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女巫的文字迷宮;
你必須用換來的心臟,在煉金術士的引領下,
走到繁星盡頭,看見天使微笑……

聽過「玫瑰十字會」這個神祕宗教嗎?它的創始者就是伊莉莎白女王的顧問、著名煉金術士約翰.迪(John Dee)。據說他已經解開宇宙的奧祕,並多次與天使對話,但害怕被當作異端邪說,始終未公開,只是交代後世子孫等候最佳時機再宣布。奇妙的是,他規定這祕密必須代代傳給女兒守護。

2003年春天,最後一位守護聖女死於癌症,很不幸的她並沒有女兒或孫女可以傳承,於是她將一張寫滿玄祕文字的羊皮紙和一把銀鑰匙,交給小兒子威爾(Will),並留下遺言說,「當你不再是你」時,謎底就能解開。威爾試圖解謎,卻在逼近成功時被宗教狂熱分子暗殺。眼看著祕密即將中斷,他的心臟被捐給了一位等待換心的女孩露西,而露西的主治醫師正是威爾的哥哥亞歷斯。於是應驗了他母親的預言,不再是威爾的威爾,也就是露西,和亞歷斯攜手拼湊謎底。但想要搶奪這項祕密的狂喜派教徒也虎視眈眈在後……

作者泰塔妮亞.哈迪是英國最著名的白女巫。她根據祖傳的祕密,將龐雜的歷史、先端的醫學、深奧的神祕學,融治為一本雅俗共賞的浪漫解謎小說,讓人讀來入迷,難怪本書被歐美書評媒體譽為2008年最受期待的一本小說。

國外媒體讚譽

哈迪的處女作是比《達文西密碼》柔和浪漫的半女性主義姊妹作,內容豐富扎實,旁徵博引,從伊莉莎白時代的神祕主義到當今的電腦遊戲,令人目不暇給。
──《出版人周刊》

泰塔妮亞.哈迪的第一部小說從十七世紀的英國開始鋪陳,結束於現代的倫敦,神奇地交織了三個故事──一個待解的謎語,一項該出土的遺產,和一顆需要修補的心。這部小說融驚悚、歷史、神話和尋寶的元素於一爐,令人迫不及待往下翻。
──《考文垂郵報》(Coventry telegraph)

哈迪書中的細節都經過仔細鑽研和考究,而她的謎語、神祕靈數,以及對歐洲大教堂的推論,在在引人入勝。
──《圖書館學刊》

既是驚悚小說,也是歷史小說,更是尋寶記,令人迫不及待往下翻。
──《格拉斯哥晚報》

這部文學迷宮處處引經據典,當讀者與主角同時踏上緊張刺激的冒險旅程時,隨時都有驚奇和娛樂!一部教人目眩神迷的初試啼聲之作。
──《東方日報》

《玫瑰迷宮》兼具多種特質,包括懸疑故事、愛情小說、待解謎語、家族祕辛……等,多元而不單調!不僅文學小說讀者即將沈迷其中,就連占卜與神祕學的愛好者,也絕不可錯過本書。
──英國水石連鎖書店

讓人愛不釋卷。
──《波頓晚報》


泰塔妮亞.哈迪(Titania Hardie)是英國最著名的白女巫。她生長於澳洲雪梨,但母系家族來自英國康瓦爾,在母親的引導下,她成為家族第三代的白女巫,並回到英國定居。精通神祕學、占卜與星座學的她,出版了二十餘本與白魔法相關的暢銷書籍,加上多個電視談話節目的推波助瀾,在英國掀起一股研究巫術、民間傳說與白魔法的風潮。私下的她,則是治學嚴謹的奧祕學學者,不但擁有心理學和英國文學的首級學位(澳洲學制,比研究生更高等),更曾榮獲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夏特頓研究獎金。

2007年,哈迪宣布完成第一本文學小說《玫瑰迷宮》,引起大眾矚目。在這本小說裡,哈迪以畢生對於神祕學的鑽究,揭露英國最著名煉金術士所留下「和天使對話」之謎。這位煉金術士就是伊莉莎白女王的顧問約翰.迪(John Dee),他同時也是神祕組織「玫瑰十字會」的創始人。最叫人好奇的是,哈迪的神祕學背景、她的姓名(Hardie),在在都隱射了她與約翰.迪(Dee)之間有神祕的聯繫。而且初試啼聲的哈迪功力不凡,將龐雜的歷史、前端科學與醫學、玄奧的神祕學,融治成為一本雅俗共賞的浪漫解謎小說。果然,眾多大出版社在閱讀她的草稿之後,紛紛以極高預付金競標,最後由Headline出版社買下此書的英語版權,主編讚譽她那神祕懸疑的故事張力,令人讀得欲罷不能。隨後小說迅速售出二十幾國版權,國際各大媒體更評論《玫瑰迷宮》是繼《達文西密碼》之後,最令人期待的懸疑小說。2008年春《玫瑰迷宮》先後在英國、西班牙等地上市,不但迅速攻上暢銷榜之外,也榮獲澳洲兩項文學獎項的提名。

除了小說與白魔法相關著作,泰塔妮亞.哈迪還與畫家夏綠蒂.彌朵頓(Charlotte Middleton)合作了一系列【雞蛋花仙子】(The Frangipani Fairies)的兒童繪本。好學無止境的她,目前還回到布里斯托大學攻讀浪漫派詩人的學位,並與丈夫和兩個女兒定居於英國西南角的薩摩塞特(Somerset)。

《玫瑰迷宮》中文版序

 文◎泰塔妮亞.哈迪

《玫瑰迷宮》雖是我的第一部小說,但在二○○三年開始實際下筆寫之前,這故事早在我腦海蘊釀多年。這是我愛的勞力,衍生自對於學術知性的好奇,儘管我是澳洲人,不過本書卻扎根於我對英國歷史與文學──尤其莎士比亞作品──的熱愛。

我向來對伊莉莎白一世的宮廷深深著迷,訝於像她這樣的奇女子,居然有辦法置身於大批求知不懈,具有先知卓見的強勢男性之間,而且還居於核心地位。這些男人在十六世紀驚濤駭浪的宗教與政治局勢中驚險求存,自有其過人之處。她的宮廷正是英國「文藝復興」之士匯聚之處,包括莎士比亞與馬羅、杜雷克與萊利、史本賽、席尼與瓦辛漢等人在內。

在她的時代,還有一位聲名不如其他人顯赫的英雄,他是偉大的星象家、哲學家兼數學家,約翰.迪(John Dee)。如果我們只把他視為幫伊莉莎白女王分析星座,或為她挑選加冕日期的算命師,就未免太小看他了。他更重要的身分是大學者和藏書家,他所收藏的文稿──從歐洲各地被洗劫與摧毀的僧院買來的──成為研究伊莉莎白時代探險家與文人最重要的參考資料。拜約翰.迪所引進的書籍與思想所賜,得以成就伊莉莎白時代晚放的英國文藝復興,莎士比亞也在他最後一部劇作《暴風雨》,以「普羅斯彼洛」一角紀念他,此角幾乎與馬羅《浮士德博士》中魔術師的角色,形成強烈對比。

伊莉莎白統治期間是個充滿了祕密的時代,當時宗教法庭不斷給南歐的天主教投下恐怖氣氛,而宗教改革則徹底改變了北歐的意識形態。新世界的探險活動改變了人對於自己所處世界的觀念,擴大了人的哲理思想:它一方面解放了想像力,擴大了知識的視野──但另一方面也動搖了人的安全感,原本確定有限的事物不復如此。而許多與信仰和政治息息相關的祕密思想,時刻威脅著人的性命安全。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編織出一個現代的愛情故事。就像莎士比亞將他劇本的時代背景設在遠古的遠方,以含蓄隱約的方式道出他所處時代的政治與社會問題,《玫瑰迷宮》也探討現代與伊莉莎白時代相仿的社會變遷與宗教隱憂。寫這本書時,我將它視為對莎士比亞的致敬──以喜劇的形式(雖然語言風格不是!)添加近乎悲劇的元素。三對情侶走入迷宮,經歷感情、意識與眼界的改變。整個愛情故事環繞著追查約翰.迪──據說能與天使交談的人──留給後代子孫遺產的解密過程發展。但其本質其實是在追求精神美與玫瑰的意義,追求人類的同胞之愛,以及民胞物與的情懷。

穿越迷宮的途中驚險重重:小說到了這兒開始涉及高度的政治議題,並與目前的局勢息息相關。二十一世紀,有些團體的宗教觀冥頑執著,一如莎士比亞的時代。我小說中所寫所暗示的,可能會引起其中某些人士的反感:但我覺得不吐不快,因為在這兩個時代,人總是輕易將文化觀和宗教觀與我們相左的異己妖魔化。

本書的「英雄」是露西,一位才華洋溢的年輕女子,因不尋常的換心手術,引發她所熟知世界的不同反應。這是個溫和的女性主義故事,但書中也強烈暗示最偉大的美好,來自所謂的「陰陽融合」。《玫瑰迷宮》是以謎語交織而成的懸疑小說──也呼籲世人不同的能量與觀念要互助合作:男性與女性,陰與陽,以及在信仰上與文化上彼此歧異者。有些主題引發連串的問題,包括雙胞胎、手足之情,以及兼具女性與男性特質的女人等相關議題。最重要的是,本書提出一個疑問,除了宗教信仰的問題之外,人與人之間是否具有任何共通的人性。

義大利文藝復興哲學家畢可說,人比天使崇高。是否要高貴地過我們的人生,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玫瑰象徵努力成為思想家與感受者的過程:結合我們的感官與智力,讓我們自己與他人和諧共處。我在書上看過,玫瑰在中國可象徵青春,這也是貼切的。完成探索玫瑰之祕旅程的情侶是一對年輕男女,他們所代表的是以更美好的方式前進的希望。

人類天生好奇,只要專注於能激發想像力的事物,我們的智力便活躍不息。多年前安伯托.艾可的不朽之作《玫瑰的名字》,向我證明了我們人對解開「祕術」所隱藏的訊息有多麼著迷。我們有種本能的意志想要解開謎語,且不由自主受祕密訊息吸引。或許有許多人覺得我們只接收到部分的訊息──有些真相是我們所未獲悉的,甚至有更重大的領悟因年代久遠而被我們疏漏。我認為對於昔日的治療者與直覺者,女性,尤其如此。

因此《玫瑰迷宮》邀請讀者自行決定它最完整的寓意,尤其透過在書中扮演要角的拼圖與謎語來詮釋。這些謎語請讀者成為故事的主述者,以你自己的途徑解密──以你私人的方式探索。但這主要也是個愛情故事,關於希望的故事,關於美國大詩人羅伯.佛羅斯特(Robert Frost)在〈騎士〉(Riders)一詩中所說的,「我們有些想法還沒試煉過。」

希望這編織緊密、多線發展的故事,以及構成小說骨幹的謎語和拼圖,能夠滿足讀者的好奇心,刺激諸位的想像力,促使你踏上個人的思想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