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爾遜總統反對對華借款  ◆ 中國尋求五億美元鐵路貸款 ◆ 上海首家卡車運輸公司開業
威爾遜總統正式宣佈美國政府退出六國銀行團,終結「金元外交」政策。

【善後大借款系列報導之二】威爾遜總統反對對華借款
一九一三年三月十九日

題記:總統否決了「六國借款」和諾克斯「金元外交」政策。總統稱「六國借款」合同條款不妥,將使美國陷入干涉中華民國事務的漩渦,美國將通過其他方式幫助中國。紐約財團曾詢問美國政府立場,總統的聲明讓他們鬆了一口氣。

華盛頓三月十八日電:威爾遜總統今天下午稍晚時分在白宮發表聲明,正式宣佈美國政府退出計劃向中國借貸巨額資金的「六國銀行團」。聲明也否決了塔夫脫總統時代國務卿諾克斯提出的「金元外交」政策。

威爾遜表示,即使借款合同中要求監督中國弱勢政府的財政政策,美國仍堅持「不介入外國聯盟」政策。他特別指出政府如果支持六國銀行此類擔保和管理之借款,其所應承擔之責任將十分明顯。此種責任將有悖於我人民政府賴以生存之各項原則。

以下是威爾遜總統的聲明重點:

•美國政府聲明退出與其他五國銀行合作向中國提供總值一億二千五百萬美元借款,以及要求中國同意償還和支付的特別條款的行為。
•美國不同意借款條件,並拒絕繼續參與借款行為,因為美國認為這將干涉中國政治事務。
•美國認為借款條件違背了美國基本原則。
•美國聲明願意幫助中國的發展。
•美國聲明贊同中國建立共和制度。
•美國聲明願意推動就國家銀行事務立法,免除美國銀行和企業家限制,使之更好參與各國銀行和商業界在華貿易競爭。

布萊恩國務卿與威爾遜總統商談

美國政府今天召開內閣會議,討論威爾遜總統關於退出六國銀行團一事的決定。因為此舉表明政府不僅在中國事務上,也在對中美洲事務上放棄了塔夫脫總統時代的「金元外交」政策。週日,布萊恩國務卿在前往歐洲前與總統就此事進行了討論。

威爾遜總統親自撰寫了這一新政策的聲明。這一聲明可能於明天或週四正式公佈。政府內閣有消息透露,總統已下令將聲明交與媒體。聲明如下:

「我們獲知,一些美國銀行在上屆政府的指示下,參與到中國政府所希望獲得的借款中(總額約為一億二千五百萬美元)。

「現任政府希望美國銀行參與六國銀行團的借款行為,因為政府希望以這種實在的方式向中國表達善意,也希望美國資本進入這個偉大的國家。美國應與其他國家共同承擔對華政治責任,加強對華工商業聯繫,並促進與中國的外交關係發展。

「美國各銀行也向美國現任政府詢及是否同樣要求其參加對華借款。各銀行與政府接觸代表表示,只有政府明確要求,銀行才會參與借款行為。政府拒絕提出這一要求,因為政府不同意六國銀行團提出的美方責任條款。

「對華借款條件幾乎干涉了中國行政獨立的各個方面。美國政府認為其不應成為這類借款條件的參與方。

「按照對華借款條件,美國政府的責任似乎是要求美國銀行參與借款行為,並以不恰當的方式強行干涉一個偉大東方國家的財政和政治事務,而這個東方國家正在覺醒,意識到其實力和對國民的義務。借款條件不僅包括一些陳腐過時和繁縟苛細的專門稅款,也包括任命外國官員監督稅款。

「美國政府若支持如此擔保和管理之借款,其所應承擔之責任十分明顯。此種責任將有悖於我人民政府賴以生存之各項原則。

「美國政府非常希望能以任何方式幫助偉大的中國人民,這些幫助應與中國古老的傳統一致,並促進中國的自由發展。我們這一時代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國人民的覺醒並能在自由政府管理下發揮自身能力。美國人民深切贊同這種覺醒和願望。美國人民當然希望慷慨地加入各國,向中國開放,幫助中國開發其無與倫比的原始資源,為世界所用。

「美國政府非常希望提升與中華民國之間廣泛而深入的貿易往來。

「現任政府將推動和支持必要立法,以給予美國企業家、製造商、承包商、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所需便利,否則他們在與別國工商業競爭時處於劣勢。這是政府的職責。這是美國人民在參與中國發展中的實質利益所在。

「我們的利益在於門戶開放──這是友誼和互利之門。這是我們唯一願意通行的門。」

銀行家要求政府表態

三月九日,摩根公司(J. P. Morgan & Co.)的亨利.戴維森(Henry P. Davison)和司戴德(注1)、庫恩─洛布公司(Kuhn, Loeb & Co.)的保羅.沃伯格(Paul M. Warburg)向布萊恩國務卿遞交請求,希望了解政府是否希望美國財團參與對華借款。威爾遜總統正是應此要求發表了聲明。借款總額為一億二千五百萬美元,美國財團承擔其中的二千五百萬美元。戴維森和沃伯格向布萊恩國務卿表示,除非美國政府明確要求,否則美國財團不會參與其中。

今天的聲明表明,紐約的銀行家們不會參與銀行團。美國財團的退出不會讓其難堪。因為銀行團協定條款中已經寫明,在某些條件下財團可以退出銀行團,其中一項就是沒有政府支持。

在借款合同中,六國可任命本國代表監督中國課稅徵收、利息支付,代表們還可以監督中國如何使用借款,即中國必須以合同規定的方式使用借款。中國接受了一些非常苛刻的條款。借款談判遲遲未能達成一致,主要也是因為中國人對條款不滿。

內閣本日會議對借款問題的討論表明,政府希望美國新的政策可以推動中國的門戶開放,使希望在中國投資的美國銀行家和商人獨立行事。會議反對諾克斯「金元外交」的一項內容就是其推動少數美國銀行壟斷對華借款。

威爾遜總統在其聲明中承諾政府將推動和支持必要立法,以給予美國企業家、製造商、承包商、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必要的便利。這是特別針對美國企業家抱怨他們在國外必須通過外國銀行做生意的問題。問題主要存在於中美洲和南美洲,英國和德國銀行搶佔了該地區的主要外國銀行業。

美國銀行法不允許本國銀行在別國建立分行。威爾遜總統這一聲明意味著他將推動國會通過立法,允許美國主要銀行在國外開設分行。與拉美有生意往來的美國企業家認為,由於他們必須通過外國銀行來進行交易,其貨物售出價和其他商業機密就很容易為競爭對手所獲知。

「金元外交」的終結

威爾遜政府今天聲明中宣佈的政策意味著「金元外交」的終結,至少是在他四年任期內的終結。「金元外交」的理念基礎是,美國政府有責任運用一切資源為本國企業家、製造商、承包商和銀行家在國外贏得商業機會。

威爾遜總統聲明中的一段內容暗示,美國有意儘早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毋庸置疑,美國政府可能會很快採取行動,但目前官方對此尚無表態。

【注1司戴德(Willard Dickerman Straight, 1880-1918),生於美國紐約州歐斯維格(Oswego),康乃爾大學建築系畢業。一九○二年考入中國海關,在南京學習漢語,後任總稅務司署學習祕書。一九○四年日俄戰爭時充路透社記者,次年任美國駐朝鮮漢城副領事。一九○六年調任駐中國奉天總領事。一九○八年加入摩根財團,先後插手新法鐵路、錦瑗鐵路、湖廣鐵路借款、幣制實業借款及善後大借款等交涉和談判。一九一二年返美,創辦《新共和周刊》(The New Republic),自任總主筆。一九一七年美國參加歐戰後,參軍赴法為聯絡官,次年在巴黎死於西班牙流感。司戴德留居中國十餘年,是本世紀初美國壟斷資本在華經濟擴張的代表人物。

……未完,全文請見《共和十年(上):〈紐約時報〉民初觀察記(1911-1921)》


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後,出任「全國鐵路督辦」,專心於鐵路建設。圖為孫中山視察京張鐵路時,在張家口與歡迎者合影。

中國尋求五億美元鐵路貸款
一九一三年五月二十四日

倫敦五月二十三日電:孫中山先生的全權代表李亞──前紐約記者,現任中國鐵路總公司祕書──正在倫敦尋求五億美元貸款,計劃未來十五年內在中國修建一萬英里鐵路。
李亞先生曾是紐約一家報社駐古巴和菲律賓的記者,後到北京創辦月刊《遠東時報》(The Far Eastern Review)。他花費了大量時間研究中國鐵路建設的可行性。(注1)

鐵路建設計劃由六萬英里減為一萬英里

袁世凱與孫中山達成妥協,由兩人分別掌管中國政治大權和經濟大權後,孫先生向李亞先生提出了在中國建設六萬英里鐵路的雄偉計劃。李亞將規劃里程數從六萬縮減到一萬英里,並承擔了資金籌集工作。今天,他接受《紐約時報》專訪,說明他面向獨立財團的籌資計劃。他說,正試圖成立立憲政體的民國國會議員強烈反對該計劃。李亞還分析了美國退出其他列強本週通過的這項貸款的原因和後果。

他說,「我將孫中山先生對我的任命視為一個在華外國人可以享有的最高榮譽。其實還有很多歐洲人具有競爭力,其中一些人是資深工程師,但最終我被挑中,因為我在這裡居住了十年,並且對中國鐵路問題有深入研究。

「收到孫中山先生的書面委任書時,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回到我的祖國美國去尋找資金。摩根公司的司戴德來中國已有些年頭,並同我一起深入了解中國現狀。我知道,如由摩根家族牽頭發動一些美國財團參加,可一次性輕鬆實現五億美元的貸款計劃。而且,當項目啟動後,即使允許其他國家加入,也可避開列強在貸款合同中所堅持的對華不友善條款。我希望美國在未來十年時間中可提供一•二五億美元貸款,其餘貸款由其他國家分攤。

對威爾遜總統撤回支持深表失望

「想像一下,當我到達美國,得知威爾遜總統撤回了對美國財團的支持時,我有多麼沮喪和失望。既然美國人已經宣稱,除非威爾遜總統對他們發出邀請,否則他們不會進入中國,我唯一能做的便是來到英格蘭了。

「在我看來,威爾遜總統遲早會修改政策,向美國財團開放綠燈。因為新的世界經濟形勢下,美國必須尋找投資市場,而中國僅僅第一筆貸款便高達一億二千五百萬美元,自然是當今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金融市場。

「當然,中國獨特的政治環境使得美國人在未獲得政府支持前不敢貿然進入。並且,除了摩根財團,其他公司也不具有如此雄厚的實力可以獨立提供這麼大額的貸款。

「這主要是由於美國本土也存在許多好的投資機會。美國人更願意購買來自康尼島(注2)的產品,因為他們可以不時去看看。歐洲人對在國外投資更感興趣。因此在倫敦,有六家財團可以不依賴英國政府,獨立決定貸款事項。

「我剛剛開始尋求接觸,因此無法提供更多細節。我的首要任務是為中國的利益服務,並且不再考慮美國利益。我所扮演的角色相當複雜。作為一個美國人,我在倫敦尋求貸款,盡力排除對華不利影響,同時,還要為美國資本隨後加入保留一扇門。

歐洲列強希望中國保留中央集權

「看起來,歐洲列強的想法是希望中國保持一個集權制的中央政府,力求避免一個代議制政府的出現。這在過去談判的貸款條文中有所體現。而國會議員們對袁世凱先前爭取對外貸款感到異常憤怒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擔心袁世凱獲得列強資金支持後,將凌駕於被孫中山控制了百分之七十五議席的國會之上,成為一個獨裁者。

「歐洲人的觀念主要基於他們對君主制的偏好,以及對美國民主制度的敵視和反對。民主與憲政的理想本應該在美國外交政策中佔據主導地位,但威爾遜總統不這麼看。

「只要英國人在,對中央集權的偏向就將一直存在。這一點在對五國借款有相當控制權的匯豐銀行得到很好的體現。而這正是我力求避免發生的。並且我堅信,英國外交部將在不遠的將來改變想法,因為英國的民意認為,獨立生產商的利益應被考慮。

「當前中國最強勢的人無疑是袁世凱,孫中山排在第二位。孫中山也許是過於理想化了,但是,如果袁世凱試圖凌駕於國會之上,孫先生無疑將重返政治舞臺。

「儘管他最初制訂的六萬英里鐵路修建計劃將花掉中國五十年財政收入,但是需要記住,正是這位美國化的年輕中國領袖為我們帶來了過去根本難以想像的成功的革命。

「孫先生是一個典範,他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實,即世界上所有偉大的運動無不從夢想開始,由夢想轉化為思想,並最終成為實際行動。」

美國前駐華外交官讚賞威爾遜對華政策

美國前駐北京代辦莫爾(Thomas Ewing Moore)已在倫敦一個寓所裡度過了一年假期。他告訴《紐約時報》,他同意李亞關於美國不久將重返中國金融市場的觀點,但他認為,目前暫時退出是明智的。

他說,「我非常讚賞威爾遜總統重新評估上一屆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並收回政府對美國銀行家的支持。我做領事與外交服務工作十八年,非常了解中國局勢。

「塔夫脫總統和諾克斯國務卿的對華政策不合時宜,嚴重損害了美國在華地位,而威爾遜總統正在為美國重建新的威望。我相信,當時機成熟時,美國將審時度勢地對華提供商業貸款。而那時的政治環境應該更穩定,政府的支持對銀行家來說,將不再如同今天這樣具有必要性。

「廢棄的六國協議試圖直接干涉中國內政,試圖利用這個年輕共和國的弱點佔盡便宜,從而逼迫時局朝著中國人民不願看到的方向發展。

「首先,是中國想尋求美國幫助。威爾遜總統的行為不是要損害我們的對華貿易,而是做出調整,在華擴大美國貿易利益。我們輕鬆地鞏固了自己在中國的地位,所有歐洲人都有理由對我們感到嫉妒。

「我對中國人民懷有深深的敬意,並對這個國家蘊藏的豐富資源深有了解。不幸的是,普通美國人並不了解中國人,因為最優秀的中國人從來不會移民美國。」

莫爾先生還提到了國會目前正在審議的使館建築購買案,並表示:

「我對威爾遜總統在解決外交問題時遇到的困難非常理解,但我認為,如果這個提案獲得通過,我們的使節將在現有收入水平下保持他們的尊嚴和地位。這中間並不存在所謂的炫耀成分。」

【注1《遠東時報》是外國在華發行的英文報刊中少數傾向同情孫中山者,曾致力於宣傳孫中山的學說。孫氏《實業計劃》最早即發表在一九一九年三月的《遠東時報》上。其兩位主編李亞、索克思(George E. Sokolsky, 1893-1963)同孫中山關係密切。

【注2】康尼島(Coney Island)是位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南端的一個半島。

——摘自《共和十年(下):〈紐約時報〉民初觀察記(1911-1921)》


一九二○年代,上海的郵遞員整裝從郵局出發,投送郵件。

上海首家卡車運輸公司開業
一九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題記:美國卡車將取代慢吞吞的二輪運貨馬車。

由二十五輛美國卡車組成的運輸車隊在上海城內投入商業營運,這是首次在中國引進公共卡車服務,由上海的中國汽車修理公司負責經營。從去年八月起,該公司就準備起動這個改良的運輸系統。據最新一期《東方汽車》(Oriental Motor)報導,這項計劃起初遭到強烈反對,原因是二輪運貨馬車的車主們認為,中國苦力多年來已習慣使用簡便的運貨馬車,卡車運輸系統將會造成苦力們大量失業。

卡車服務項目的經理反駁道,目前在上海有三千輛二輪運貨馬車,如果使用卡車只需要一千輛左右。每輛使用中的卡車配備四名苦力,以發獎金來提高運輸效率,卡車每天跑的趟數越多,苦力們所得就越多。

這位中國汽車修理公司的經理說,「卡車未來將是上海乃至全中國工商業發展中的關鍵因素之一。特別是隨著中國道路系統的不斷改善,貨運車隊將加快商品運往內陸的物流速度。而迄今為止,內陸還有很多地方是隔絕不通的。許多人目前對此已有認識,但唯有這種發展趨勢繼續演進才能真正將此轉化為現實,並使所有關心中國進步的人士切實感受到。」

——摘自《共和十年(下):〈紐約時報〉民初觀察記(191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