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jpg (6310 bytes)

out.GIF (10154 bytes)

上班族出走
終生學習
把世界當校園
WB01372_.gif (406 bytes) 《Hello!中年》


好戲連台的黃金時段

1a3188.jpg (17681 bytes)

「不要停在問號上,要繼績挖掘!」面對一位朋友一直問到為何最近有價值觀大遷移的震動感,我大聲對她如是說。

中年不止是一個年齡的標示,更是人生階段的分水嶺,請用考古的態度研究它,而不是用理則學的方法把問題轉化。

2

《哈囉!中年》,一定要提一九九一年的一段奇遇。那時三十六歲的我因為工作燒焦症而出走國外一年,足跡從巴黎、倫敦移到紐約時,已是早秋的十月天。有一天,從紐約大學的短期班下課後換一條新路回家,不料因此迷路,而走到「容格基金會」。聽過這位心理大師但是認識不多,好奇的推門進去一探究竟,來到附設書店前,在書架上搜索著,翻了幾本書後,突然眼光在書架上停住:Understanding Mid-age Crises這本薄薄的中年危機書,一下子捉住我的目光,心想,這不正是我的困惑嗎?

三十六歲離中年好像還有一小段距離,然而早熟的我已有些中年症候群的徵兆,生命徘徊在欲振乏力和再衝刺一次的矛盾間,究竟是危機還是轉機,那種人生階段的陣痛已使我昏眩。

翻過這本書的目次,就像橡皮人一樣,我坐在沙發裡動彈不得。它好像顯微鏡似的偷窺到我內心深處,它提出的問題都是我正面對卻苦無答案的,而今看過它的提示,我終於明白,自己為何像是患了莫名病一樣的焦慮不安,原來這些沒有來由的感受,就是「中年症候群」啊!

像是拿到武林祕笈一樣,我當場買下那本書,並且直奔附近的紐約文化中心圖書室,一口氣把它吞下。這時我才知道原來中年病是有傳染性的,是每個人到這個年歲就會發病的。了解自己並不孤單,頓時就想跳起來。這本書打開了我對中年心情和心境的探討,也種下日後寫下自己中年心路歷程的因子。寫出自己的歷程,是為了紀錄自己生命的重要時刻,也是因為相信這樣的書寫或許可以給日後要走過這一關的準中年人一個依靠,讓他們知道,自己沒有生怪病,不過是得了中年症候群罷了。

3

回到台灣後,鮮明的感受一波波的襲上心頭,更觸動我提筆開寫。過去兩年也正是我的兩個四十歲(一年虛歲,一年實歲),對中年的感受和衝擊更是達到最高點,文思泉湧,一發不可收拾,這本猶如我新生的中年書就此誕生。

這期間不只是我自己有諸多深刻感受,更重要的是周遭的朋友也一起進入中年,他們的心聲和感受成了我中年觀察的最佳基本資料,這些話語就像種子,一旦種在腦中遲早會發芽。就這樣,這些我的、他的、也是你的中年感受經緯交錯,織成這本《哈囉!中年》

用「哈囉」,是因為有人抗議四十歲並非就是中年,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前中年,有投石問路的味道,四十是進入中年的門檻,跨過這道門檻才是中年之旅。為此,說聲哈囉是向這段人生之旅示好,也是表示做好心裡準備要接受它已來到的事實,而不再走避,不再害怕。

寫這本中年書的兩年期間,每寫一則都好像清理了一條內在繩索,不是此後都能免招塵埃,而是像告解過後有一種洗滌的輕鬆和清爽。長久以來,對我而言抒寫是種治療,寫就要思索,梳理過的想法不是從此不再疑惑,而是因為面對過,下回再見就不會那麼害怕。

4

我喜歡英文中的中年代稱,不是mid-age這麼赤裸裸的直稱,而是用prime time,這個詞可譯為「主要時間」,也就是黃金時間;用在一般電視節目上就是八點檔,因為收視率最高,廣告收費也最貴。而今把中年歸為「黃金時段」,可見這段人生是大家公認的「好戲」。

我想它的黃金之意有二。一是如果四十歲是人生的分水嶺,那麼這個年紀在人生經歷的確是水到渠成的成熟,有判斷力當然就果斷,敏銳自然就敏感,這種歲月換來的成熟,也使一切的收穫都有黃金的分量;二是這也是人生階段最能做事的築夢時刻,生活的經歷和生命的圓熟,都使得這個年紀的人有種信手拈來的順遂。

5

寫本書時我四十歲,而台灣也進入中年社會,在中年母體內感受著自己的中年,內外都在經歷生命的分水嶺,那種體會分外鮮明。

台灣九十年代經歷政治改革和經濟起落,就像中年長大的陣痛,都是從量的成長(身高和體重)到質的成長(心靈和智慧)。我希望自己和台灣都能安然度過中年成長的升級考驗,邁向人生下一個階段。

書籍小檔案
哈囉!中年
廖和敏 著
定價:180

 

file1.gif (2422 bytes) travel1.gif (2466 bytes) 廖和敏會客室

 

回博識網首頁

©1998 Yuan-Liou Publishing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YLib is trademarks of Yuan-Liou Publish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