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準備好了嗎? ──王志仁

「445,446,447…哇,到450了耶。」一位遊客看著上海磁浮列車車廂內的時速看板,發出驚嘆。

「上海是發展很快啦,但你看旁邊還不是有很多舊房子。」他的同伴馬上回應。

我就坐在離他們兩排的後面位子上。他們的口音我很熟悉,絕對是台灣來的,他們的對話方式我更熟悉,不管在上海或在台灣,談到大陸都是類似這種模式。

「你看金貿那棟大樓蓋的很漂亮。」

「那沒什麼,台北的一0一比它還高。」

「上海的人真多,很熱鬧。」

「對啊,要飯的也很多。」

「外灘那一帶的建築很有特色,而且改裝的很特別。」

「那是因為它當年是殖民地。」

這些是我經常在上海聽到的台灣朋友的對話內容一部份,模式如出一轍,大多是「上海(或中國)有什麼東西很特別(或很驚奇)」,接話的多是「因為XXX原因,那沒什麼啦。」這些對話引起我注意的原因,是他們竟然成了台灣社會理解大陸的邏輯。在電視上,報紙上,公開演講甚至私下對話裡,台灣對於大陸的描述,不是極正面,就是極負面,很少有持平的意見。

極正面的,不外乎經濟成長很快,建設很快,企業發展很快,市場機會很多之類的;極負面的,就是官員貪污,大陸人很懶,黑心食品,到處有詐騙之類的。對於中國,我們就游離在這兩種極端描述中,也不覺得奇怪,所以能接受大陸還有很多人過的很窮,但是卻有一堆有錢人要來台灣置產投資的說法。在肯定中國的同時,必然也要否定它,否則身為台灣人的優越,就無法確認,這是一種奇怪的邏輯,但普遍存在台灣社會。

歸結原因,是台灣對中國的認識太少太片面,以致沒有形成一種對中國的論述或態度,而這種解釋權的缺位,就變成每個小老百姓,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台商在大陸,有很多是開工廠,吃住都在裡頭,他們所接觸的中國,就是從機場到工廠的這條路,以及當地官員和廠裡的工人。有很多台商和台幹,平常很少到市區,或其他城市,他們對中國的理解,也自成一格,能說出一番道理,但大多是「過度概括」(over generalize),也就是用太片面或特定的經驗,做了太多結論。比方說,他的廠裡的工人大多是湖南或四川來的,但他的結論是「大陸工人都如何如何」。問題是,他們是有第一手中國經驗的台灣人,也就成了媒介,被媒體採訪,或者回台時,成為親戚朋友了解大陸的來源。

當中國近年快速崛起,改變自己和其他國家的相對位置,許多國家都投入心力研究中國,形成自己對中國的論述,以及應對中國崛起該採取的態度。之前,做這項工作最多的是美國和日本,這幾年又加入了韓國、英國、德國和法國。我相信還有其他國家。他們有大量的智庫和研究中心,發表和出版大量的報告和書籍,為他們的國家和人民做知識準備,知道將來怎麼和中國打交道。兩年前,法國有一位經濟學家寫了一本關於中國的書,聽說在法國成為暢銷書,後來也翻成簡體字在大陸出版。我翻了一下這本書,覺得論點並不出奇,但這是從法國角度出發對中國的詮釋。

而台灣呢,離大陸最近,卻也是研究中國最偷懶的。我們一向認為和對岸同文同種,過同樣的節日,拜同樣的神,所以必然最了解他們。在對中國的論述上,除了政治上的意識型態,其他的幾乎一片空白。也因此,在台灣,很難理解為何奧運聖火傳遞在倫敦和巴黎被干擾,在中國社會底層和海外華人之間,會引起這麼大的憤怒,甚至兩股力量串聯。……(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