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看中國】系列(全5書)
內含:《帝國的回憶(上)(下)》
《共和十年(上)(下)》
《採訪中國》
編者:鄭曦原
作者:哈雷特.阿班(Hallett Abend)
定價:1,950元 特價:7折,1,365元
以《紐約時報》原始資料,重現中國近代編年史的偉大嘗試
《紐約時報》自十九世紀中葉創刊以來,歷經一百五十年,始終雄踞全球媒體的領袖地位。【紐約時報看中國】系列乃《紐約時報》對華報導選編,原始文獻均採選自紐約公立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的《紐約時報》縮微膠片庫,首部曲《帝國的回憶:〈紐約時報〉晚清觀察記》共131篇,跨越年代從1857年1月至1911年10月。二部曲《共和十年:〈紐約時報〉民初觀察記》共221篇,起迄時間從1911年辛亥革命至1921年。
這一時期的中國,正經歷著「千年未有之變局」,內憂外患,人民承受著無與倫比的巨痛,許多影響中國發展的事物和思想,也由此發端。《紐約時報》以當時中國人還未具備的近代眼光和技術,即時、全面、連續地觀察和記錄了從清末到民國的歷史進程,內容涉及內政、外交、國防、經濟、文化、社會、民生、人權、革命、華僑等各方面。不僅構成了一部具有獨特視角的中國近代史,還可作為觀看近代中國社會生活形態的標本,也能找到《紐約時報》對於建構「美式中國觀」的影響線索。
全系列文稿包含快訊、新聞專稿、特寫、述評、社論、書評等多種形式,力求真實地再現《紐約時報》的新聞語言風格和報導特點,既有直觀式的描述和觀察,也有深入分析和背景報導。編者更針對報導內容中的人名、地名、事件背景等加以考據,總共撰寫了三百多則注釋(《帝國的回憶》93則,《共和十年》232則),增加了歷史背景導讀與知識補充的價值。書後並附有《紐約時報》報導總選輯的英文目錄索引,方便讀者檢索和研究。《紐約時報》稱之為「這是力圖以時報原始資料重現一個世界大國之編年史的偉大嘗試」。
修正中國近代史學的諸多觀點,精準預言中國未來的發展
西方列強對辛亥革命的態度如何?
民國初年,中國最大的敵人是俄國還是日本?
西方人對袁世凱的評價,與中國傳統史學界大相逕庭?
美國為何退出六國銀行大借款?
中國第一家鉛筆製造工廠,在何時誕生?
鴉片貿易和種植,在民國後是否已消聲匿跡?
從記錄晚清亂象的《帝國的回憶》,到民初變局的《共和十年》,《紐約時報》以第三方的客觀立場,提供了嶄新的視野,同時也將修正中國近代史學的諸多觀點。此外,值得我們引以為鑑的是,百年前西方人對中國發展困境、對中國未來的預言極為精準,譬如:「中國的落後與悲慘命運……其實僅僅是因為這片限定面積的土地上有太多的人為了生存在掙扎。」並預測一百年後,中國人口會超過10億。其報導中所揭示的許多問題和解決方法,對我們今天仍有莫大啟發。
且看美國社會學家羅斯教授(Edward Alsworth Ross, 1866-1951)在1911年旅行中國的心得:「我們發現了中國巨變所引發的最嚴重的問題,即未來中國的道德觀將來自何方呢?中國舊式教育非常重視培養道德觀,而在反舊式教育過程中,卻大有忽略道德教育的趨勢。所有學生都急於獲得科學知識,卻大多忽視了西方獲得成功的道德基石。他們拋棄自己的道德傳統卻又無視我們的理想主義,只可能成為自私的物質主義者,那樣中國的覺醒將是一場災難而非福音。」如此前瞻性的警語,儼然洞見了我們今天所面臨的道德危機。
《紐約時報》駐華首席記者的中國見聞——《採訪中國》
美國記者哈雷特.阿班(Hallett Abend, 1884-1955),1926年來華,他先從駐華北記者做起,1929年升任《紐約時報》駐華首席記者,管轄中國各地諸多記者站。在華十五年(1926-1941)期間,適逢中華民國歷經多重巨變,他的報導覆蓋了廣州革命風雲、北伐大業、東北易幟、蔣馮閻大戰、中東路戰爭、濟南慘案、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一直到上海孤島時代的最後一刻。中國歷史這十餘年的每一起伏,無不通過他的鍵盤,傳遞到《紐約時報》,傳遞給美國大眾、全球大眾,並影響各國的政界決策及外交方略。
阿班在第一線拚搶突發事件,人所不及,但他的真正優勢,還在於廣泛而良好的上層關係,中國政府高層及日、美、英、蘇等國在華最高層裡,盡是他的私交。他在《採訪中國》一書中,以記者的親身體驗,一邊講述新聞的採寫,一邊帶出歷史細節,其中包含許多罕見而珍貴的資料。
關於孫中山死前向美英求助一事,阿班從美國駐廣州領事館採得了第一手資料,是全球報導此事的第一人。濟南慘案發生時,他是置身現場的唯一非日籍記者,書中對事件的陳述,極具史料價值。九一八事變前,阿班事先得了日本人的提示,走遍東北,最早作了預報。而他動員《紐約時報》援救胡適出獄一事,國內歷史著作中罕有提及。有關中美兩國關稅條約的簽署,阿班也為我們補充了細節。西安事變發生當日,阿班憑著與蔣、宋、孔、陳的交情,為《紐約時報》搶到了全球的獨家新聞。他與當時日本政要、軍官的交道,更是精采紛呈。這一幕幕鮮活生動的見聞紀實,讀者在看到歷史風雲的同時,也見識了歷史是怎樣被投射到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