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采書摘
功課跟得上就好
文◎應志遠
一個人的自主感,是自知之所以能快樂、篤定、踏實的真正原因。
把生命放在追逐分數與成績上,是大大地損耗、可惜了。
學習是成長的助益而非競爭,何妨讓孩子「功課跟得上就好」?
我讓兩個孩子讀一般的公立小學,給她們設立的標準是:功課跟得上就好。
我家兩個孩子在學齡前可說是「在家裡長大的」,她們沒去念幼稚園。兩個女兒中,啾啾在國中畢業後就到巴黎接受音樂的專業教育,比嘎則在台灣讀完大學後,到巴黎準備念研究所。兩個孩子各自接受學校教育的時間,都有十六、七年。
在她們正式接受學校教育前的家庭教育,我做了很大的努力。可是她們真的要上學了,並且會一直持續到就業以前,這是多麼漫長的一段歲月。當啾啾第一天穿上制服,我明白這是她邁入社會的前哨站,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她即將進入一個制式的世界,也許還會遭遇許多現實的考驗。
我之所以跟孩子說:「功課跟得上就好!」意味著我在試圖尋找一個平衡點,既希望孩子能夠保有並延續之前家庭教育帶來的美好,包括自在生活的態度,人與人間的親密純然;此外,又能夠讓她們汲取學校教育的益處。(【圖 1】→)
包裹「自主教育」外衣的菁英思想
有些家長讓孩子去接受所謂體制外的自主教育,之後又苦心安排讓孩子接軌到一般的升學環境。他們或許有感於自己童年時被管束太嚴,或是學生時代生活太乏味,錯過生命中太多精采的細節,於是費盡心思,讓孩子先到體制外兜一圈,最終還是希望孩子回到主流價值裡。
我不禁想問:究竟什麼是「自主」呢?
自主教育應該是讓孩子從自主感裡得到幸福,在自主感中找到人生的最高價值,其他都是次要的。但父母能接受嗎?我們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因為很自主,最後選擇只當一個普通人就好嗎?
一個有自主感的人,通常是個容易快樂又滿足的人,不太去想追求世俗的名利或成就;一個在道地的自主教育環境下成長的人,既已感受到自主帶來的甜美果實,自然也就願意以自主做為人生的指南針。
菁英教育走的卻是另一條路,它必須不斷地以危機感來激發孩子對於成功的渴望與嚮往,崇尚我尊人卑。當一個人以「做自己的主人」為滿足,又怎麼肯去踩在別人身上當個菁英呢?
做為菁英分子,似乎有著崇高的理想,可以為眾人喉舌,這裡頭其實隱藏著權力的回饋,內在驅使的動力可能是功利之心,是成為人上人的想望。
很多人讓孩子接受自主教育,未必是真的懂得自主的本質,而是想讓孩子兩者兼得。
因此,我無須舟車勞頓或舉家遷移,送孩子去體制外的環境學習,或是拚命掙錢,送孩子去念私立或國際學校,我就只是運用公立學校的公共資源,混跡在考試文化的洪流中,實現自主教育的精神。我希望孩子喜歡上學,對求知保持新鮮感,以自己的進度去追求知識。那麼,就讓孩子「功課跟得上就好」吧!
學習為自己,真好!
兩個孩子因為出生在音樂家庭(她們的媽媽是鋼琴老師),自然容易接近音樂。縱然她們也念音樂班,但我們從不認為將來就一定要走音樂這條路。她們會接觸到不同的學科,有可能發展出不一樣的興趣,所以打從一開始,我們夫妻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幫助孩子選擇自己的志趣,讓孩子依照志趣邁向獨立的人生。(【圖 2】→)
「功課跟得上就好」是一個很低的門檻,這樣孩子才有餘裕繼續地玩,繼續地認識新事物,而不要為了追求分數與排名,使她們的人生加速地運轉,以超過負荷的速度往前衝,然後幾乎沒辦法停下來檢視自己,到底真正的興趣在哪裡,真正的能力在哪裡?
相對於「功課跟得上就好」,我們也可以說:「學習為自己,真好!」
「學習」是孩子內在的需欲,別以為上學對孩子來說是痛苦的,是因為大人們把學習這件事搞得太嚴肅,孩子才會討厭上學。當我的孩子只要「功課跟得上就好」,她們跟同學的關係比較像是玩伴,而不是競爭對手。當學校像戰場,名次像戰利品,大家除了關心自己考得好不好,更擔心別人比他好;不只是評量自己的學習,更在意別人跟他的競爭關係,這會形成人與人之間不健康的互動,甚至猜疑。
我的媽媽、岳父母都是小學老師。長大後,媽媽曾拿學校一些有爭議的考題給我看,有時我也不知如何作答,媽媽就會說,果然是題目出得不理想,容易讓孩子錯亂。原來,要應付好考試,得到好的成績,並不只是對知識了解了就好,還要擁有考試的技巧,必須非常地小心,因為出題者可能會設下陷阱來考驗孩子。我當時就覺得很恐怖:考試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我一個朋友比喻得有趣,他說台灣的教材與考試制度總逼得孩子要去補習,就好像故意把人先丟到海裡,再想辦法用救生圈把人救回來。考試有時不是在幫孩子認識學習成效,而是有許多的詭計在裡面,讓孩子得用破案的心情來作答。
所以,我總是跟孩子說,學校教的你只要懂了,考試只是讓你看看了解得夠不夠。我們偶爾檢查一下考卷和作答情況,就算是粗心大意考壞了,我們也不會責備,最多提醒她們下次再專注些,畢竟細心也是很棒的特質。
「功課跟得上就好」,一般資質都能做到
我讓孩子們知道,當她們的功課跟得上,在學校裡就擁有可進可退的籌碼。假如她們想要走一條獨特的職涯道路,那麼學校課業只要能應付、能畢業即可;或者,她們想要走升學之路,達到學識上的高度,進入金字塔的頂端,只要功課跟得上,她們也有進路。 (【圖 3】→)
只要弄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真的準備要加把勁的時候,即使過去一直吊車尾,位在最後一節車廂,畢竟已在車廂裡了,要跑到第一節車廂也是可能的!
「功課跟得上就好」傳達的精微訊息是:父母可以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孩子也知道只要把握這個原則,機會還是在自己手上,當他準備奮發衝刺,就可以一路向前。
親子聽音樂
茁長自主,戰場變回樂園
【推薦曲目】莫札特 G 大調弦樂小夜曲 KV.525
有一句話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太可笑了吧!「要贏也要贏在終點上?」才剛起跑就怕輸,無怪乎家長一起累死在跑道上,何況,把人生比喻成賽跑,是嚴重地貶抑了生命的價值。競爭的心理是阻礙和諧幸福的一堵死牆,競爭讓人緊盯對手而忽視了自己,看重成績而傷害了情誼。考試的時候與同學為敵,下課之後拚命補習。
君不聞莫札特G大調弦樂小夜曲(KV.525)活潑明亮的樂想,鼓舞新的世代、新的觀念,展現新的氣象。化干戈為玉帛,戰場變回樂園,學校成為茁長的良田。哎呀!功課跟得上就好。
【圖 1】我希望孩子喜歡上學,對求知保持新鮮感,以自己的進度去追求知識。
【圖 2】快樂的所有秘密,都蘊藏在「有自主感」的人生裡。
【圖 3】當孩子的功課跟得上,就擁有可進可退的籌碼。
──摘自《親密是教養的起點
》第九章
回首頁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