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對焦
澎湖群島珊瑚群聚觀察 文&攝影/戴昌鳳
澎湖群島主要由火成岩構成,除了花嶼的岩性屬於安山岩質的熔岩外,其餘都是由玄武岩構成。這些火山熔岩大約是在1740萬年至800萬年前,從板塊擴張所產生的裂隙中噴發出來的。由於裂隙式火山噴發出的熔岩黏稠性較低,因此很容易向四周流動散開,凝固後形成平緩的熔岩流岩層;熔岩流在冷卻收縮時會產生許多收縮中心,這些中心因收縮所產生的張力,使岩石發生多角狀的破裂面,即稱為柱狀節理。如果熔岩是均質或收縮張力平均,就會形成正六角形節理,當熔岩逐漸由外緣向內部冷卻時,收縮也跟著進行,它的多角形狀由地表向下延伸,最後就形成垂直岩面的柱狀節理。在幾次噴發過程中,溢流出來的火山熔岩與沈積物相互疊置,就構成現在澎湖群島的特殊地質景觀。
玄武岩隨著地殼隆起或海水面變化而露出海面,形成由南向北微傾的熔岩台地。在海浪侵蝕與各種風化侵蝕作用下,沿岸斷崖逐漸發育,形成眾多表面平坦、四周陡峻的島嶼,也就是澎湖群島著名的方山地形。此外,由於季風的推波助瀾,造成海蝕作用旺盛,使得澎湖群島發展出曲折複雜、凹凸相間的海岸線,因此澎湖群島面積雖小,海岸線全長卻達320公里。
澎湖群島因位於台灣海峽中部,潮差相當大,平均約2.5公尺,有些地方則可達3公尺,海岸長期受到風浪的侵蝕,大致可分成三種類型:(1)海崖,係由柱狀玄武岩壁崩落而形成,其下方潮間帶則多為寬狹不一的海蝕平台或沙礫海岸,大多分佈在群島的西方和南方;(2)無海崖的岩礁海岸,為較軟的岩石和珊瑚礁所構成的寬廣海岸,潮間帶常寬達數公里,大都分佈在群島的東岸和北岸;(3)沙灘,由有孔蟲的鈣質殼體、珊瑚及貝殼碎屑所組成的白色沙灘,海岸平緩,潮間帶水淺而寬廣,大都分佈在群島所圍成的內灣和南方的海灣內,如吉貝、山水與蒔裡等地的海岸沙灘。
三種海岸的近岸或外圍大多有珊瑚分布,尤其在無海崖的岩礁海岸,潮間帶下緣就有許多珊瑚生長,由於地形平緩,有些地方甚至從海岸向外延伸10餘公里,在大退潮時露出大片的珊瑚群體,短暫暴露於空氣中。
澎湖群島位於北緯23度10分至50分之間,北回歸線通過其中央,海域水溫適中,而且沿岸大多為玄武岩硬底質,坡度平緩、潮間帶廣闊,屬於適合珊瑚生長的環境,因此,珊瑚在澎湖群島海域的分布十分廣泛。
珊瑚與澎湖人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在澎湖群島,到處可見由一顆顆「咾咕石」堆砌而成、獨具滄桑風味的古厝與防風圍牆。由於澎湖以前建材缺乏,當地居民只好就地取材,利用海底的天然珊瑚礁石,這些不同大小、形狀不規則的咾咕石建材,其實是澎湖人早期從海底挖取回來的珊瑚骨骼或礁石;而由咾咕石築成的古厝和擋風牆,也成為澎湖著名的人文景觀。
澎湖群島擁有廣闊的海域和多樣的珊瑚群聚,周圍海域受到黑潮支流、南海表層流及中國大陸沿岸流等的交互作用,來自此三大水團的海洋生物幼苗,匯集於澎湖海域,只要找到適當的底質,就可能存活下來,因此使得澎湖群島擁有相當高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兼具熱帶暖水性與溫帶冷水性海洋生物,例如已知魚類有800 種以上,以硬骨魚為主,軟骨魚較少,此外,尚有眾多的棘皮動物(如海膽、海參、海星、海百合、陽燧足等)、甲殼動物(蝦、蟹類)、軟體動物(腹足類、雙殼類、頭足類)等,海洋生物資源非常豐富,這些都是澎湖的重要資產;自古以來,澎湖居民大多靠海為生,並且發展出與海洋和諧相處的獨特文化。
澎湖群島適合珊瑚生長的海域範圍非常廣闊,而且由於海洋環境複雜多變,因此發展出多樣的珊瑚礁和珊瑚群聚。影響澎湖海域珊瑚礁發育的環境因子主要有海流、水溫、沉積物、季風和颱風。澎湖群島位居台灣海峽中央,來自大陸與台灣河川的大量沖積物,都可能隨著海流漂送過來,使澎湖海域的混濁度升高,沉積物過多;尤其當冬季東北季風持續盛行時,中國大陸沿岸的冷水團大舉入侵,可能使澎湖北方海域的水溫降至攝氏15度以下,對珊瑚及眾多海洋生物造成嚴重災害,例如2008年1至2月的寒害事件,就曾造成澎湖群島北方海岸出現大量死亡魚群及無脊椎動物,共有58科172種的珊瑚礁魚類及超過百種的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和棘皮動物等大量死亡;固著性的珊瑚也遭到嚴重的衝擊,造成大量白化和死亡;但是在相同期間,澎湖南方海域的水溫降低較少,而且低溫持續時間較短,因此珊瑚及珊瑚礁生物受到的影響比較輕微;因此,水溫的劇烈變動顯然是影響澎湖海域珊瑚生長和珊瑚礁發育的關鍵因子。
——摘自《台灣珊瑚礁地圖(下)離島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