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舜臣chin shun-shin

˙祖籍:台灣台北
˙出生地:日本神戶
˙生卒:西元1924年2月18日∼2015年1月21日
˙生肖:
˙最高學歷:國立大阪外國語學校印度語科
˙成名作:枯草之根》獲得第七屆江戶川亂步賞
˙語文:精通中、日、英、印、波
˙寫作年齡:跨入日本文壇近四十年
˙個性特色:內斂含蓄、敦厚誠懇
˙作品格局:跨地域、無國界的歷史觀
˙日人眼中的他:國寶級的「中國通」

   
   
  ─。─。─。─。─。─。─。─。─。─。─。─。─。─。─。─。─。─。─。─。─。─
   
 
踏實斂蓄的中國典型學者
文/陳靜芬(遠流直效行銷部經理)
   
 

台籍華裔•書香世家

  陳舜臣祖籍台灣省,1924年出生於日本神戶。父親是位貿易商,家中有十個兄弟姊妹,陳舜臣排行老二,是所有兄弟姊妹中話最少、個性最平和的一個。雖然就讀於一般日本小學,然因祖父從小便教他們兄弟誦讀《三字經》等中文啟蒙書,加上家中訂有《上海申報》等中文報刊,這些都為陳舜臣打下良好的漢文基礎。祖父儒雅的讀書人風範,在陳舜臣心中種下對知識的嚮往,而祖父豐富的藏書,更是他童年的最佳良伴。在識字之前,他常愛從書架上取《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章回小說,貪看其中的插圖,並將插圖想像成一個連續的故事,這種自由自在的想像,便成為一種寫小說的腦力訓練。由於幼年的耳濡目染,奠定了陳舜臣終生對書的特殊感情。

與書共舞的人生

  在家人的記憶裡,提起陳舜臣,最快速聯想到的是書、書房、墨水及他特別緘默的個性。陳舜臣的兒子陳由果在一篇談到父親的文章中提到:「小時在父親的書房,有一張嬰兒床,每天晚上我都在父親的搖籃曲或演歌的歌聲中進入夢鄉,在朦朧中隨即聽到筆快速書寫的聲音,並聞到墨水的香味,因此藍色墨水的香味,是我對父親最美的記憶。」陳舜臣的兄弟姊妹們,回想到有關他最深刻的兒時記憶,是他把腳放在火爐上一面看書的一幕。當他的作品首度得獎上台演說時,全家人聚在電視機前,想看看平日寡言的他如何演說,當他在電視上出現並精采的說話時,大夥兒都興奮不已,尤其是陳舜臣的母親笑道:「看,他還會說話嘛!」可見他平日在家是何等的緘默。當他成名後,也從未向家人提起自己的成就,或說起自己寫作的辛苦,就如他的好友司馬遼太郎所提,他最特別的地方即是認為自己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如此內斂含蓄,該是他最令人尊敬的地方吧!

  傑作晚成•一鳴驚人 陳舜臣從小即奠定了對書的特殊感情及良好的文字基礎,大學時就讀大阪外語大學印度語系,兼修波斯語法,加上大學必修的英文課,他總共接觸了五種語文,不同語言的訓練,幫助他從多重角度去思索事物,且吸收比別人更多樣的知識。他大學畢業後,並未立即從事寫作工作,主要是幫助家業,也曾回台灣新莊中學教英文。但他愛書讀書,又因自身的漢人血統,使得他對中國有份難以割捨的情懷,所以研讀中國的歷史與文學從不間斷。

  33歲(1957年)兒子由果出生約兩個星期時,因得病請人照顧,醫生特別交代隨時要有人看護他,並定時幫他吸鼻子,當時陳舜臣一面照顧孩子一面看書,覺得書的內容相當無聊,心想自己來寫或許還精采好看些。四年後他發表了第一部著作《枯草之根》,並得到第七屆「江戶川亂步賞」,真可謂傑作晚成一鳴驚人!該都是兒子帶給他的靈感與福氣吧!

身為台灣人的歸屬

  陳舜臣的夫人蔡錦墩也是台籍華裔,在二次大戰逃難時認識,育有一子由果、一女立人,從陳舜臣照顧子女的情況,可知道他是個慈祥的好父親,現在子女均已成家立業,真可說是家庭美滿令人羨慕。當時陳舜臣開始寫作時,其妻即負責整理稿件及張羅內外事務,至今亦如是。陳舜臣出國旅行或拍攝影片,陳太太一定隨行,幫忙打理一切食衣住行,並隨時幫他帶著要看的書,真可謂伉儷情深。

  妻子的成長背景與陳舜臣相同,因此陳舜臣整個創作過程及跨入日本文壇的成功,她是最重要的幕後功臣。正如陳舜臣寫給台灣讀者的信中所言:「身為台灣人,我很清楚自己的歸屬場所。」這份鄉愁,化為積極的行動,寫中國歷史為題材的小說,宣揚中國文化,未來「也許有一天會試著著手寫台灣的歷史」(「海的三部曲」自序)……。該是這份執著,支撐陳舜臣夫婦,使陳舜臣在平凡中創造令人尊崇的不平凡。

  「小說家的工作,就是描述人生的真實面,因此,往往能從各種角度來凝視各式各樣的人生。每個人的氣質和體質不同。我提供給讀者的,也一定是呈現我的精神的作品。」正如陳舜臣所言,您將可從他的作品中,看到踏實斂蓄中國典型學者,不凡的精神呈現。

   
 
下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