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生於基隆市,1983年底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生態與進化系博士。回國後即服務於中研院動物所,1991∼1994年出任首任海大海生所所長,1996∼2002年接任中研院動物所所長,2004年起代理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現任中華民國魚類學會理事長。
回國迄今二十年來,投入台灣本土魚類分類、生態及演化的研究,以及魚類保育及資料庫之工作。迄今已發表百餘篇學術期刊論文、三百篇以上技術報告、廿餘冊專書,包括《台灣的珊瑚礁魚類》、《台灣魚類誌》、《墾丁魚類圖鑑》、《台灣常見魚貝介類圖說》、《台灣海域魚卵圖鑑》及《魚類入門》、《魚類圖鑑》等。
對魚類多樣性科學及教育的貢獻包括:發表近三十種世界新種魚類及五百種以上台灣新紀錄,典藏台灣最完整之魚類標本,所建置之台灣魚類資料庫每月上網點閱人數達數萬人,2004年底編撰出版《台灣脊椎動物誌──魚類》,2005年5月負責主辦「第七屆印度-太平洋魚類學國際會議」,共有數百位學者前來台灣與會。
1962年生於台北市,1997年取得澳洲詹姆士庫克大學海洋生物系博士學位。自1985年碩士班起,即隨邵廣昭教授從事魚類研究;留學澳洲期間,隨James
Cook Uminversity 的Howard Choat教授在大堡礁潛水從事珊瑚礁魚類研究。回國後任職於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擔任展示規劃及教育推廣執行。
除著有《海水觀賞魚(一)》、《海水觀賞魚(二) 》、《台灣常見的珊瑚礁魚類》、《魚類入門》、《我的海洋酷朋友──主題觀察別冊》等外,並有通俗文章散見各水族雜誌。此外,亦發行「鸚哥魚物語」個人電子報,推廣珊瑚礁魚類有趣的生態知識。
1966年出生於台中市,從小就對大自然有著莫名的好感。
1989年從高雄醫學院護理系畢業,進入護理界工作。
1992年學習潛水,開始對海洋生物著迷。
1997年毅然拋開護理界奮鬥7年的成果,轉行進入中研院動物所開始投身魚類的研究。
2002年從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畢業。
目前為中研院動物所魚類生態與進化研究室的研究助理。
1958年生於台北市,18歲時渾然未知地投入海洋,直到今日熱情始終不減,於是開始拿起攝影機,參與海洋生態影像紀錄,希望能引領陸地上的人類感受海洋的珍貴。
目前為愛之海潛水站負責人,同時也是國際潛水訓練組織SSI潛水教練訓練官、半密閉式循環呼吸器SSI/PADI教練及加拿大IANTD低水溫99M大深度深潛/混合氣教練。
《攝影著作》
• 雪霸國家公園—『櫻花鉤吻鮭』專輯影帶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海洋傳奇』專輯影帶
• 國際珍古德自然保育協會—『鯨鯊保育紀錄片』攝影
• 民視—『關懷海洋生態-水噹噹系列』海洋攝影
• 公共電視—『瀛海水晶宮十三集』、『黑潮紀錄片』、『寶貝海洋陪珊瑚產卵』海洋攝影
• 歐米茄—『深藍世紀、海洋傳奇』水底攝影
• 五色鳥文化事業—『綠島』、『蘭嶼』、『墨雅礁』、『南太平洋』、『TUSA浮潛發現內太空』影帶
• 嘉利博公司—『與小魚兒握握手』、『台灣的珊瑚礁魚類』、『海底世界』電子書
• 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水底攝影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