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繪本館」中的主題作家展,總是吸引著來館參訪的大大小小。在世紀初的首展中,即展出令繪本同好傾心的作家-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
安東尼˙布朗,英國繪本作家。
1946年出生於英國中部的工業城雪非耳(Sheffield)。5、6歲開始就喜歡在父親開設的酒吧說故事給大家聽。此時的安東尼常會將自己的幻想透過紙筆展現出來,而作品中爆發出的「超現實主義」因子便已無所遁形。1967年自Leeds 藝術學院畢業後,曾回母校擔任「平面設計課程」的講師。在曼徹斯特繪製過兩年半的醫學用人體解剖圖解。這個工作是在開刀房中利用醫生手術進行中,在極短的時間內繪製複雜的人體解剖圖。這段經歷培養出他冷峻的觀察力和精密的繪畫技巧。安東尼˙布朗自己曾說:「原以為畫解剖圖和畫童書並沒有關聯性。但之後察覺在畫解剖圖時,不同的解剖階段都有著不同的故事。而這也造就了我用圖畫說故事的能力。因此在創作中即使是很細微的東西也會很自然的畫出來。」可見繪製人體解剖圖解對於他日後的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
之後在Gordon Fraser公司擔任了4年多的卡片設計工作。大家所喜愛的小熊便在安東尼所設計的包裝紙中現身了!1989年安東尼讓這些圖案成了他書裡的主角。雖然卡片設計多以「快樂」主題做為設計的主軸,但是安東尼的內心並不怎麼喜歡,他覺得卡片展現出的感覺過於甜蜜了,其實他內心超現實的自我已蠢蠢欲動。
因受超現實派畫家馬格利特影響,1976年他的第一本繪本《Through the Magic Mirror》便有著類似的創作手法。1984年出版的《Gorilla》(大猩猩)更是溫柔的貼近孩子們的心。書中主角大猩猩體貼呵護的愛,溫馨的將書中的小女孩,帶離了原有的孤寂與落寞。這本書獲得凱特格林威及艾米克兩項大獎。1986年的《Piggy Book》(朱家故事)在波隆那書展,得到Graphic Prize。1998年《Willy the Dreamer》再度入圍凱特格林威獎候選名單中。並在2000年甫獲「安徒生大獎」。另外在以小猴子Willy為主角的繪本中,懷夢想、魔幻的Willy時而懦弱,時而勇敢,讓看著他的小孩們也跟著擔心、快樂。當然時常「突發奇想」的Willy更是讓大家驚訝!(如Willy the Dreamer)
安東尼˙布朗的作品勇於反映現實,並對現代的家庭現象,提出深沉批判。創作主題雖涵蓋了親子關係、女性主義、弱勢族群、家庭等嚴肅議題。但卻以幽默俱控訴性及質疑的手法來表現,搭配上細膩的畫風,讓讀者不但在故事的轉折中得到滿足,同時精緻、神秘的雙層圖像故事結構更有著搜尋樂趣的亢奮及期待。讓讀者雖駐足在理性的思維下,卻又一步步走入早已蘊釀著溫暖的讚頌裏。
安東尼˙布朗是英國少數擁有廣大國際市場的作家,並且獲得多次大獎,包括兩次格林威獎、德國繪本獎、安徒生大獎、荷蘭銀鉛筆獎及艾米克特獎。是一位深為繪本讀者喜愛的繪本作家。
安東尼‧布朗作品書單
˙《Through the Magic Mirror》 ˙《穿過隧道》(遠流出版社) ˙《Alice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哈囉!你要什麼》(格林文化) ˙《Hansel ang Gretel》 ˙《野蠻遊戲》(格林文化)
˙《The Visitor Who Came to Stay》 ˙《當熊遇見熊》(格林文化) ˙《Willy the Wimp》
˙《小熊奇兵》(格林文化) ˙《Willy the Champ》 ˙《大猩猩》(格林文化)
˙《Knock,Knock! Who's There》 ˙《大手握小手》(格林文化) ˙《The Night Shimmy》
˙《當乃平遇上乃萍》(格林文化) ˙《King Kong》 ˙《威利的畫》(臺灣麥克)
˙《The daydreamer》 ˙《你看我有什麼》(漢聲套書) ˙《The Topiary Garden》
˙《朱家故事》(漢聲套書) ˙《The Big Baby》 ˙《小凱的家不一樣了》(台英套書)
˙《Willy the Dreamer》 ˙《動物園的一天》(台英套書) ˙《The Daydrea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