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好味】
手工豆乾 以古法人工生火,透過炭火焙烤的過程,讓顧客們吃到無憂的美味。
拉麵線 將細白的麵團拉成線,再透過師傅的力道與速度,決定了麵線的好吃與否。
晒米粉 米粉成型得蒸煮、壓條、切絲、冷卻,最後還得出動人力拉絲、修剪與曝晒。
磨米麩 「砰!」的一聲,膨脹香熟的米花滿滿皆是,進一步磨成粉,米麩便誕生了。
製傳統糕餅 以手工加上真材實料,揉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甜點,屬於寶島的美食文化。
吹糖 影響糖人兒的外觀,熬糖的溫度和天氣都是重要因素,師傅的技巧也是精髓。
畫糖 畫糖中造型是一環,但煮糖才是大功夫,不但要注意黏稠度,還要控制水分。
龍鬚糖 一雙手在空中翻舞者,將一匹銀色糖緞揉、轉、翻、拉,成了綿密的糖絲。
手工汽水 靠著手勁將二氧化碳搖成碳酸水,再加入果醬,就成了香氣十足的汽水。
碾米 碾米去糠是農家收成最後一個步驟,通常要反覆兩三次才能得到你我吃的米粒。
巡石滬 靠海捕魚的漁民們,唯有等到海水降到石滬的理想高度,才撒網撈捕魚蝦。
採蚵 灰白色的蚵在石塊上寐著,採蚵的手腳很快,翻找著每塊石上成熟了的蚵殼。
鹽工 將海水引進蒸發池,曝晒後鹽工便開始收鹽,但天不可測,因得靠天吃飯。
採菸葉 菸草中上部位生長的葉子,厚度適中,油脂含量豐,烤過後整片葉子金澄澄的。
【覓正物】
彈棉被 將棉花一層層地交疊在被單上,壓平、縫合再交錯固定以針線縫緊。
製疊蓆 疊蓆就是榻榻米,製作過程純手工,不儘需強勁的臂力,手掌還會被稻梗割傷。
編藤椅 打藤、削節、撿藤、洗藤、曬藤後刨細、漂白、染色……這只是編藤具的開始。
箍木桶 做木桶也要懂數學概念的圓周率,並評量圓弧狀的轉角,連結出順暢的弧度。
編蒸籠 傳統的手工蒸籠,較不會滴水破壞食物味道,且散發香氣,增添飲食的風雅。
打鐵 四十年代農業全盛時期,打鐵師製作的農具,讓他們的汗水與田地產生了連繫。
鑄鉛桶 鉛桶耐用,質地又輕,仔細觀察下鐵皮得磨邊、細琢,組裝後錘整、夾合。
手工耳扒 前端要磨得光滑,末端毛料的拿捏跟打結的位置,才是成就漂亮圓形的關鍵。
茄芷袋 早期它是農民採收蔬果和山產時的幫手。現在,它是流行舞台的台客袋。
編草鞋 由藺草編成,在農業為本的昔日中,草鞋是實用的用品,現在它也能變化樣式。
釘木屐 看似單純的木屐,在敲敲打打間,獻給人們優雅的氣質和純樸的特色。
縫繡花鞋 小小的一雙鞋,錦上題材千變萬化,反映了各代倫常教化和審美觀念的不同。
客家藍衫 拘謹、典雅以植物製成染料染出的的布衣,象徵著對天、對地、對人的敬畏。
做旗袍 女性的溫柔婉約、婀娜的迷人身姿,都靠師傅的一針一線琢磨出來。
織簑衣 這是最古老的雨衣,以棕櫚葉為原料縫製成,不只防水耐潮,還能招福納祥。
編斗笠 一頂斗笠有兩層帽骨,竹葉則壓在帽骨間。不需黏膠絲繩,環保且自然。
燒磚瓦 一塊記憶中的磚紅色記憶,背後原來有著不符成本效益的時間和人力。
焗樟腦 幾百公斤的樟樹匕只得出十來公斤的油,在燃燒的薰香裡,一點一滴得來不易。
割漆 每年每株漆樹約可採得250克的生漆,時間從4月到11月,而且晚上才能工作。
【訪藝文】
畫布景 在野台戲還風靡的日子裡,舞台上的布幕因為螢光的塗料而更顯光芒四射。
做布袋戲偶 製作戲偶頭部的雕刻最困難,手部則要製作機關以呈現更多細微動作。
做懸絲戲偶 一隻偶身上多到有16條線,要兼顧符合人體工學,偶的動作才自然。
繃鼓 繃鼓是將鼓皮上鼓身的重要步驟,即使動作完成,只要聲音不對,就拆下重做。
製銅鑼 製鑼得要邊打邊聽,且不時調整音色,鑼的大小、厚薄、深淺都會影響音調。
地雷陀螺 這是台灣極少數本土創作出的童玩,距今已有超過三百年的歷史了。
捏麵人 捏麵的造型靠經驗,但若沒有將麵團揉的均勻或注意溫度,作品就失敗了。
畫扇 在薄可透光的紙蹼上,師傅用水蘸色粉,溶為水彩,眼前景色搖曳於竹骨之間。
油紙傘 一把古樸可愛的紙傘雖小,但一個傘骨卻須浸水一個半月除青、晒乾才能利用。
做洞簫 製簫最重要的起頭就是烤竹,反覆十來次主要是將竹身塑形,接著烙孔、試音。
製竹劍 竹劍的竹料必須美觀,外表沒有刮痕與晒傷,挑好後還要泡軟以免加工時挫傷。
紙雕 利用摺紙時紙的凹凸,還原照片或繪畫中只能用明暗表現的立體感。
刻葫蘆 以原本的形體來雕琢或彩繪,讓每個葫蘆獨一無二,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
毫芒雕刻 想像不到的牙線、火柴棒、膠囊、螞蟻頭、蜻蜓的翅膀,都是不放過的刻材。
琉璃燒 燒製琉璃用以攝式一千度的高溫將琉璃棒熱軟,再以鐵鎳微調塑形。
刻石猴 在猴子身上多加些鑿子的刻痕洗禮,能讓猴子輪廓更深,表現不凡的生命力。
做鴿笭 將竹筒做成的竹哨綁在鴿子身上,不但能降低風阻,還可發出共鳴的經典特色。
揉墨 手工揉墨得靠雙掌力量,不能太輕太重,力道或速度控制不對,墨條就得重做。
製毛筆 相較於其他文具,從毛料處理到裝上筆桿,毛筆在製作上要求較高的藝術價值。
雕硯台 硯台的完成從切割開始,再以鑿刀挖出墨堂、墨池等構造,最後再細磨、上蠟。
刻匾額 匾額是兼具傳達訊息與美觀用途的工藝,且結合書法的創作與雕刻的功力。
手工刻印 現在機器刻印非常普及,速度雖快且可以大量訂製,但處理的卻不夠細緻。
畫肖像 在照相技術尚未發達前,人的容顏只能透過描繪,才得以雋永、留下倩影。
鑄字 鑄字的字體、大小、材料都是學問。它讓原本看似平面的字體,有了肌膚、骨骼。
代客寫字 一個為客人量身訂做的行業,用各樣書寫工具傳達各種真心和誠意
【探禮俗】
印金紙 金紙呈於神明,紙上還需貼上錫箔蓋上印泥。手工的作法僅是單純的敬神謝神。
製香 標準的香,除了香味夠,香肉要圓,香腳要漂亮,這需要師傅恰到好處的功力。
糯米雕 這是祭祀活動上常有的「看桌」,就是用彩色的素麵團做成的三牲五畜或蔬果。
神像雕刻 雕刻佛身要等黃道吉日,並上香請神開斧。順序是先雕下身,再雕頭部。
神像彩繪 不同神格有不同穿著打扮,師傅光看木雕即知是何許人物,對配色自然有譜。
紙塑神像 同泥塑、木刻、陶瓷一樣,紙塑可營造出神像的體態動作及衣裙的擺度細緻。
製神轎 神轎就像廟宇殿堂的縮小版,要將神明請出廟遊街示眾,態度和技巧馬虎不得。
畫門神 在門上彩繪守護神的身像以驅逐厲鬼餓獸,是民間百姓用以驅邪避禍的方式。
剪黏 以彩陶瓦片拼貼成的作品繽紛無限,總讓廟宇翹起的屋脊兩端更顯金碧輝煌。
交趾陶 常見於寺廟裝飾,是以低溫軟塑的彩陶藝品,題材多取於民間傳統戲曲。
糊龍 用竹篾編龍、糊上繪製的龍衣過程稱為糊龍,通常在過年前就會完成為元宵準備。
藝閣製作 製作一台藝閣需要半年,還需要彩繪、木工、戲服、布景、糊紙等師傅合作。
畫臉譜 臉譜的繪製表現氣勢最重要,而勾勒五官的線條,才能展現角色個性和心思。
做燈籠 燈籠的製作包括編燈及畫燈。編燈即編織燈骨,畫燈呈現的圖案則蘊藏玄機。
架花燈 花燈是由燈籠及宮燈演化而來的,製作上考驗著師傅的想像力和空間感。
刺繡 台灣的風格以金銀繡線創作,配色大膽、花樣繁複,且不脫民間信仰範疇。
錫雕 精緻的錫雕及錫器現多用在宗教用途,因錫的閩南語發音像「賜」,有賜福之意。
纏春仔花 早期是種閒暇的手工藝,後被大量使用在婚慶上,有福氣、吉祥延續的涵義。
縫香包 每到端午節,香包總在家人間傳遞。香包內的香料除可驅蟲外,亦可趨吉避邪。
糊紙 又稱紙紮,是古早的喪俗藝術,講的再明白點,就是喪禮中燃燒給往生者的祭品。
刨棺木 棺木的製作是對往生者的獻禮,而將逝者納棺、入土,是自黃帝時就有的習俗。
畫棺木 中式棺木的特色是在棺木兩端加上福、壽兩字,用意為尾巴帶福、腳踏福地。
刻墓碑 墓碑就像往生者的門牌號碼,不但字數有一定的寓意,連大小也講究吉祥。
孝女白琴 面對逝者,傷心的親友會請孝女白琴,將想說的話,用吶喊與哭號傳達出去。
殯葬樂儀隊 以熱鬧的樂儀隊,歡笑地送走當初帶來喜悅的生命,是一種依戀的形式。
嗩吶團 當開始演奏,肅穆與哀傷才得以宣洩。演奏後靜聲,是怕破壞生者與逝者最後依存的?柔。
製哨角 古時的哨角用於文武百官的出巡,演變至今用於廟宇活動,且有吉祥與祝福之意。
【找樂活】
挽面 挽面是利用棉線交叉的絞結,在拉放間拔除毛細孔的粉刺和剔除雜亂的臉毛。
編茶壽 在電器產品還不發達的時代,茶壽是維持茶壼、便當盒、熱水瓶溫暖的好幫手。
紮竹掃帚 製作的過程中不刮傷手是不可能的,摘竹葉、綑枝、整理,卻都甘之如飴。
竹編 竹藝品的有多種編法且差異極大,不只需要手部動作,有時還得用上全身的力量。
製雞毛撢 母雞的毛質地軟,公雞的毛則較堅韌,毛料的差異,讓雞毛撢也有高低之分。
做烘爐 或稱風爐,早年多用以炊飯或寒天取暖。喬遷新居、娶媳婦、喪葬都少不了它。
磨刀 早期刀剪不便宜,用久鈍了,就得找磨刀師傅磨磨。時代變了,磨刀聲少聽見了。
修皮鞋 一個角落,簡單的工具和一張椅子,師傅的一雙巧手,讓破舊的鞋子獲得重生。
骨董家具修繕 雖是仿照原來的設計,卻不一定簡單,得先研究原本的結構才能仿製。
修相機 面對相機的繁瑣構造,師傅備有原廠的拆解圖作參照,有條不紊的態度令人讚嘆。
養蠶 養蠶不單是經濟考量,也是對大自然的一種回饋。藉由蠶的續種,讓人懂得珍惜。
標本師 讓動物的形體以永恆之姿留存在人間,讓生前愛護它的主人在它身後依然珍愛。
看柵工 面對著生死關頭的平交道,看柵工只有確認、再確認,以保護人們的安全。
擺渡 一葉扁舟,載客去返,行行復行行之間,它以雅致、淡泊的姿態愜意存活著。
代客孵卵 一層層的蛋架上放著數百顆蛋,讓每顆蛋受熱均勻,蛋孵出的機會才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