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下午茶
有五位媽媽,她們因為同樣愛孩子、愛說故事, 更愛和孩子一起共讀, 所以組成了一個叫「蒲公英工作坊」, 彼此分享心得和經驗。 她們輕快、歡樂, 讓每一次的讀書聚會都像是 置身麗日和風下的Tea Time, 邀請每一個人也來發現繪本的精彩。 |
|
|
|
列席人: 林寶鳳、葉青味、郭雪貞、林秀玲、蔡淑 |
令人著迷的小房子
把畫布當舞台
淑媖:《小房子》這本書在1942年出版,隔年得到美國童書界最大獎項--凱迪克獎。
本書作者--維吉妮亞是一個媽媽,她在有了第一個孩子後才興起創作繪本的念頭。不過,她與繪本的淵源卻早在童年時期就建立:她生長在一個充滿書香的家庭,自小,她的父母親就常以書作為禮物相贈,讓她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也讓她喜歡上畫畫。隨手作畫是她排遣多餘時光的方法。
維吉妮亞從小立志成為一個舞蹈家,她為了完成夢想,曾經不辭勞苦,每天奔波兩個小時的路程中,她就以作畫來排遣時間。後來,雖然如願以償考上一個名舞蹈團,卻因父親生病不得不放棄,最後從事室內設計工作。也是因為有這樣的背景,她的作品在畫面的編排上都流露出舞動的感覺,因為她把畫布當作舞台,用柔和、躍動的線條實現自己不能跳舞的願望。
除了畫面生動外,維吉妮亞也是一個很念舊的人,她用細膩的心去傾聽時代巨輪下的哭聲:用彩筆賦予舊蒸氣火車頭生命(作品choo choo)、為差一點被文明怪獸吞噬的小房子請命,在40年代,有這樣遠見的人實在少見,也難怪這本書歷經五十幾年多元童書出版的衝擊,依舊屹立不搖、廣受群眾歡迎。《小房子》真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書。
陪孩子長大的書
寶鳳:3歲的彬彬第一次聽到小房子時,瞪著大大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書中圖畫,對於書中美妙的曲線及酷似迷宮般文字的安排,發出陣陣的驚嘆。4歲的彬彬常常將小房子攤在地上,然後整個人趴在書上,仔仔細細找著迷失在水泥叢林中的小房子;一頁一頁翻著,走著他所謂的迷宮地圖。而我仍然陪伴彬彬讀著幾乎滾瓜爛熟的故事;他對小房子的喜愛是有增無減。5歲的彬彬能識字了,慢慢地也能注意到大自然四季的變化,也會觀察周遭的環境了;這時的他對於大自然、生命的現象充滿好奇。而小房子提供他最好的答案;日出、日落、春、夏、秋、冬在《小房子》裡日日上演,而他也得到最大的滿足。6歲的彬彬和《小房子》有著深厚的感情,每過幾天就會翻翻《小房子》,此時它已能自己和《小房子》自由交談,不需透過我去認識《小房子》,他們(或該說彬彬對《小房子》的喜愛已超過對一本書的喜愛吧!)能安靜在角落中享受那份情境了!一本繪本陪著小孩4年,由幼年到童年,在彬彬的生活中無疑地《小房子》所占的位子已不只是一本書而已,更多的是童年裡美好的記憶,而每次看彬彬翻閱《小房子》時,那愉悅的神情好像是和小房子共同經歷所有一切,而身為媽媽的我為小孩能擁有這樣一本繪本感到幸福。
原來它叫公寓
秀玲:唸過「小房子」這本書給兒子嘉隆聽,他沒有給我什麼回響,我自己也沒有特別的感受,在第2次翻書時,才發現書上的字跟圖是刻意用圓弧及旋轉的方式來編排,原來它是一本跳舞書,旋律及線條很優美怡人;一直到汽車在鎮上出現,從圖中劃出一條筆直的馬路,破壞了整個畫面,讓我覺得很不舒服,也想到了我家那一幢老房子。
我是個在都市裡長大的小孩,走出家門就是巷弄,我講不出花花草草及樹木的名稱;我家是一幢兩層樓的建築,從小我就很自豪,因為我家矗立在一片平房當中,雖然它沒有小房子周遭的翠綠草原及小橋流水,但至少在步行不到3分鐘的巷底,我還有一條清澈的小溝渠,可以抓抓小魚,挖一些蚯蚓,甚至還可以捕捉到蝴蝶、蜻蜓......可是印象中那條小水溝在我上小學時不見了,而且過不了多久,就有4層樓的房子(後來我才知道,那種房子叫做公寓)沿著巷道一直蓋到原來溝渠的地方,就在同時,媽媽也開始限制我們的行動,不讓我和哥哥們出去玩了,因為巷弄間往來車輛變多了,很危險。
四十幾年過去了,我的老家一點也沒改變,依然屹立在街上,它的四周就像「小房子」書中所描繪的一樣,有著一幢一幢的公寓及大廈,阻礙了老房子的視野,雖然人潮多了,車潮也多了,非常熱鬧,但每次回家看到它那麼不協調的立在街上,而自己又無法像書中的孫子,將它移到適合的地方,感覺很遺憾,只能默默祈禱,希望「它」能永遠保存下來。
多少錢都不賣
雪貞:故事描寫在鄉下的一個地方,有一間非常堅固漂亮的小房子。蓋房子的主人表示,以後無論有人出多少價錢都不賣!因為他要把這間房子傳給後代子子孫孫,一直到他孫子的孫子的孫子。住在丘陵上的小房子,每天欣賞不同風景並過著快樂的日子!從太陽升起到落幕,月亮彎細到月圓。以及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美妙變化。從蘋果樹的開花到結果,小雛菊的花開和花落,樹葉的金黃、掉落的嫩綠......等。儘管每天有不斷的多層變化,只有小房子仍然一層不變堅固地矗立在丘陵上。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鄉間小路的馬車漸漸減少了,汽車開始替代了馬車。人們在小房子的前面造起一條道路。每天汽車、卡車來往穿梭路上,不久道路兩旁也蓋起許多的房子。接著稻田裡面又陸續開出好幾條路,商店、學校、住宅、停車場......等,純樸的鄉村逐漸形成繁榮城市。之後小房子的前面開始有電車在跑,人們又架起火車要行駛的高架鐵軌,小房子的兩旁也重新蓋起大樓。孤寂的小房子已經沒有人住了,更沒有人去打掃,顯得又舊又破。不喜歡髒亂吵雜城市的小房子,逐漸失去了原有笑容!
直到有一天,蓋小房子那個人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子發現了小房子,請來搬家公司將它搬走,以往匆忙閃過的車子和人群,這時都停了下來目送小房子的離去。主人將小房子遷移到鄉下另一片安靜的丘陵上,修好門窗,外牆也塗上原本漂亮的粉紅色,旁邊還有好幾棵蘋果樹呢!現在小房子每天又可以再看到太陽、月亮和星星,以及春、夏、秋、冬不同的變化。小房子也開始有人居住和照顧!小房子又回復到以前的寧靜和快樂!
從純樸到繁榮
青味:小房子啊!小房子!因為你的故事引起了我惆帳,也帶來了幾分的淒涼。因為我的老家正矗立在新莊幸福路上,老屋很舊,四周的稻田已消失無蹤,只剩幾叢竹圍陪伴著,屋旁的芒草比人還高,幾乎淹沒了整個老屋。
此時我呆立在門口,沉思許多,內心的感受相當複雜,兒時的回憶,點點滴滴全湧上了心頭,回想著童年的往事,不止一年四季變化分明,連天空的藍都特別的漂亮,尤其是冬天的早晨,屋頂會濛上一層薄薄冰霜,屋前那棵芭樂樹還是紅心的呢!屋子四周都種上竹圍,風一吹會喀喀的作響,晚上煞是嚇人。可是一到夏天卻又是我們的避暑勝地喔!周遭的視野是一片翠綠綿延的稻田,真的很美。
當回神再看眼前的老屋,竟和故事中的小房子有著相同的遭遇,卻沒有相同的結局。周圍的大樓林立,還一棟比一棟高,使老屋越是顯得更加蒼桑,就像是蜷曲在騎樓下的流浪漢,是那樣的礙眼和悲哀。
此時的我是既羨慕又嫉妒故事中的小房子,有個堅固的身體能經歷那些摧殘,又能受到小主人的關愛而找到這個適合它的山丘,又剛好有蘋果樹「老朋友」在身旁作伴,這樣的幸福也是絕無僅有的啊!
人類的進步能帶動整個社會的繁榮,難免也對環境造成破壞,這也是無可避免的事實,但改變的同時也喪失了許多珍貴的資源,幸與不幸之間很難去判定,也只能留給世人仔細去思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