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新的台語辭典出版之後…… 吳守禮編著的《國臺對照活用辭典》一出版,在台灣語的學界,立刻有了變化。原先所謂《臺日大辭典》是最大的台語辭典的說法,應該改變了。新出版的《國臺對照活用辭典》收字一二九五六字,收錄國語詞彙約六萬餘條詞(內單字詞約一三○○○條,多音節詞約四七○○○條 )、收錄台語詞彙也約有六萬條詞以上,總字數約有五百一十六萬字,上下兩巨冊、頁數共有二八六三頁。比起《臺日大辭典》上下兩冊一八八七頁、約九萬條詞(除去其一詞異音者,也許只有八萬條詞以下),在詞條數也許略遜,但是在內容份量上、在頁數上實有過之。新出版的《國臺對照活用辭典》應該可以說是台灣語最大的「詞典」(不是指字典來說的)。 在台灣只要用華語音字來解說的辭典,都可說是「台華對照辭典」,但是談起比較嚴格定義的台灣語對照辭典,如果從一九四五年國民政府來台起算,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後,台灣遭逢中國官話渡海而來的語言衝突事件,需要中國話(國語)和台灣語的溝通和轉換,那時急就章的書本,便應運而生了。像一九五○年李春霖等所著的華語台語對照書《台灣話》,基本上是由華語檢索台語說法的著作,不過由於著作粗糙,以致難以使用。當時也有華(國)臺對照字典,像《國臺音萬字典》(1946)《三十六字台音簡化字典》(1954) 等,利用漢字為橋樑,編成兩百餘頁、收字八千多字的小型字典,以應社會全體需要。但是字典終究無法承擔語詞功能的全部需求,因此,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一九五二年編印了《國臺通用語彙》,四五五頁、八九九二條詞、依華語(國語)ㄅㄆㄇ為次,檢索方便,可惜略無解說,收詞又遷就華語,不以台語用法為考慮。 一九六九年蔡培火編印了《國語閩南語對照常用辭典》,約收三萬五千詞,一一六二頁。這一本中型國臺對照辭典,本可以填補當時學界忽視台語之病,但是採用自己修訂的ㄅㄆㄇ式音標,時人難以接受,更主要的是因為當時幾乎完全沒有台語教育,因此該辭典並未引起應有的注意。解嚴之後,蔡順來一九九一年出版的兩種對照辭典,《國音閩南音對照字典》有二四○頁,收字一○八九一個(音節) ,只有語音對照,沒有詳細解說;他的《國語對照閩南音集韻詞彙》有一三二頁,收詞約一六八○條:這兩書的效用不大,因此也並未引起社會的注意。一九九二年楊青矗出版一四六四頁的《國臺雙語辭典》,收字約九千、收詞約四萬條,分別收入國語詞彙和台語詞彙,頗具好辭典的態勢;可惜收詞釋義或有不精,增改的音標漢字增加了讀者負擔。比較重要而被人歡迎的是一九九六年出版的《實用華語台語對照典》,有四一一頁,所收詞語大約九千餘條,由華語檢索台語說法,一語往往對應多語,讀者可以選用,相當適用,可惜收字不多、又沒有語義說明和辨析。(一九八二年的《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是中國大陸書籍,雖然收字釋詞尚稱用心,但是不全適用於台灣,而且「普通話」成分太重,暫不論列。) 最近台灣民主漸趨成熟,引動台灣人自我反省,於是母語運動鍥而不捨地向前推進。如今,母語教育已經決定在小學正式施教,其措施雖未盡如人意,但是台灣語的復興之機,已經顯現。吳老師這本字詞周備、釋義精詳的《國臺對照活用辭典》,在這個時候出版,實在具有非常特別的意義。我們可以預期它順應時勢,廣為社會大眾喜愛。 《國臺對照活用辭典》是具有許多優點的:一則將以前種種華(國)臺字典辭典的優點全部吸納;二則在詞條收錄上,遠遠超越往昔;三則關於台語漢字,諸說並收,選字精審;四則標註詞性,最便於教學、研究和寫作;五則收音詳實,方言之異、文白之分,採錄精詳;六則多備例詞、例句,觸類旁通;七則在字形字音字義詞性上,解說精審,超越前人;八則作者台語和華(國)語造詣深厚、華(國)臺貫通,左右逢源;九則音檢、形檢皆可,檢索方便。十則逐字注音,方便自我學習。這些,還不足以完全說出這本辭典的優點,相信讀者從日常實用上、從教學自學上、從古書研讀上、從文化社會上、從學術研究上……都能獲得很多心得,自行體會本辭典的種種好處。 其實《國臺對照活用辭典》最大的優點是:他的作者是舉世無雙、涵泳於學海九十餘年的吳從宜(守禮)老師,他學問的淵博、識斷的精確、思維的周到、行文的縝密,在在使這一本辭典、超逸於一般辭典之上。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都知道,辭典的作者是辭典好壞的最主要關鍵。 【參考書目】
──本文原載於2000.9.14中時開卷週報【出版觀察】專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