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臨終關懷」理念遇見發起「小大讀書會」的林真美,當繪本的神奇芬芬被帶入「八苦熾盛」的病房空間,繪本再次證明了它的無限可能。
台大六A病房,座落台大醫院新大樓的六樓A區,全名叫做「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是專為癌症未期病患進行安養療護的地方。1997年,小大讀書會發起人林真美第一次進入六A,陪伴與她一同開創小大的摯友陳瑞妶在那兒走完人生最後的三個月。當時,見到瑞炫的孩子常常枯守在病房交誼廳,真美就曾想像一幅有好繪本閒置其間,而病患孩子自然地悠遊繪本花園的畫面。誰料得到,這樣的好意念就像種子,一等到因緣成熟的沃土培育,就會自然地開花結果。
瑞妶走了不久,穿針引線的人出現了。去年秋初,台大六A的心理治療師鄭逸如到孩子的幼稚園聽真美演講,因為真美演講中提到繪本《穿過隧道》(遠流出版) 及其譯者陳瑞炫,鄭心理師特別於演講之後向真美求證:瑞妶是否就是那位住過六A,臨終態度十分平和,令他們所有團隊人員印象深刻的病患?於是,藉由這份因緣牽引,她倆進一步談到了繪本的種種好處。回到六A 辦公室,鄭逸如即向六A護理長王浴建議:邀請林真美過來對台大六A 團隊 ( 包括所有醫護人員、志工、社工員、心理師和宗教師 ) 介紹繪本。因緣巧妙地,雖然護理長不識「小大」,卻對林真美記憶猶新,認得她也是《一起面對生死 》(圓神出版社)的譯者,並曾應邀在「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以下簡稱「蓮花基金會」) 演講,而她自己也是基金會的理事之一。此外,護理長在小兒腫瘤科服務12年的經驗,使她深知繪本不僅帶給孩子快樂,也可以是與孩子甚至大人討論「死亡、生命」課題的適當素材。基於這些認識,王浴護理長不僅百分之百肯定林真美到六A分享繪本的價值,日後一連串的課程她也場場報到,並成為積極促成「繪本讀書會」在六A病房落地生根的推手之一。
首先,真美很快地應邀到六A的「團隊討論時間」介紹繪本作品,二次都引起熱烈的反應。當下並有成員提議藉由蓮花基金會的贊助,來展開繪本的研習活動。正好基金會執行長黃鳳英也都在場並表示了支持。執行長個人的專業背景涵括幼兒保育的部分,所以了解繪本對於幼兒的心理成長和感情表達都有很大的幫助。而在她即將投入的「悲傷輔導」上,也涉獵到繪本的運用。同時,站在基金會的立場,她認為凡是能夠促進安寧病房或病人福祉的活動,都應該盡量地嚐試;此外,工作人員的進修也必須被照顧,臨終病人的情緒是一觸即發的,但是「激發容易撫平難」,所以,繪本雖好,但工作人員如要運用,就不能輕舉妄動,自以為是。
在大家取得共識之後,一埸針對服務於各醫院安寧病房的蓮花志工,和台大六A的護理人員的繪本研習與讀書會培訓課程,就在1998年12月初展開了。講師主要是林真美,另外,也邀請了「三口組小大」召集人蔡淑英和婦幼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陳質采。
這場名為「童心童語讀書會培訓課程」獲得令人振奮的迴響,而其中最具體的就是「繪本讀書會」的成立。今年元月十六日,培訓課程一結束,就有17名上課學員自主醞釀,想要在六A病房裡,繼續延燒繪本所帶給他們的熱力與感動。這些成員包括基金會的社工員、台大護理人員,以及十餘位平均年齡達五十歲的蓮花志工。他們對繪本的單純喜愛與參加讀書會的認真,不單是年輕了他們的心,據說也拉近了他們和自己孫兒或小朋友的距離!
自今年2月起,他們每個月定期在台大六A的交誼廳聚會研討繪本作品,並都邀請林真美或蔡淑英列席指導。除了增進會員的繪本欣賞能力與說故事技巧外,六A讀書會成立的終極關懷是將繪本花園的馨香傳送到病房的每一個角落:床邊、兒童區、交誼廳、空中花園,甚至與病患、家屬和醫護團隊人員「分享」。
七月二十二日,由蓮花基金會捐贈的八十冊繪本,已正式送到台大六A的一角。經過成員的相互激盪和討論,他們已決定,在不久的將來,要輪流用推車把繪本推至每一間病房,提供借閱或受邀代讀。另外,為了將繪本的種籽散播的更廣更遠,他們也準備結合同伴,或前去支援的小大讀書會成員,開始先到一般兒童病房區唸給病童聽。也許,書香魅力將能掩蓋藥味刺鼻的惡感,而改善病房氛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