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期的古典第一神探
 赫丘勒‧白羅(Hercule Poirot)

 「真正的工作,總在這裏頭進行(指腦袋)。小小的灰色腦細胞,切記切記,都是靠小小的灰色腦細胞啊,我的朋友。」──白羅

   赫丘勒.白羅,愛國的比利時人。他的外表和福爾摩斯截然不同,他是個小矮子,身高僅有五尺四寸,但舉手投足間氣派尊貴,令人望而生畏;頭形仿若雞蛋,總是傾向一側;上唇留著筆直工整的八字鬍,全身上下保持得一塵不染。說話有奇怪法國腔,思考時想到關鍵處眼睛會閃現綠色光芒。

  對白羅而言,秩序就是一切。連辦案也不例外,非常講究秩序及方法,而且堅決反對用福爾摩斯等其他名探的辦案方法--細心檢查指紋、鞋印、煙灰或折斷的樹枝,反之強調腦子的一切活動。

唯一登上《紐約時報》訃聞的古典第一神探

  一九○四年左右,白羅辭了比利時警方的工作,展開私家偵探生涯。和其他名探一樣,白羅身邊也有個類似「華生」的得力助手,他就是海斯亭上校。兩人在史岱爾莊相識後回到倫敦,一同在Farraway Street十四號租宿,爾後海斯亭結婚搬到阿根廷,白羅才開始單獨辦案。往後十年,白羅以世界級首席名探的身份,在歐洲各地及中東地區辦案,備受皇族及頂級社交圈的關愛,加上他接連偵破幾個大案,如《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謀殺案》、《豔陽下謀殺案》,因而聲名大震,遠達歐洲之外。

  白羅承辦的最後一案是一九七五年的《帷幕》,縱使年華老去,不良於行,困坐於輪椅上,但他小小的灰色腦細胞依然靈光。特別是他終生未婚,一心傾慕薇拉女伯爵,三十年來熱情未減。隨著書末破案落幕,白羅也與世長辭,《紐約時報》特別以頭版刊登此訃聞。虛構的小說人物能獲此殊榮,白羅為第一人,也是後繼無來者的最後一人。

白羅生平簡介
  赫丘勒.白羅,就如他自已常說的,是個愛國的比利時人。父母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成長的過程雖不清楚,但可以猜得出他上過大學,古典文學造詣頗佳。成年後,他搬到布魯塞爾,為警方工作,由於他聰明勤奮,迅速擢升為警方最受敬重的成員。之後,白羅辭了比利時警方的工作,展開了私家偵探生涯,聲名大震,遠達歐洲之外,例如: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謀殺案、豔陽下的謀殺案、史岱爾莊謀殺案……等都是他偵破的。

蛋頭、八字鬍、名牌皮鞋、染髮水……金字招牌   
   白羅身高不及五呎四寸,頭形仿若雞蛋,上唇留著筆直工整的八字鬍。全身上下保持得一塵不染。不只如此,白羅還堅持要穿名牌皮鞋,因此有幾次當他被迫長途跋涉的時候,他的皮鞋為他帶來很大的痛苦。由於他從不運動,甚至連查案方法也盡量避免勞動尊體,寧可保留所有的精力給「小小的灰色腦細胞」。他曾在《豔陽下的謀殺案》中,下榻於迪逢海岸的喬利羅傑旅館時,堅持頭戴巴拿馬帽,身穿一塵不染的白西裝,只擔心天氣熱得鬍子垂下來,或染髮劑流到領子上。

遊走名流社會   
  白羅以世界級首席名探的身份,在歐洲各地及中東地區辦案,備受皇族及頂級社交圈的關愛,因此經常出入最高級的餐廳旅館(他的東方快車之旅可以証明)。由於他守口如瓶,所以他們連最敏感的問題也敢託付他,例如在《首相綁架案》中拯救麥克亞當首相,或在《藍色特快上的秘密》中偵辦路絲.凱特林謀殺案及找回火心紅寶等。

反對福爾摩斯辦案方式、擅用灰色腦細胞   
  白羅堅決反對用福爾摩斯等其他名探的那種辦案方法。他問道:「好偵探一定得行動嗎?他非得精力充沛,忙進忙出,搜集掉落的火柴,煙蒂,疲於奔命在塵土飛揚的路上,透過玻璃尋找輪胎的痕跡嗎?」 白羅認為這些東西只在模擬犯罪現場的時候有用,但無助於揪出罪犯。白羅最輝煌的戰績就是在《首相綁架案》中救回大衛.麥克亞當首相那一回。他在旅館裏坐了五個小時,用力地運轉他的「小小灰色腦細胞」,結果獲得了全盤的勝利。

紅粉知己&傾心女性   
   白羅終其一生都是光棍一個,但他很喜歡亞瑞妮.奧莉薇夫人。她是他破案的好搭檔,兩人無論是年紀或看法都十分接近,她既是益友又是良伴。另一個是薇拉.羅莎可芙女伯爵,是他唯一傾心的女性。

【白羅名探全38冊】書目(依遠流出版順序)
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羅傑艾克洛命案(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ABC謀殺案(The A.B.C. Murders)
底牌(Cards on the Table)
一,二,縫好鞋釦(One, Two, Buckle My Shoe)
白羅的初期探案(Poirot's Early Cases)
三幕悲劇(Three Act Tragedy)
高爾夫球場命案(The Murder on the Links)
危機四伏(Peril at End House)
尼羅河謀殺案(Death on the Nile)
麥金堤太太之死(Mrs. McGinty's Dead)
謀殺在雲端(Death in the Clouds)
十三人的晚宴(Thirteen at Dinner)
藍色列車之謎(The Mystery of the Blue Train)
白羅出擊(Poirot Investigates)
豔陽下的謀殺案(Evil Under the Sun)
史岱爾莊謀殺案(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
怪鐘(The Clocks)
死亡約會(Appointment with Death)
五隻小豬之歌(Five Little Pigs)
赫丘勒的十二道任務(The Labours of Hercules)
國際學舍謀殺案(Hickory, Dickory, Dock)
第三個單身女郎(Third Girl)
四大天王(The Big Four)
葬禮變奏曲(After the Funeral)
巴石立花園街謀殺案(Murder in the Mews)
萬聖節派對(Halloween Party)
弄假成真(Dead Man's Folly)
絲柏的哀歌(Sad Cypress)
白羅的聖誕假期(Hercule Poirot's Christmas)
順水推舟(Taken at the Flood)
問大象去吧!(Elephants Can Remember)
哪個聖誕布丁(The Adventure of the Christmas Pudding)
池邊的幻影(The Hollow/ Murder After Hours)
死無對證(Dumb Witness)
美索不達米亞驚魂(Murder in Mesopotamia)
鴿群裡的貓(Cat Among the Pigeons)
謝幕(Curtain: Hercule Poirot's Last Case)

克莉絲蒂在寫完《高爾夫球場的疑雲》後曾說道:「我現在才明白赫丘勒.白羅開始出現時就這麼老是多可怕的錯誤……我早該在寫完第三、四本小說後就放棄用他,從頭開始寫一個年輕許多的角色。」但是讀者喜愛白羅,克莉絲蒂下不了手除掉這比利時人。終其一生,她都擺脫不了這個難纏的偵探。以他為主角的作品高達三十四本長篇小說,五十五篇短篇故事。

 

 

110歲,還在辦案的女偵探
 珍‧瑪波小姐(Miss Jane Marple)

  「我以自已的方式當正義的使者。」──瑪波

  來自聖瑪莉米德村的珍.瑪波小姐,是個天生的偵探。她被傑生.雷費稱為復仇女神。有人稱她為「我所見過最可怕的女人。」,雖辦過各種案件,但最擅長謀殺案,就如桃莉.班崔在《書房中的女屍》中說的:「你不只是對屍體很在行……你對謀殺更是在行。」

  瑪波小姐的外表極易誤導別人,尤其是罪犯。她經常穿著過時的粗呢外套和裙子,戴著一頂有鳥翅的小呢帽,圍著兩條圍巾,手中還提著個大提袋;整體看來,瘦瘦高高的,髮色淺灰搭配著淺藍色的眼睛;身上除了一串珍珠項鍊和一只別在衣邊的淺藍色琺瑯錶,別無飾物,再加上她鍾情於園藝、觀鳥以及打毛線,因此在觀察鄰人及觀察村裏的動靜上特別敏銳,亦是她在盤問罪犯時之最佳障眼法。

「女性直覺」出奇制勝

   「魔術師誤導觀眾的焦點在他手上,哪知美麗的助手正在他腳下變花樣呢!」珍瑪波就是那位不受干擾、直視關鍵所在的觀眾。對這位業餘的女偵探來說,事情不會只有一種解釋,比如說,聽到關門的聲音,不一定是代表有人進來,因為可能是有人出去;女房東發誓她的房客案發當晚並未外出,很可能是在保護自己……她能從平淡無奇中見人所不能見。舉凡︰某個人戴帽子的方式不太對勁啦、或者有人佩戴與衣飾不協調的鑽石項鍊,抑或是另一個傢伙漫無頭緒地提及魚的味道怪怪的等等,她總是能從表面上毫無關連的事物中,總結出意想不到的破案關鍵。她能幫警方解決許多懸案,除了依賴自己敏銳的智慧外,還得感謝她那久居的家鄉聖瑪莉米德村,在這彷若聖經中的罪惡之都的蛾摩拉,各類邪惡、墮落的人事物以此為舞台活躍著,也因而逐一化成瑪波小姐辦案的對照範本。

珍瑪波是克莉絲蒂以老祖母為範本來模擬創造的。瑪波小姐受歡迎的程度趕上白羅後的數十年期間,以她為主角的案件增加了很多。如果照時間算,而不是照小說的糢糊算法,辦最後一件案子時,瑪波小姐早已超過一百一十歲了。由於克莉絲蒂喜歡瑪波小姐更甚於白羅,她的最後一本小說,《死亡催眠》(一九七六),理所當然的以這位聖瑪莉米德村的老小姐為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