卻終究無法反駁,就像威廉•詹姆斯那次去克拉克大學聽佛洛伊德演講,儘管不認同他的反宗教觀點,卻不得不佩服他在心理學領域偉大的真知卓見。
總之,這本通俗犯罪小說再度為我們印證佛洛伊德的魅力,把我們帶到歷史的案件現場,親自領受大師的迷人風采。
(本文摘自《謀殺的解析》導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