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刊日期:2012/12/11
8期 跟MIT學破壞式創新



這樣的未來不是夢!
這是 CitiCar!在擁擠的城裡,有一部汽車可以折疊、車身不是金屬打造、沒有方向盤、完全不用找停車位!
這是仿生義肢 PowerFoot!可以讓截肢 6 個月的人,健步如飛並且能順利登山。
這是第六感 SixthSense!你的手掌既是觸控式螢幕、也是智慧型手機;既是導航系統也是商品情報站。
你已經在這所魔法學校裡!
MIT 媒體實驗室的研究內容無奇不有。3D、亞馬遜 Kindle、吉他英雄、樂高機器人、影片音樂下載軟體、智慧伴唱機、電動摺疊機車……,已經是過去式。6D、仿生義肢、CitiCar 摺疊汽車、健康的虛擬助理、會學習的小機器人……,才是他們正在創造的未來!

MIT 媒體實驗室正在突變迸發的 25 個小組、300 個以上的計畫,到底隱藏著什麼技術?這裡為什麼可以讓夢想家與思想家成為發明家與創新者?他們的成果為什麼可以一步一步讓科技更貼近人性?他們的發明又如何改變人類的未來生活、 社會與企業?

★亞馬遜網路書店 {科學科技類} 暢銷排行榜 Top. 6
★亞馬遜網路書店六顆星推薦
★《華爾街日報》鄭重推薦
★美國各大企業名人推薦:Google 執行總裁 施密特
 美國線上共同創辦人 凱斯CNN 前總裁兼執
 行長 艾薩克森YouTube 前執行長 賀利哈佛醫
 學院資訊長 John Halamka加州矽谷奇點大學主
 席 / 副校長 戴曼狄斯
★專文導讀推薦:中研院院士 曾志朗工研院創意
 中心主任 薛文珍廣達集團總裁 林百里政大
 資訊科學系助理教授 郭正佩MIT媒體實驗室博
 士 李佳勳、李務熙MIT媒體實驗室碩士 沈育德

第9期 親密教養,孩子更獨立
第7期 空想不科學,科學不空想
第6期 部落文化與歷史書寫
第5期 傾聽歷史的叮噹聲
第4期 洞見真正的矽谷精神
精采書摘

熱情的力量

文◎法蘭克.摩斯(Frank Moss) 譯◎齊若蘭

  「安德魯,準備好了嗎?」

  二十八歲的電機工程博士生艾略特(Grant Elliott)緊盯著二十一歲的機械系大三生安德魯?馬瑞奇(Andrew Marecki)工作,馬瑞奇今年暑假跟著艾略特工作。馬瑞奇盤起雙腿,坐在擁擠的生物機電工作室地板上,地板上放著兩根很細的光纖長竿、各種硬體設備、一綑黑色的魔鬼沾黏扣帶(Velcro)和防寒泳褲。乍看之下,這些東西好像一堆沒用的廢物,等著明早和其他垃圾一起清掉,但對這些年輕的發明家而言,這卻是他們大膽迎接新挑戰的重要材料。

  工作室裡每一寸平面幾乎都擺滿電腦、紙張、工具和各種零件。牆壁的鉤子上掛著不知名的東西,天花板垂吊著一條條帶子。二○○九年夏天,生物機電工作室和其他幾十個研究小組簡直快把魏思納館(Wiesner Building)擠爆了。過去二十五年來,這棟大樓一直是MIT媒體實驗室的所在地,但幾個月以後,魏思納館將連結到一棟閃閃發光的六層樓玻璃與鋁合金建築,那是偉大的日本建築家槙文彥設計的數位仙境。

  正在埋頭苦幹的艾略特和馬瑞奇前面有一張紅桌子,上面散落著一些支離破碎的機械肢體:包括一塊人工膝蓋,還有被拆解開來的機械腳,裡面的可用零件被拿去供其他研究計畫使用。另外一張檯子上放著一台青綠色縫紉機,在這裡顯得很不搭調,或許比較適合放在時裝伸展台的後台,而不是出現在全球最著名的研究實驗室裡。事實上,前一天晚上,他們才用這部縫紉機修補防寒泳褲,這是馬瑞奇正在設法解決的其中一個問題,他們昨天晚上做實驗時,不小心把泳褲弄破了。

跨領域的文藝復興人

  生物機電學是融合了生物學與工程學的新領域,他們的研究內容包括衡量人們走路、攀爬、跑步的方式後,把資訊轉換成人體運動的複雜電腦模型,然後運用這些模型,為肢體殘障人士設計仿生義肢──以及能擴增人體機能、與身體緊密接合的機械外骨架。生物機電學的最終目標是創造出能儲存人類生理功能的智慧型機電義肢:這種裝置的介面與人類神經系統自然融合,因此使用時的感覺和表現出來的行為舉止都和真正的四肢沒什麼兩樣。

  目前,我們建造的義肢還沒辦法讓使用者感受到腳下的綠草地或海灘上的砂礫。不過,媒體實驗室的生物機電小組(除了艾略特和馬瑞奇之外,還包括兩位機械工程師、兩位機器學習領域的專家、一位材料科學家和一位電機工程師)每天都一步步朝這個目標邁進。他們保持高速的工作步調,雖然每個人都被指派不同的任務,不過實際上最後大家什麼都做。擁有物理學士和電機碩士學位的艾略特指出:「這個小組的研究員必須有一點像文藝復興人。」

  這正是媒體實驗室典型的跨領域文化,這裡沒有任何領域界線,沒有人會受到原本的專業背景所侷限,是創意與發明的大熔爐。在這裡,你會看到電腦科學家在鑽研設計的技巧或研究幼兒教育,音樂家主持神經科學研究,藝術家精通電機學,打造機器人。在這裡,夢想家和思想家搖身一變為實行者和發明家。從二十五個研究小組的格局和廣度充分展現了媒體實驗室的跨領域文化,小組名稱也反映出媒體實驗室不拘一格和高度原創的特性,例如個人機器人、未來歌劇、終身幼稚園、新媒體醫療、情感運算、病毒式傳播、認知機器、語音與行動裝置、資訊生態和有形媒體等。

  研究小組基本上乃是由媒體實驗室的師生(魔法師與他們的學徒)組成,他們都是非凡的優秀人才,無論在哪裡都能有偉大的成就。但是當他們匯聚在媒體實驗室時,他們的熱情會完全釋放出來。在這裡,他們能以無與倫比的創作自由,追求自己的願景,大膽承擔在其他地方難以想像的巨大風險。在這裡,他們可以勇敢無畏地跨越傳統學門,以令人訝異的新方式重新定義老問題。在這裡,他們的任何想像幾乎都可以實做出來,還可以觀察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運用他們的新發明。在這裡,他們可以把挫敗轉化為學習經驗,從中產生寶貴的新洞見和新創意。而他們之所以能做到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媒體實驗室過去二十五年來打破傳統的獨特發明方式與創新做法。

迎接數位革命的新實驗

  事實上,以創造新發明和製作出原型著稱的媒體實驗室剛誕生時,也算是某種創新實驗的樣板雛形。當初,乃是由兩位高瞻遠矚的科技專家和人道主義者共同創辦媒體實驗室,一位是剛退休的MIT校長魏思納(Jerome Wiesner),另外一位是MIT建築系的年輕教授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當時的構想是,媒體實驗室將打破各學門之間的藩籬(沿襲自二十世紀學術界的僵化結構),研究即將來臨的數位革命,並為未來預作準備。

  早在智慧型手機和電子書變成日常用品之前,魏思納和尼葛洛龐帝已經預測:資訊和通訊技術的進步很快就會帶動電腦、報紙和電視三方匯流,對社會和企業帶來極大衝擊。於是,由尼葛洛龐帝擔任媒體實驗室執行總監,兩位創辦人延攬了一批志同道合但背景各異的MIT同事加入媒體實驗室,這批人大都與當時MIT的傳統學術結構格格不入。

  不過,原本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要到哪裡去找到這麼多錢來資助他們腦海中雄心萬丈的研究計畫呢?魏思納和尼葛洛龐帝很快就找到答案。他們說服了許多大企業──主要是電腦、電訊、媒體、金融服務業的大公司──加入前所未見的資金與知識合作計畫。贊助企業投入資金支持媒體實驗室的運作,但幾乎不給媒體實驗室任何限制,得到的回報是可以分享研究人員開發出來的智慧財產。結果,媒體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得以享受到其他地方難以想像的創作自由。

  其次,他倆立刻籌募了一筆資金興建媒體實驗室,新建築也和裡面特立獨行的研究人員一樣,與MIT校園裡其他建築的風格大相逕庭。這棟由貝聿銘設計的新建築取名為「魏思納館」,裡面包含兩層樓的展演空間、「電腦園地」、開放區域,在無拘無束的氣氛下,這裡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在進行各種研究計畫。讓媒體實驗室順利運作所需的各種設備,包括最新的實驗性通訊網路,都暗藏在地板下、櫃子裡和門後面。

  只要在裡面逛一逛,就可以明顯感受到這個特別的新建築中蘊含的熱情和活力。不但媒體實驗室的師生人數以驚人速度成長,涵蓋的學門也愈來愈廣:視覺藝術和設計、電腦科學、物理學、機械與電機工程、電子音樂、知識論與學習等。這群背景各異的研究人員已經準備好要深入探索人與科技快速演變的新關係,開發出最尖端的新科技。

  從一開始,媒體實驗室就享有充分的自主權,這在學術界極為罕見。雖然MIT其他實驗室的研究團隊也是由不同科系的學者所組成,但多虧媒體實驗室兩位創辦人和MIT行政當局達成的協議,媒體實驗室可以有自己的學術課程規畫,他們稱之為「媒體藝術與科學」(Media Art and Sciences,簡稱MAS)。出於歷史因素,MAS在技術上隸屬於MIT建築學院,但媒體實驗室不像正式科系,反而比較像學院內的跨領域研究所。MAS會自行延攬教授和挑選碩士生及博士生。多年來,媒體實驗室的研究生漸漸增加到一百五十位,分屬二十幾個研究小組,每個小組都由一位MAS教授或媒體實驗室研究員領軍。學術課程規畫與研究工作緊密結合,帶來很大的好處。由於許多MAS必修課事實上就代表親自動手發明和創造的大好機會,這樣的安排催生出大量的新構想和新發明。

獨特的夥伴關係

  在媒體實驗室的創新模式中,同樣重要的是研究人員與贊助企業之間獨特的夥伴關係。從另外一個例子當中可以看到媒體實驗室是多麼勇於打破任何形式的界線。媒體實驗室非常鼓勵贊助企業的員工與MIT師生緊密合作,有些企業員工甚至採取休長假的方式,暫時離開工作崗位,加入媒體實驗室的研究小組一年或更長的時間。研究人員和贊助企業的代表每年至少會有兩次機會一起坐下來,利用週末開會討論。在會議中,學生一個個上台演示他們的最新發明,這個儀式後來被稱作「不演示,就完蛋」(demo or die),媒體實驗室也因為這些精彩表演而出名──大家稱之為「地獄週」,因為開會前,學生通常會狂灌咖啡,不眠不休地努力,希望做好充分準備,好好將作品展示給贊助商看。直到今天,這仍然是媒體實驗室的重要文化。

  沒過多久,在世界任何地方,如果有人想要體驗獨特的創造性環境,同時一窺未來科技對社會、企業和日常生活的衝擊,媒體實驗室就是他們一心嚮往的目的地。事實上,今天我們享受到的數位化生活方式,有許多都來自於媒體實驗室多年的貢獻。如果你曾經用亞馬遜(Amazon)的閱讀器Kindle看書,讓電玩遊戲「吉他英雄」(Guitar Hero)喚醒藏在內心深處的搖滾明星,組裝樂高機器人「腦力風暴」(Mindstorms),下載電影或音樂檔案,或駕駛安裝了兒童安全氣囊的汽車,那麼你就享受過媒體實驗想像發明的新科技帶來的好處。

  過去二十五年來,不只媒體實驗室開發出來的無數科技經過了一系列演進,實驗室本身也逐漸改變。二十五年前魏思納和尼葛洛龐帝所預測的「媒體匯流」已經發生了,而且規模甚至比他們想像的更大。但實驗室的使命尚未達成。大多數人都不了解,媒體實驗室的目標絕不僅僅是發明各種新奇的數位裝置或突發奇想的瘋狂創作這麼簡單,今天媒體實驗室的使命包括充分利用電腦和網路及其他新興科技的威力,更深入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同時因應二十一世紀社會和企業所面臨的問題,為每個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各位將會讀到,目前媒體實驗室進行的計畫包括:CitiCar是採用數位控制、透過網路連結的可摺疊與堆疊的電動車,我們的都市因此將變得更適宜人居、更安全、也更符合永續發展的原則;CollaboRhythm是一種軟體平台,有了這種專門照顧個人健康的虛擬助理,病人無論在家裡或任何地方,都可以掌控自己的健康;FaceSense,一種小型可穿戴裝置,能追蹤臉部表情,並即時將表情轉化為情緒,幫助自閉症患者在學校中或社會上都舉止合宜;Nexi是全世界最早出現的可移動、懂交際、動作靈巧的機器人之一,這種精巧機器人可以陪伴和協助老人家打理日常生活,並且懂得從中學習;Merry Miser是一種個人化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能讓使用者在逛街買東西時,獲得更多資訊,做出省錢的聰明決定,好好控制自己的開支;Mobile Musical Miagnostics則可以讓使用者利用自己的播放清單儘早偵測出記憶力相關疾病。

【進一步省思】

  媒體實驗室之所以能擁有其他研究機構中極為罕見的創作自由,只有一個原因,贊助企業之所已找上我們,不是為了解決他們所面臨的特定問題,也不是看上我們的智慧財產,希望能夠快速推出上市,變成下一季的新商品。他們其實著眼於更重要的事情,希望有機會掌握到「如打開消防栓水龍頭般源源不絕、充滿想像力的創意和發明」(而且許多發明多和他們目前的核心事業無關),同時能把這些創意變成對民眾、企業或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創新產品。由於這樣的事情一再發生,而且往往出於偶發的意外,所以十分弔詭的是,孕育了幾千個風險性計畫的媒體實驗室提倡的方向其實風險不是真那麼高。媒體實驗室之所以能在過去二十五年來,歷經好幾世代的技術演變,挺過三次經濟衰退,仍然屹立不搖,正證明了熱情的力量是多麼偉大。

──摘自《MIT的魔法師和學徒們─他們在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製造好奇與未來》第一章

回首頁 |   TOP

 地址:台北市南昌路二段81號6樓.TEL:(02)2392-6899.FAX:(02)2356-4929.服務信箱:ylib@ylib.com訂閱/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