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大師集臺語研究之大成

  今天研究臺灣語言的人,或親炙、或私淑,無不敬重吳守禮先生以臺灣語言研究為終生志業的執著與學術上的貢獻。他的《臺灣省通志稿:語言篇》成為各地方言志依傍的對象;他的《荔鏡記》的校勘漢詞源研究,開啟了閩南語古典文學研究之先河;他的《綜合閩南臺灣語基本字典》是兼納漳泉文白、音字考證最為豐富的閩南語字典,這些著作,對臺灣的語言研究及發展,都有其傳世的不朽貢獻。而這部【國臺對照活用辭典】除了集臺語研究之大成外,其資料記錄及內容解說還可追根溯源漢初五代,同時結合廿一世紀之新興語彙,堪稱臺灣有史以來最豐碩、最完善的國臺對照辭典。


國人最驕傲的文化資產

  【國臺對照活用辭典】參考了中國大陸、臺灣、日本、歐美有關中國語之書刊,加以對照、綜合研究而成,這些文獻資料囊括:《大漢和辭典》、《北京土語辭典》、《中日大辭典》、《臺日大辭典》、《國語日報字典》、《新華字典》、《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等五十餘種,全書收錄近千萬字、四萬六千個辭彙,堪稱國人最大的文化資產、語言研究之浩大工程。另外,吳守禮先生秉持「編字典就是要提供典範、標準、正確」,因此本書除現有的國語字彙外,大師亦蒐羅古書中為數龐大的閩南語字彙,克服臺語被譏為「有音無字」等缺憾,成功地將國臺語字彙、辭彙熔於一爐--供國人正確的查考、對照、活用!


官方認可之臺語音符標準

  我們都知道,閩南語的發音多達一百餘種,如:最早的「15音」、教會推廣的「羅馬字音」、「漢語拼音」、「注音符號拼音」……因此,近年來雖有不少臺語、國臺對照辭典紛紛出籠、百花齊放,卻也因創見太多、矯枉過正,使得國人學習臺語經常感到無所適從、難以遵循的困境。迎接二十一世紀,政府正積極推動臺語母語教育,吳守禮先生應邀擔任「閩南語字彙審查委員會」主要審查員,現階段,本書已被官方認可為國人學習臺語一套可供遵循的音符標準。特別是本書詳注廈漳泉州音、詞性分析,同時融合現代、簡要的字詞,即使身在XY世代「臺語生澀的年輕學子」,也可利用這套書重新學習母語、勤加演練,不出多時--講台語嘛也通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