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刊日期:2012/12/11
8期 跟MIT學破壞式創新



這樣的未來不是夢!
這是 CitiCar!在擁擠的城裡,有一部汽車可以折疊、車身不是金屬打造、沒有方向盤、完全不用找停車位!
這是仿生義肢 PowerFoot!可以讓截肢 6 個月的人,健步如飛並且能順利登山。
這是第六感 SixthSense!你的手掌既是觸控式螢幕、也是智慧型手機;既是導航系統也是商品情報站。
你已經在這所魔法學校裡!
MIT 媒體實驗室的研究內容無奇不有。3D、亞馬遜 Kindle、吉他英雄、樂高機器人、影片音樂下載軟體、智慧伴唱機、電動摺疊機車……,已經是過去式。6D、仿生義肢、CitiCar 摺疊汽車、健康的虛擬助理、會學習的小機器人……,才是他們正在創造的未來!

MIT 媒體實驗室正在突變迸發的 25 個小組、300 個以上的計畫,到底隱藏著什麼技術?這裡為什麼可以讓夢想家與思想家成為發明家與創新者?他們的成果為什麼可以一步一步讓科技更貼近人性?他們的發明又如何改變人類的未來生活、 社會與企業?

★亞馬遜網路書店 {科學科技類} 暢銷排行榜 Top. 6
★亞馬遜網路書店六顆星推薦
★《華爾街日報》鄭重推薦
★美國各大企業名人推薦:Google 執行總裁 施密特
 美國線上共同創辦人 凱斯CNN 前總裁兼執
 行長 艾薩克森YouTube 前執行長 賀利哈佛醫
 學院資訊長 John Halamka加州矽谷奇點大學主
 席 / 副校長 戴曼狄斯
★專文導讀推薦:中研院院士 曾志朗工研院創意
 中心主任 薛文珍廣達集團總裁 林百里政大
 資訊科學系助理教授 郭正佩MIT媒體實驗室博
 士 李佳勳、李務熙MIT媒體實驗室碩士 沈育德

第9期 親密教養,孩子更獨立
第7期 空想不科學,科學不空想
第6期 部落文化與歷史書寫
第5期 傾聽歷史的叮噹聲
第4期 洞見真正的矽谷精神
學徒分享

把知識變成魔法的創意舞台

◎李佳勳(MIT媒體實驗室情感運算組博士/MIT夜市工作坊召集人)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是個將知識變成魔法的舞台。我們都帶著四種帽子:科學家、工程師、藝術家以及設計師,而且每個人都不約而同地同時戴著兩頂以上的帽子。怎麼把知識當成魔法呢? 你們不是很科學嗎?而且是很難的那種。在媒體實驗室,我所學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找尋知識源頭的能力。因為有了這個能力,把知識變成了手中的工具,用來改善與創造更好的工具。

  為什麼MIT的同學這麼厲害?MIT的學生也不是一○○%都是奧林匹亞數學物理競賽的世界冠軍。根據我的觀察,厲害同學的過人之處就是他們找到了某種知識的源頭,加上他們的熱情、不怕學習以及勤奮地努力的結果。他們是魔術師?不不不,這不是變戲法,他們是創造知識與工具的魔法師。

  MIT可以代表著一所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名校 ,但MIT也代表一種探索與實踐知識的價值,這個價值並不遠,只要追尋便是咫尺可得。媒體實驗室所以獨特的地方就是,當你在探索與實踐新知識時,大家不會嘲笑你的無知,教授與同儕反而會盡可能提供他們的知識與資源,並且和你站在同一陣線上。當然,一所世界名校所能提供的資源是豐富且獨特的,能否吸收成為己用,甚至將此資源轉化為資產,那還真的要靠個人努力。

  什麼是情感運算? 讓我稍微說明一下這個時代背景。工業革命後,人成為了控制生產機具的支配者。資訊革命時,人用符號來深入控制材料與機器。從此以後,生產力(Productivity)成為人用以求生的能力。生產力高,工作效能高,產出也高,自然薪水就高,這已成為目前的典範。而生產力是極端理性的表現,另一方面來看,人又成了另一種機器。

  情感運算針對人的其中一種非理性反應──情緒,進行研究。人是情緒的動物,情緒從何而生,如何測量與分類成為可用的工具,都是情感運算的範圍。舉例來說,在自閉症科技這門課時,我設計了一個會害羞的機器玩具車──Shybot。當Shybot看見陌生人的時候,它會害怕、後退。但是這個陌生人如果很友善地接近它,Shybot會感受到友善的舉動。當Shybot熟悉這個陌生人的善意時,它不再害怕與後退。Shybot已認為這位具有善意的陌生人,是它的朋友。

  我整合了幾種不同的科技加上一個社會心理學的模型,而成為了Shybot。重點倒不是所運用的科技,因為科技會不斷升級,而是從人性的根本來解析問題,創造答案。

  身在夢想實驗室的Made In Taiwan學子們,未嘗不想將所學分享回家鄉。在長輩與好友的支持下,我們這群MIT Media Lab同學們舉辦了三屆的夜市工作坊,將人文科技帶進最草根的台灣夜市,以夜市為題,思索科技與人性的平衡點。在夜市裡,科技用的不好等於沒用。根據我們從小到大的夜市經驗,加上MIT Media Lab 的創新思維,我們和數百位台灣學子與專業人士共同努力。我們在夜市工作坊中齊心齊力,思考、創作與實作,讓數十件科技藝術作品在三到五天內完成。過去幾年來,似乎可見夜市工作坊的經驗,以及跨領域創作的精神已在慢慢發酵。

  本書的出現,可以讓讀者們從字行間更接近媒體實驗室,也期許能有更多的台灣學子在那裡熱情地研究、分享與創造新知識。

──摘自《MIT的魔法師和學徒們─他們在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製造好奇與未來》推薦文


媒體實驗室是我一輩子受用不盡的資產

◎沈育德(MIT媒體實驗室軟體代理人研究小組碩士 /StorySense Computing 軟體公司負責人/《不老騎士》紀錄片助理導演)

  我一邊看著左手邊書架上那本《e 貓掉進未來湯》,一邊回想著書中會隨著音樂跳探戈雙人舞的小汽車、會說故事的地毯、會告訴你晚餐該煮哪些菜餚的冰箱等,好多好多新奇的點子和計畫。那是十年前,我第一次認識到,原來世界上有一個這麼充滿驚喜和想像力的地方。還在念大四的我,一心想著:「實在是很酷、很酷、很酷」。

  十年後,書皮雖然已經開始泛黃,我的整個人生卻和書中的故事密不可分、也因為書中描述的人和他們不斷談論的想法,開啟了無止盡的冒險。作為一個電資背景的工程師,我在畢業後進入了紀錄片拍攝的世界,經歷了無數個徹夜剪接的日子;之後又輾轉回到科技領域,抱著希望有一天能實現「讓能說故事的電腦幫助人整理回憶」的夢想,在台北這個從小長大的地方,帶著一個熱情而快樂的團隊,延續著所學並且一步一腳印地踏實築夢。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帶給我的,是一輩子受用不盡的資產。也許我的夥伴們從我身上看得到的,是 「commonsense computing」 的研究方法、是「Demo or Die」的習慣、是紀錄片的拍攝和剪接技術、或者是以說故事的方式做簡報的風格。但若我能選擇回答的方式,我會說,我學到了對於研究方向的品味、對於事物本質的追根究柢的態度、對於透過科技和設計來服務人類需求時,維持一致的思維,以及從歷史的脈絡去理解科技發展的觀點和高度。

  很感謝法蘭克(Frank Moss) 用這一篇篇的好故事,把這樣的收穫帶給更多人,替老師、學生以及產業界人士,帶來更多的價值。這本書的內容對某些人來說,或許看起來離現實遙遠到有種不切實際的感覺,跟台灣現在急切需要努力改善的政治、經濟、教育環境,似乎根本扯不上邊。但隨著創新、品牌、設計,以及文化逐漸和競爭力畫上等號的同時,也許我們需要尋求的,會是治本而非治標的方法。雖然媒體實驗室的經驗,對我們來說未必是標準答案,畢竟每個地方和那個地方的人,都有其特別的價值所在——也難怪法國前文化部長賈克朗來訪時,會有「世界需要台灣」如此令人動容的發言。但透過本書,若我們嘗試用一個不同的觀點來看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和居住的人民,或許能夠得到一些啟發。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選擇留在美國,反而決定回台灣創業。我的答案似乎往往讓大家有點失望,因為不如預期中有開闊的格局或者對產業精闢的見解:

  「我想離爸媽近一點」。

  然而我想說的是,似乎在做決定時——不論求學、發展新技術或面臨人生重要抉擇時——若能先釐清最源頭的初衷和價值判斷的標準再下定論,即便過程不如想像中的平順,在面對外在甚至內在質疑的當下,往往才能篤定而坦然。這是我在美國求學兩年逐漸形塑的價值觀,藉這個例子和讀者分享;也祝福你在看完這個對我來說全世界最酷的地方的故事後,能夠依循著自己的初衷,找到下一步的方向。

  準備好了嗎?

──摘自《MIT的魔法師和學徒們─他們在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製造好奇與未來》推薦文

回首頁 |   TOP

 地址:台北市南昌路二段81號6樓.TEL:(02)2392-6899.FAX:(02)2356-4929.服務信箱:ylib@ylib.com訂閱/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