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家中的兩個寶貝,我投入了繪本的世界。更因為本身所學「美術史」學科著重「視覺圖像」研究之因素,對於重視圖像表現的兒童繪本我始終情有獨鐘。這其間,我由單純的與小孩共讀,到籌組讀書會,加入小大聯盟,參加了蒲公英聯誼會等,認識了許許多多來自不同領域,卻共同為兒童閱讀這塊園地努力的大人們。
根據筆者這些年來的初淺觀察,這許許多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大人們,雖然對於繪本與閱讀的重視有一致的共識,然而不同的人對於在繪本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圖像」,卻存在著極為有趣的對立現象。怎麼說呢?以下即為筆者的初淺觀察。
第一類筆者將之歸納為忽略圖像者。曾經聽過一位國小老師的分享,雖然他經常在課堂上使用繪本,然而,其方式則是在快速的閱讀文字內容之後,再以自身重新組合過的、即興的口語文字傳遞給孩童。在以汲取內容為目的的情形之下,繪本精練、流暢的創作文字被通俗而煩瑣的口語文字所取代不說,圖像的部份更是飽受輕視,繪本不是被擱置一旁,就是因不受傳遞者的重視,而每每以無法清晰觀看的角度呈現給孩童。
相對於第一種忽略的情形,第二類大人則相反的極為重視繪本中的圖像部份。其尊重繪本為兒童作家之精心創作,將繪本圖像視為一幅幅的繪畫藝術。對於好的繪本而言,這樣的看法是極為合理的。然而,問題的徵結在於對許多人而言只要提到「藝術」二字,便往往將其歸為非一般人所能瞭解的高深學問,而視為畏途。也因為這樣,常常可見許多人頻頻搖手,用帶著腆靦不安的表情說:「我看不懂!」,而每每希望可以求助於專業的分析了。
對於上述兩種情形而言,筆者作為父母又同時為美術史學出身的背景思考,頗多感觸。
環顧國內的兒童美術教育,多數的父母仍停留在美術教育即為學習畫畫、捏陶、美勞等技藝操作的層面。雖然技藝層面的學習對於瞭解創作過程與欣賞一件藝術品具有一定程度的助益。然而,筆者誠以為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美感經驗的培養。尤其是在學齡前階段,當孩子的生理發展還不足以進行各種精細的創作時,美感經驗的培養尤其來得直接而重要。許多專家建議父母在這個時期多帶孩子到大自然、美術館、博物館等地,讓孩子接觸體會各式各樣自然或人為創造的美。然而除此之外,筆者以為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如居家環境佈置、各種實用用品,如餐具、服飾、書籍等的選用,對於孩子的影響實更直接而深遠。而這些,只要我們肯用心經營,都可以是藝術教育的一部份。
而繪本呢?更是兒童早期接觸「藝術」一個極佳的媒介。尤其是當今的繪本創作,辜且不論絕大多數的繪本創作人出身於藝術相關科系,而許多藝術精英與大師們的投入,更令原本不太受重視的兒童繪本,在質與量都出現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畢卡索在廿世紀初劃時代的利用不同媒材拼貼組成畫面的觀念與技法,被艾瑞卡爾、李奧李歐尼等人淋漓盡緻的巧妙運用;安東尼布朗作品中不時出現的超現實主義技法與表現,更在最近的作品中,直接以西洋各時期名畫作增修;莫里斯.桑達克的作品則直接的被放入西洋藝術史的教科書中討論等。繪本與藝術創作關係之深,令筆者不得不再次重申:一本好的繪本創作,實等同於一位畫家所作之畫冊。因此,當孩子浸淫於一個繪本故事時,事實上也同時在進行一場藝術國度之神遊。
然而,既然為一藝術創作,是否必須經過專家的分析評比,才可以「看得懂」呢?這個問題在藝術史學研究中曾有相關的討論,我們將留待於下一期的分享。
蔡明灑: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新莊happy小大負責人,三口組小大成員/現為兩個小小孩的全職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