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但您知道「天方」與「夜譚」各代表了什麼意義嗎?「天方」是從前中國對阿拉伯的稱呼,而「夜譚」就是阿拉伯人趁著涼爽的夜晚聆聽故事的聚會活動。您是否對《一千零一夜》存有更多的好奇呢?

  1. 《一千零一夜》的成書歷程是否有特殊之處?它是如何形成的?
    《一千零一夜》是一部沒有明確作者的民間文學巨著,它從最初八世紀的口傳故事到十六世紀的定型成書,經歷了七、八百年之久,在如此長遠廣大的時間裡,結合了各個民族的人生智慧與價值判斷,囊括了波斯、印度、希臘、羅馬故事,最後加上阿拉伯和埃及的故事,這在世界文學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成書特例,因此造就了這部規模宏大、匠心獨具、神奇莫測的文學鉅作。

  2. 什麼是「分夜體」?它是阿拉伯人獨創的文學體裁嗎?
    莎赫札德看見黎明的曙光便說:「若國王能留下我,我明晚講的故事會比這更美妙。」國王心想:「憑安拉起誓,我不能殺她,我要再聽她講故事……。」隔天,夜幕降臨,莎赫札德說接著講故事……
    以上這段文字就是「分夜體」的基本架構。《一千零一夜》是以「夜」作為單位的,由於故事長短不一,很難以故事作為停頓與否的考量,因此以夜晚當作劃分的依據,它可以在故事具有一定長度時打住,或在故事的精彩處停頓,所以以「夜」來分割便成為一種最好的形式,而且與故事的場景完全吻合,這是阿拉伯說書人獨創的文學手法,與我們中國古代章回小說的「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的敘事功能相當接近。

  3. 聽說《一千零一夜》曾被人稱為情色文學,那適合孩子們閱讀嗎?
    其實這是長久以來大家對《一千零一夜》的一個誤解。中世紀阿拉伯社會因為戰爭頻仍,戰敗民族的婦女就成了戰利品,因此導致女奴的盛行,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社會現象。一些王公貴族、富裕商人甚至學者,都可能擁有大量的女奴,但男性擁有過多的蓄妾,反而導致兩性道德的鬆弛與影響家庭倫理的建立,《一千零一夜》對於中古阿拉伯的社會生活與經濟型態進行了廣泛與真實的記錄,同時提供了大量社會學與經濟學的研究資料,因此《一千零一夜》的內容雖然有一些通姦場景等性的描寫,但始終沒有脫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觀念。當家長、教師與孩童共讀《一千零一夜》時,您可以考慮另做解說。

  4. 第一個把《一千零一夜》引進中國的人是誰?
    最早把《一千零一夜》介紹到中國的人是清末的林則徐,而最早翻譯《一千零一夜》的中國人是周桂笙。西元1900年,周桂笙翻譯了一小部份的《一千零一夜》,於上海出版,到今年剛好屆滿一百年,象徵這部經典名著百年誌念的意義。民國以後陸續有許多文人也投身翻譯本書的行列,例如周作人、葉聖陶等。

  5. 《一千零一夜》之最
    《一千零一夜》裡面最長的故事是〈努阿曼國王及其兒子的故事〉(第44~145夜),講了一百零一夜,長達45萬字;最短的故事是〈臣子們的禮物〉(第419夜),僅講了半夜,長不到300字。而最長的一夜是第15夜,長達15000餘言;最短的一夜是第176夜,僅416字。

 

撒哈拉藝廊1001遊戲闖通關名家看《一千零一夜》譯者簡介
《一千零一夜》花絮集錦超值贈品《一千零一夜》連載

回遠流博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