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回首頁回首頁回首頁
總策劃者的話
產品特色 名家推薦 六大體例 精采舉隅 媒體報導 我要購買
即丁口稅。原意需每一成年人都需徵收。因此,應該是每一丁口均需繳交人頭稅,但臺灣有一段時間,由於鼓勵漢人攜家帶眷來臺墾殖,因此只向男性徵收。Verburch致巴城Reniersz.中提到:若廢除漢人婦女免稅的規定,則每月約可增加600鐳。1640年8月1日決議,9月1日實施。人頭稅原來需到大員繳交,或是由荷蘭人前往徵收。但1653年之後,巴城總督認為由漢人自己來徵收比較不會引起衝突,故於當年8月28日首次發包人頭稅。巴城方面,自1620年起,漢人即需每丁口每月交1.5鐳(tjap kaoe wang【19元】 = 19 dubbeltjes)以免除城工及當兵之役。《諸羅縣志》中:「前此鄭氏不分主客,計口算丁,每一丁年徵銀6錢。本朝徵額,每一丁年4錢7分6釐。三縣之例,以有室不分主客家者均編,客戶單丁不與焉。」顯然,清朝又回復傳統的制度。〔翁佳音◎撰〕(P. de Roo de la Faille, De Chineesche raad te Batavia
en het door dit college beheerde fonds, 's-Gravenhage, Martinus Nijhoff,
1924. 24p., 8vo wrs. Bijdragen tot de Taal-, Land- en Volkenkunde van
Nederlandsch-Indie, Deel 80.)
史前時代考古遺址,在臺北縣八里鄉頂罟村,1957年由林朝棨發現。1959年石璋如率臺灣大學學生首次發掘,發現重要之文化層及首見於全臺之側身屈肢葬,1963年臺北縣文獻委員會劉斌雄再次發掘,確認為十三行文化單一文化層遺址。1965年林朝棨確認遺址中出土之大量鐵渣為煉鐵遺留,說明為史前時期「凱達格蘭族之礦業」,為臺灣最早且唯一金屬器煉製的文化。1991年12月指定為第二級古蹟。本遺址在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因八里污水處理廠興建導致大規模破壞,同時進行局部搶救工作。目前殘存指定區域及鄰近小區域,並在鄰近興建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1989至1992年之搶救工作發現局部區域包含圓山文化層,1999年再經小規模發掘研究,確認遺址範圍。本遺址為臺灣地區確認之煉鐵遺址,其年代在東南亞地區為相當早,遺址中並發現許多外來遺物,具有海外交易的特殊意義,同時為「十三行文化」的命名遺址。(臧振華等,《十三行遺址:搶救與初步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研究報告,2001)〔劉益昌撰〕【→林朝棨、十三行文化、圓山文化】
台灣樟腦種類有本樟、芳樟、油樟、陰陽樟、栳樟、有樟等,其中比較重要的為本樟(香樟)及芳樟(臭樟)。1899年總督府公布「台灣樟腦局官制」、「台灣樟腦及樟腦油專賣規則」及「台灣樟腦暨樟腦油製造規則」,實行專賣,並於台北、新竹、苗栗、台中、林圯埔、羅東六地設置樟腦局,隸屬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掌理樟腦之收購檢驗及配售。1901年成立台灣專賣局,管理樟腦專賣事宜,1903年公布「粗製樟腦、樟腦油專賣法」。1919年,採官督民營的方式成立「台灣製腦株式會社」,以加強控制並減低成本。1934年為應付新興人造樟腦的衝擊,解散製腦會社,自同年7月1日起將原料之製造、製成品之推銷統由專賣局直接經營。台灣樟腦產量迄1941年太平洋戰爭後大減。戰後,樟腦事務歸台灣省專賣局管理,1947年1月專賣局組設樟腦公司,5月該公司改隸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周憲文,《台灣經濟史》,1980)〔李力庸◎撰〕【→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灣省專賣局】
彰化人。原名賴河,筆名有懶雲、甫三、安都生等。幼受漢文教育,1914年畢業於台灣醫學校,初就職於嘉義醫院,後回故鄉開設賴和醫院,有醫德,人稱「和仔仙」,得病人信任。1918年赴廈門鼓浪嶼任職博愛醫院,翌年回台。以後參加台灣文化協會任理事,之前也參加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曾與蔣渭水合組「新台灣聯盟」。1923年12月治警事件發生,賴和被捕入獄。1927年文協分裂,右派退出,轉任新文協臨時中央委員,兼任台灣民眾黨幹事,又任左傾文協機關報《台灣大眾時報》的監事。1932年與葉榮鐘、郭秋生等人創辦《南音》,1941年珍珠港事變發生後第二次入獄,前後50日。賴和在漢詩上造詣頗深,最大的貢獻是撰寫出一種以中國白話文為基調,但儘量容納台灣方言的表現方式,他在小說中發揮抗議統治者不義之作為,如膾炙人口的〈一桿稱仔〉,被尊稱為「台灣新文學之父」或「台灣的魯迅」。
戰後賴和入祀忠烈祠。(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1996)〔許雪姬◎撰〕
出刊於1930年9月9日。由台南地區舊文人所組織的南社偕同春鶯吟社社員所創辦,由趙雅福擔任發行人,為期兩年之久。據〈發刊小言〉可知,此刊創設乃成於談笑之間,所以用三六九命名,乃以3日為期,每月逢三、六、九日出刊,一個月共出9次。之所以稱為「小報」,則因當時台灣諸大報社林立,其內容莫不議論堂皇。此報則特以「小」標榜,致力託意於詼諧語中,寄諷刺於荒唐言外。
《三六九小報》有幾個單元值得注意:(1)選錄早期佳作的〈古香拾零〉;(2)收錄當時較小型詩社如留青吟社、香芸吟社的擊缽作品;(3)品評當時名妓的〈花叢小記〉;(4)仿民歌而撰寫的詩歌,如蕭永東的〈消夏小唱〉;(5)舊文人的古典新撰,如許丙丁的《小封神》…等。在新文化衝擊,以及日本殖民當局管制下,這群舊文人以玩世不恭、嘻笑怒罵的態度刊行了《三六九小報》,雖然多屬微細末節之瑣屑作品,但在彼時實別具特色,可以作為了解1930年代台灣舊文人種種面貌及生活實況之憑藉。(趙雅福編,《三六九小報》,1930)〔施懿琳◎撰〕【→南社、許丙丁】〈434字〉
Hom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