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醒世界的人
Thomas Blass/著 黃澤洋/譯
這部精采的傳記同時呈現米爾格蘭多采多姿的性格和重要的先驅研究。不論是帶著研究生到紐約地鐵上研究來往旅客的行為、統計有多少過往行人會幫忙寄回不小心「遺失」的信件,或是紀錄透過多少認識的人可以將信件寄給陌生的目標人物,米爾格蘭的想像力真是叫人驚訝。但也就是這種控制不了的創造力,讓他在個人生活和專業領域上,付出相當的代價。
★《中國時報•開卷》每周推薦書2006.02.05
|
|
你想活多久:解讀情緒對全方位健康的意義,創造長壽喜樂的人生
Norman B. Anderson & P. Elizabeth Anderson/著 歐陽秀宜/譯
為什麼樂觀者的血壓較低且免疫系統較強?為什麼氣喘病人在寫出創傷事件後呼吸較為順暢?好的人際關係如何能成為抵抗心臟病與感冒等疾病的緩衝器?美國知名的行為科學權威與美國心理學會執行長諾曼.安德森博士,為生物學與行為科學兩個健康領域搭起橋樑,提出了健康科學的新典範。除了疾病、基因、飲食或運動,影響健康的因素應該比目前普遍受到認可的身心和諧觀點更加多元化。
|
|
愛在暴力公園
Deborah Blum/著 鄭谷苑/譯
在威斯康辛的靈長類實驗室,哈洛以實驗的方式進行研究,因為他認為人類的感情是可以被瞭解、研究、甚至測量的。弔詭的是,他最黑暗的實驗可能留給我們最光明的結果:透過研究「忽視」和它對生命的影響,哈洛確認了愛不但影響我們的感受,也影響我們的思想。他發現,孩子經驗越多的感情,就對世界越好奇。從結果看來,愛讓人變得更聰明。
|
|
真實的快樂
Martin E. P. Seligman/著 洪蘭/譯
心理學一向只注重在病態心理或變態行為上,很少正向的去看一個正常人的行為。塞利格曼是第一個打破傳統,站出來大聲疾呼心理學應該重視快樂、健康的情緒。研究發現,快樂不是來自好的基因或好運,而是來自你智慧的選擇。塞利格曼發展出一套測驗幫助我們找出自己的長處,教我們如何在生活上、事業上時時去運用它,來達到有意義的快樂。
★《EQ》作者丹尼爾.高曼等人強力推薦
|
|
愛,是一個故事
Robert Sternberg/著 刁筱華/譯 以創見「智慧三元論」享譽國際、當今研究創造力權威的羅伯•史登堡(Robert
J. Sternberg)教授,嘗試以心理計量學研究「愛」。在這本立新論的書中,史登堡博士檢視二十六種愛情故事,幫助你發現你的故事是什麼、你在關係裡尋找什麼、什麼樣的故事適合你、什麼樣的故事可能造成災難。看完本書,你能發現你的故事,以全新的角度看你自己的愛情生活。 |
|
改變
Martin Seligman/著 洪蘭/譯 在過去二十年盛行的自我成長風潮下,從酗酒、性功能障礙、焦慮、憂鬱到童年創傷,關於心理治療的錯誤訊息已非常普遍。試著改變這些情況的我們,常常經歷到挫敗、成敗參半、或成功之後的復發。在這本研究嚴謹的書中,塞利格曼博士提供讀者智慧,清楚並實際地了解到我們的可改變與不可改變。如果是可以改的,要有勇氣和毅力去改變它,如果是不能改的,要有胸襟和氣度去接受它。他的結論根植於最新和最有權威的科學研究,他看到了生物精神醫學和心理治療的互補性,將兩者的長處整合起來,並針對各個情況指出能發揮最佳效果的治療技巧,解釋為什麼這些方法會奏效,探討如何運用它們來改變生活。
|
|
人人有怪癖
Ratey & Johnson/著 吳壽齡等/譯
長久以來,不論是學界或一般人,總是認為個人行為的怪異習性,一定是在後天的社會學習中逐漸養成的。但近幾十年來的研究,認定這些症狀都可能有其生理的原因。洪蘭:「書中證明世上幾乎沒有百分之百的正常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強迫症等不由自主的怪癖,所以應常反思自己,寬容別人。」
★洪蘭導讀
★中國時報開卷1999全年度<一週好書榜>
|
|
不同凡想
Robert Sternberg/著 洪蘭/譯
耶魯大學心理系的羅伯.史登堡教授(Robert J. Sternberg)是美國研究智慧方面的大師。史登堡在這本書中用投資的理論來解釋創造力,一再強調創造力不等於智慧。一個人只要智力在中等以上都可以有創造力,而創造力不是天生不變的,它是可以發展的。只要你具備普通知識和豐富想像力,願意冒風險,並且有強烈的動機和配合的環境,就有機會成為創意人。
★洪蘭導讀
|
|
記憶VS.創憶
Loftus & Ketcham/著 洪蘭/譯
1990年代初,「壓抑記憶」之說在美國掀起性侵犯的風暴,無數家庭在這場浩劫中分崩離析。本書作者羅芙特斯以其對記憶扭曲的實證研究,清楚的為我們解說記憶重新建構的特性與過程,讓我們正視記憶、人心與治療師彼此互動的影響。歷史真相迷失在自我相信的幻想和真正記憶之間,但是如果我們願意以科學、不偏頗的態度看待記憶,我們可以得到人類需要歸屬感、被愛、被接受、被了解這些心理因素的真相。 |
|
學習樂觀.樂觀學習
Martin Seligman/著 洪蘭/譯 這本書在美國是本暢銷書,作者雖然是心理學教授,也是習得的無助與解釋形態這個領域的權威,但他以淺顯的文字把悲觀所造成的身心傷害,以及引發憂鬱的心理機制清楚地講出來。從認知你對事件的解釋形態,到改變悲觀的思考習慣,教人們如何走出無助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