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書】 【國學博士】 【經典新繹】 【人文講座】 【延伸閱讀

 

☰ 六祖壇經新繹


352 頁,定價 400 元
79 折 特價 395

《六祖壇經新繹》解題(節錄)

文/吳宏一

  《六祖壇經》是一部禪宗創始人惠能演講佛法的記錄,也是中國人所寫的佛教著作中,唯一被尊稱為「經」的典籍。它對唐宋以後的中國歷史文化,產生了既深且廣的影響。

  惠能,一作「慧能」。相傳原本姓盧,祖籍范陽(今河北涿縣一帶)。他的父親因犯罪被貶到嶺南的新州(今廣東新興縣)。惠能就在此地出生,所以又自稱嶺南人、新州百姓。他生於唐太宗貞觀十二年(西元六三八年)二月八日,卒於唐玄宗先天二年(七一三)八月三日,年七十六歲。他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一位重要的關鍵人物,也是中國佛教史上影響最大的宗派禪宗的創始人。

  底下就先從禪宗的創始傳說說起。

☉ 禪宗的創始傳說

  中國禪宗的創始,一般人都推溯到菩提達摩祖師。「達摩」一作「曇摩」或「達磨」。「菩提」即「覺」,「達摩」即「法」,表示能夠覺悟佛法。大家習慣簡稱他為「達摩」。相傳他是印度第二十八代祖師,據說受到佛祖的指示,在南朝初期,亦即北魏年間,坐船東渡來到中國,弘揚佛法。在他未來之前,佛教已傳入中國,但信奉者多視佛法為研究學問,譯經、講經者,多止於佛教經典的翻譯和講解,一般奉行者也多止於誦經,並沒有拜懺或修行。

  根據道宣《續高僧傳》、杜朏《傳法寶紀》、淨覺《楞伽師資記》以及《歷代法寶記》、神會《南宗定是非論》等等資料可知,達摩初到中國時,因為語言不通,長相與中國人不同,所以被視為異類,頗受排斥。相傳他先到南方,在南京曾被梁武帝遣送出境,後來才到北方。當時北魏的菩提流支和光統律師,雖然一樣來自印度,卻常常排斥陷害他。然而他卻都能履險如夷,安然無事。

  據說他初到南京時,有一次去聽神光法師講佛經。神光口才很好,講得天花亂墜;可是達摩聽了,卻批評他講得不好,認為不能教人「了生死」,就是不能教人了解生死大道。神光一聽大為生氣,就甩念珠打斷了達摩的兩顆牙齒。當時達摩沒有反擊,默然掉頭而去。不知為什麼,神光突然像著了魔一樣,在後面緊跟著,要拜他為師。他們一前一後不說話,一路走到洛陽的熊耳山。達摩就在山中面壁打坐,而神光也就跟隨在那兒求法。這樣子過了九年面壁的修行。有一天,下大雪,神光又跪在雪中求法,腰身以下都被雪埋了。達摩對他說:如果天空下了紅雪,他才肯傳授「了生死」之法。想不到神光為了求法,竟然用戒刀砍下自己的一隻手臂,讓流下的血把雪都染紅,使白雪變成了紅血。達摩大受感動,於是傳法給神光,教他如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又傳說達摩當時曾問神光胳臂斷了痛不痛。胳臂斷了焉有不痛之理,但求法心切的神光卻說:「我現在心很痛,請替我安心。」達摩的回答充滿禪機,要他先拿出心來,才能替他安。神光一楞,說他找不到心。心當然拿不出來。不料達摩這時候忽對他說:「我現在已經替你安好心了!」而神光這時候竟然也就突然悟道了。這也就叫開悟或禪悟。於是達摩就傳衣缽袈裟給神光,並為他改名叫慧可。

  這些傳說非常神奇有趣,但未必盡皆可信。比較可靠的說法應是:達摩原是西域南天竺人,他經海道由東南亞先到中國南方,後來才到嵩山洛陽一帶傳道。他以《楞伽經》四卷本授法,主張自性清淨,以心印心。所謂面壁,即「安心」之方。他以「二入四行」來開導後學,「二入」指「理入」和「行入」。「理入」是悟理,必須「藉教悟宗」,多讀佛經以悟如來藏性之說;「行入」重修行,要從現實生活中,去體會隨緣、稱法、無怨訴、無所求所謂「四行」之理。他得意的門人有道育、慧可等人,但他最後只傳授衣法給慧可。慧可就是「智慧可以」的意思。他也就是禪宗二祖。從此禪宗的傳承,一代以選定一人為原則。

  (中略)禪宗從達摩到三祖,基本上行蹤不定,有如雲水,隨緣而住,無固定住處。從四祖道信到了雙峰山,才「擇地開居,營宇立象,」後來五祖又在東馮茂山立寺弘法,前後在黃梅五十多年,深山潛修,「念佛名,令淨心」,才為禪宗創立了所謂「東山法門」,為禪宗的發展寫下更光輝的一頁。

  五祖弘忍大師(六○二∼六七五),原籍潯陽(今江西九江),俗家姓周,就出生於湖北黃梅的雙峰山下。七歲時(一說十二歲),被家人送到四祖道信那兒,出家學佛。四祖為了栽培、磨練他,叫他天天做清潔打掃、煮飯燒水的工作。弘忍任勞任怨,認真修行,二話不說,真能忍讓。事實上從達摩開始,禪宗一向主張,不但要有頓悟的根性,也需要漸修的工夫。到了三十七歲時,弘忍學習佛法已經二三十年,四祖道信以為他已得真傳,才把衣缽傳給了他。但也有人說,一直到四祖垂死之前,門徒「爭希法嗣」,問他傳位給誰,他才「喟然久之,曰:弘忍差可耳。」可見禪宗的傳法繼位,也很不容易。

  五祖弘忍住在雙峰山東邊不遠的馮茂山(一名馮墓山),由於戒行精嚴,信徒甚眾,座下聽講求法的,常在數百千人以上。他也像四祖拒絕唐太宗的邀請入宮一樣,多次婉拒了唐高宗的邀請。這種不慕榮利的高風亮節,得到舉國上下的崇敬。

  他得意的徒弟有十人,六祖惠能就是其中之一。惠能不識文字,卻留下一部演講的記錄《六祖壇經》,對後來禪宗的影響極大,因此有人說,他才是真正的禪宗創始人。

  禪宗的創始人,有人以為應是初祖達摩,也有人以為應是四祖道信或五祖弘忍。因為道信、弘忍他們在湖北黃梅的雙峰山和馮茂山傳法,弟子至少有數百千人,所謂「東山法門」,遠近聞名,因此奉為禪宗創始人,也自有其道理。但是,五祖弘忍死後,禪宗分裂為南北二宗:北宗以神秀(六○六?∼七○六)為代表,主張坐禪修心、漸修息妄,活動範圍以長安、洛陽為中心;南宗以惠能為代表,主張明心見性,頓悟成佛。南宗因惠能弟子神會(六八四∼七五八)的弘揚,受到唐朝君臣的有力支持,因而逐漸風行南北,成為禪宗主流。另外,惠能還有青原行思(?∼七四○)和南嶽懷讓(六七七∼七四四)兩位弟子,分別在今江西、湖南傳法,弟子眾多。行思門下又有希遷(七○○∼七九一),後來衍生形成了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懷讓之後,又有馬祖道一(七○九∼七八八),後來衍生形成了臨濟宗、溈仰宗。以上五宗,就是所謂「禪門五家」。禪宗雖然後來形成了這麼多的門派,各門派又各有其宗法和傳法的方式,但他們的立論依據,卻無不以惠能生前留下的演講記錄《六祖壇經》為依歸。加上唐憲宗曾賜號惠能為「大鑑禪師」。當時著名文人柳宗元,在〈賜諡大鑑禪師碑〉中,說六祖惠能獲得法傳南歸之後,「乃居曹溪,為人師,會學者來,嘗數千人」,並且說惠能「其說具在,今布天下,凡言禪皆本曹溪」,可見惠能生前信徒之眾、《壇經》流傳之廣。後來元代德異禪師在《六祖法寶壇經•序》中,更說惠能「啟?英靈衲子,奮志衝關。一門深入,五派同源」、「原其五家綱要,盡出《壇經》」,可見惠能以後的禪宗,都祖述《六祖壇經》。所謂禪宗者,實際上都是指惠能的南宗。因此學界一直有人以為惠能才是禪宗真正的創始人。


 
  ▲明 戴進 《禪宗六代祖師像》局部 六祖惠能授經 長卷 絹本設色 遼寧省博物館藏

☉ 六祖壇經的名義

  (中略)現在正式來為《六祖壇經》解題。

  根據「敦博本」的標題:「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波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一卷、兼受無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記」,較之上引的「敦煌本」,只有「波若」和「般若」的不同。「波若」和「般若」都是梵文的音譯,音近義同,也都是指中文的「妙智慧」而言。所以二者並無不同。

  這個題名,長達四十七字,光是經名亦長達三十幾字,所以後來歷代所傳各本的書名,應即此一題名的簡稱。現在分段逐句解釋如下:

  (一)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這一小段說明《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性質及其重要性。在現存的佛教經典中,同此經名的著作有兩種,都是後秦時代鳩摩羅什所譯,一為二十七卷本,又稱《大品般若經》;一為十卷本,又稱《小品般若經》。從《六祖壇經》的內文看,當時六祖惠能壇上所講,應是擷取經中要義加以演說,而不是逐句講解,所以不必確指惠能所據何本。當然也有可能當時惠能就經文逐句講解,只是法海整理時刪去而已。

  「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的音譯,若譯其義,則「摩訶」的意思是「大」,「般若」的意思是「妙智慧」,「波羅蜜」的意思是「到達彼岸」。整句的意思是:此一經典能普度眾生,教人用大智慧,脫離苦海,到達涅槃彼岸,也就是佛教理想中的極樂世界。

  就因為說它能普度眾生,脫離生死的苦海,所以冠上「最上大乘」的名稱。「大乘」,梵語叫做「摩訶衍那」,是指船車等大型的交通運輸工具。「大乘」與「小乘」相對,「小乘」以阿羅漢(聲聞)與辟支佛(緣覺)來自修自度,所以稱為「小」;「大乘」則發菩薩心,普度眾生,心地廣大,所以稱之為「大」。「最上」是極加贊美之辭。贊美此經是「大乘」中的「大乘」,至高無上的意思。

  「南宗頓教」,上文已略曾交代,指惠能在嶺南開創禪宗中的南宗,闡揚明心見性、證得佛果的「頓悟」心法,不假修行,不待博學多聞,所以稱之為「南宗頓教」。也有人以為所謂「南宗」,兼有承傳「南天竺一乘宗」之義,表示惠能係承沿達摩之般若經論而來。唐代以後,禪門流派盡皆出自六祖惠能的座下,所以如此標題,應有表示禪門正宗之意。

  (二)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一卷

  這一小段文字的重點在「施法壇經」上。「六祖惠能大師」指登壇施法講經之人;「韶州大梵寺」指施法講經的地點;「一卷」指其講經記錄成書的數量。

  根據印順《中國禪宗史》等書考辨可知,惠能二十四歲到湖北黃梅拜五祖弘忍為師,得其衣缽真傳之後,回到嶺南,先隱居五年,三十歲才在廣州法性寺受戒出家,後來又沉潛多年,年近四十,才出來宣揚佛法。他長住寶林寺(即南華寺,在韶州曹溪)三四十年,開宗說法,門徒輩出。「韶州」即今廣東曲江縣、韶關市一帶,距離寶林寺數十里,城中官民聽說惠能善說佛法禪理,所以由刺史韋據來迎請惠能入城開講。地點在大梵寺,即今之大鑑寺,在韶關市興隆街。

  「施法」,是為人解說佛法,助人開脫的意思。「壇經」,也就是登壇說經。壇,是梵文「曼荼羅」的意譯,指為修持佛法所築的土台或木台,供養佛或菩薩像。其建築有一定的規範。合上下文而觀之,這裡是說惠能此次在大梵寺講堂中,為大家所演說的,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他受到大家的尊敬,所以修築壇台,供他布施佛法。至於講的時間前後有多長,無從確定,但從內文所寫的聽講人數去推測,場面應該很大,講的時間恐怕也不會太短。

  (三)兼受無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記

  在經書題名之後,加上這十三個字,是注明此經之成書,係惠能的弘法弟子法海集記而成。據《景德傳燈錄》卷五的記載,法海是韶州曲江人,他也是隨侍在惠能左右的「上座」弟子。這一次大梵寺的講經過程,可能有很多人作筆記,刺史所以請法海彙輯整理眾人所記的原因,想必與法海是當地人有關,不僅僅法海比較親近六祖的緣故。了解當地的語言習慣和風俗民情,記錄或彙整時都比較方便,也比較能夠把握要點。敦博本和敦煌本卷末都說:「此壇經,法海上座集。上座無常,付同學道際;道際無常,付門人悟真。悟真在嶺南曹溪山法興寺,見今傳受此法。」這說明了《壇經》的定本是由法海集記而成。雖然講經地點在韶州城中的大梵寺,可是它後來還是被攜回曹溪山,做為傳宗的信物和弘法的依據。大家轉相祖述,自然提高了它成為禪門中經書的地位。

  更值得注意的,是「兼受無相戒」這幾個字。「兼」是兼且、同時的意思,說明上面所記的弘法演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是一回事,以下所記的「受無相戒」是另一回事。 ……(文未完,全文請見《六祖壇經新繹》

   
  ▲左圖:敦煌斯坦因本壇經(斯本)
  ▲右上圖:敦煌博物館本壇經(博本) 敦煌本《六祖壇經》 敦煌博物館藏077號冊開卷葉


     
  ▲左圖:向達手抄敦煌市博物館藏任子宜本
  ▲右上圖:旅順博物館本壇經(旅本) 原旅順關東廳博物館藏冊首葉



 

☰ 《六祖壇經新繹》內頁版型



 

☰ 《六祖壇經新繹》精采試閱

  第 10 章   惠能作偈

  有一童子❶於碓坊邊過,唱〔一〕誦此偈。惠能一聞〔二〕,知未見性,即識大意。能問童子:「適來❷誦者,是何言偈?」

  童子答能曰:「你不知,大師言生死事大,欲傳衣法,令門人等各作一偈,來呈吾看,悟〔三〕大意,即付衣法,稟為六代祖。有一上座名神秀,忽於南廊下書無相偈❸一首,五祖令諸門人盡誦。悟此偈者即見自性,依此修行,即得出離❹。」

  惠能答曰:「我此踏碓八箇餘月,未至堂前。望上人❺引惠能至南廊下,見此偈禮拜。亦願誦取,結來生緣,願生佛地。」

  童子引能至南廊。能即禮拜此偈。為不識字,請一人讀。惠能聞已,即識大意。惠能亦作一偈,又請得一解書人❻於西間壁上題著,呈自本心。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悟〔四〕大意。❼惠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
  佛性常清淨〔五〕,何處有塵埃。❽

  又偈曰: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❾

  院內徒眾見能作此偈,盡怪。惠能卻❿入碓坊。

【校記】

〔一〕原作「此」字,據敦煌本改。
〔二〕「一聞」前原有「及」字,疑衍,據敦煌本刪。
〔三〕原作「吾」,據敦煌本改。敦煌寫本「吾」「悟」二字常通用。
〔四〕「悟」原作「吾」字。此敦煌寫本所習見,下不贅舉。
〔五〕「佛性常清淨」一句,惠昕本以下,皆改作「本來無一物」。

【注釋】

❶童子——佛家用來稱八歲至二十歲(弱冠)有意出家而寄養寺院的未成年人。梵語「鳩摩羅伽」,漢譯「童子」。
❷適來——剛才。
❸無相偈——不執著色相的偈語。這裡指的是神秀所作的「身是菩提樹」等句。其實神秀所作偈中有身、心、樹、鏡等等,不僅有相,而且執著於相,決非無相。事實上,在惠能之前,傳統的「無相」,往往指去惡持善的工夫而言。童子以「無相」稱之,或許正是此意。
❹出離——即證入涅槃,脫離生死輪迴的意思。
❺上人——原意是指年高德劭、智德兼修的高僧,這裡借用為對修行者的尊稱。
❻解書人——懂得讀書提筆的人。
❼不識本心四句——這四句是《六祖壇經》的主旨。意思是佛在自身,本性即佛,只要明己本心,識自本性,即得妙義,否則身外求佛,縱使刺血寫經,歷盡塵劫,也是蒸沙作飯,只是徒費工夫。這四句夾在此處,上下文氣不順,極似後人注文附益於此。
❽菩提本無樹四句——見下文「新繹」部分。
❾心是菩提樹四句——見下文「新繹」部分。
❿卻——退回。

【直譯】

  有一個年輕的修行者,從舂米的磨坊旁邊經過,口中高聲唱誦這首偈語。惠能一聽,知道作者還沒有悟見自己的本性,而且馬上就了解偈語的大概內容。

  惠能問年輕修行者:「剛才你所唱誦的,是誰說的偈語?」

  年輕修行者回答惠能說:「你有所不知。弘忍大師說生死是人生大事,想要傳授袈裟心法,命令所有門人等等,各作一首偈句,『來呈給我看』。有悟得禪法要旨的,就傳給他袈裟心法,稟承為禪宗第六代祖師。

  「有一個上座弟子名叫神秀的,忽然在南廊下題了無相偈一首。五祖命令所有的門人都要誦念,能夠領會這首偈語,就能夠悟見自己的本性,依照這首偈句修行,就可以解脫生死的輪迴。」

  惠能回答說:「我在這裡踏碓八個多月,從來沒有到過禪堂前面。希望上人您帶領我惠能到南廊下,去看這首偈語禮拜它。我也願意誦念記取,結下輩子的因緣,希望往生佛國的淨土。」

  年輕修行者帶領惠能到南廊下。惠能立刻禮拜這首偈句。因為不認識字,請一個人讀誦。惠能聽了,馬上了解要旨。惠能也作了一首偈句,又請了一個懂得提筆寫字的人,在西邊的廊壁間題寫上去,呈現自己見自本心的心得。

  不識得自己的本心,縱使學習禪法也沒有好處;能夠識得本心,見自本性,就能夠領悟禪宗的要旨。

  惠能的偈句是這樣說的:

   覺悟的菩提本來沒有樹木,
   清明的鏡子也不會有鏡臺。
   本來的心性即常清清淨淨,
   哪裡會有沾染黏著的塵埃?

  又有一首偈句說:

   心靈是覺悟的菩提樹,
   身體是清淨的明鏡臺。
   明鏡本來就清清淨淨,
   哪裡會沾染黏著塵埃?

  寺院內的門徒俗眾,看到惠能作了這偈句,都覺得非常奇怪。惠能退回到碓坊去。

【新繹】

  這一章是寫惠能聽人唱誦神秀的偈句,即知神秀未得無上菩提,尚未悟得佛性,所以在眾人面前另作偈句。所作直指人心,引人側目。

  上文說神秀作了「身是菩提樹」那首偈句之後,五祖弘忍要門人焚香敬誦,此章開頭即承此而來,說有個年輕的修行者,經過惠能踏碓的工作場所,正在高聲唱誦這首偈句。惠能一聽,即知大意,而且知道作者尚未悟見本性。所以向該年輕修行者打聽,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從年輕修行者的答話中,我們可以知道五祖私下召見神秀要他再作一偈的事情,眾人是不知曉的。大家仍然認為神秀原作是「無相偈」,已經達到無上菩提的境界,只要依此修行,即可脫離輪迴苦海。

  神秀所作的「身是菩提樹」一首,究竟是不是「無相偈」呢?歷來讀者頗有疑義,筆者下面參考近現代一些學者的說法,就此試作一解。

  上一章五祖弘忍私下召見神秀於堂內門時,已經說過神秀「只到門前,尚未得入」,還達不到「無上菩提」。因此期許他「要入得門,見自本性」。「見自本性」的「見」,是特別重要的。這些話,對於五祖之傳付衣法,所以取惠能而捨神秀,關係非常緊切。有人因此把神秀和惠能對立起來看,其實那是錯誤的。禪宗雖然後來有南北之分,惠能和神秀雖然有頓悟和漸修的不同,但他們在佛性本有的認識上,基本上並無差別。他們主要的差異,只是在於解脫苦海、證成涅槃的實踐工夫上,有頓悟和漸修的不同而已。

  《景德傳燈錄》卷四記載神秀另有一首「示眾」的偈句: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將心外求,捨父逃走。

  「自心本有」,是說眾生人人本來都有本心佛性,不待外求,基本上這與上文五祖所說的「見自本性」,並無不同,但神秀認為凡夫俗眾所以後來與諸佛不同,乃在於遭受了貪、癡、瞋的所謂「三毒」,矇蔽了眼、耳、鼻、舌、身、意的所謂「六識」,因而產生種種幻想幻象,惑亂身心,受諸苦惱。這也就是所謂「相」。「捨父逃走」的典故,見於《法華經.信解品》,是說有個富家子弟,不知自家財寶無量,從小離家流浪,四處行乞,多年後雖被其父尋回,卻仍驚惶逃走,不信其父所言。這是比喻凡夫修道,不知自心即佛,卻將心外求,因而身心惑亂,自尋煩惱。神秀認為解脫之道,悟解必須經由漸修,必須先除三毒,清六識,然後才能脫離苦海。易言之,必須先「無相」,先去除「所有相」才可以。

  但是,當我們回頭去看神秀的那首「身是菩提樹」的偈句時,卻可發現他之所寫,都是有相,而非無相。他把身比喻為菩提樹,把心比喻為明鏡臺,這都已落於「相」之執著;而且把心性比喻為明鏡,說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也同樣已落於「心」之執著。

  佛說《金剛經》,有兩個重點,一是「空相」,一是「無住」。「空相」說的就是經文中常提到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住」說的就是經文中常提到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說無所執著,「生其心」,是說顯現本心佛性。上文說過,佛家以為眾生都自具清淨的本心,那也就是所謂佛性。因為凡人常有愚癡貪瞋之想,所以會擾亂自己的身心。我們知道,古人常把心比為明鏡,《大乘起信論》也這樣說:「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神秀所謂「時時勤拂拭」者,正是主張為心鏡除垢的工夫。

  據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說:「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正等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可見菩提樹原名畢缽羅,因佛在樹下得道,於是把正覺之義的「菩提」,用來做為樹的代稱。神秀既然把身比做菩提樹,把心比做明鏡臺,顯然都在強調取法乎上和除垢拂塵的工夫。這是一種主張漸修的修持工夫,和五祖所說的「見」自本性、惠能所主張的頓悟,在實踐法門上是不相同的。因此,五祖才說他還達不到「無上菩提」。在五祖的心目中,神秀仍然拘守在「相」和「住」,即「有相」、「執著」的層次,還沒有真正達到《金剛經》中「空相」和「無住」境界。

  也因此,上文第二章所記惠能賣柴送到客店,「忽見一客讀《金剛經》,惠能一聞,心明便悟」,和這一章說惠能聽到「有一童子於碓坊邊過,唱誦此偈」,「一聞,知未見性,即識大意」,這兩段文字是應該合看的。重點都在強調惠能有慧根,能頓悟。人的根性是有利鈍之分的。

  當然,也有人根據王維〈六祖能禪師碑銘〉的「每大師登座,學眾盈庭,中有三乘之根,供聽一音之法。禪師默然受教,曾不起予。」認為惠能於碓坊工作時,也會在五祖弘法時去旁聽的。這跟惠能究竟能不能識字讀經,都是後人關心的問題。利根大智的人,如果肯多廣知識,總是好事情。

  這一章還特別強調惠能的待人謙卑和不識文字。因為待人謙卑,所以年輕的修行者願意幫助他。因為不識文字,所以讀神秀的偈句,和把自己所作的偈句題在壁上,都需要別人幫忙。當時民間教育不普遍,識字的人不多,因此後來通行的宗寶本等等,便附會了這位幫忙惠能的人,是「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而且,在惠能所作的偈句前後,也都有了可能是後人傳抄時增益附注的字句了。

  例如「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悟大意。」這四句總結《壇經》的要旨,本身就很像是一首偈子。夾在文中,與上下文氣並不通貫。「又偈」的第二首:「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與第一首句意重複,而且「身」「心」是否易位,也都值得商榷。像這些地方,有可能是後人所增益附注而羼入本文之中的例子。

  在這一章文字中,最重要的當然是惠能所作的第一首偈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這首偈句成了惠能的代表作。前二句說的正是「空相」,空諸所有,離相而悟空,契合《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道理;後二句說的正是「去住」,去其執著,明心而見性,契合《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這也正是五祖弘忍所標舉的「要入得門,見自本性」的「無上菩提」,至高無上的境界。難怪五祖弘忍一見隨即決定傳付衣法給惠能了。

  這裡有一句偈語要特別提出來討論。惠能的這首偈句,從惠昕本以後,通常被改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其他字句的改動,無傷大雅,但第三句由「佛性常清淨」改為「本來無一物」,卻不能不稍作辯說。郭朋的《壇經校釋》於此即有詳細的考辨。郭朋以為:首竄者先把《大品般若》的「性空」誤解為「本無」,再以「本無」來竄改「佛性」。可是,《般若》講的是「性空」,並不是「本無」,因此把「佛性常清淨」,改為「本來無一物」,不僅有背於「佛性」論,而且也不符合《般若》思想。

  郭朋還舉契嵩本《壇經.南北頓漸品第七》的一段文字為例:「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郭朋以為:神會的回答,雖然表面上受到了惠能的指責,但其實神會還是「答如所問」的。「吾有一物」,是對於「本來無一物」的明顯否定。契嵩之所以露此馬腳,乃是由於他也是一個「佛性」論者!「佛性」論者,終究是不會像《般若》「性空」論者那樣「空」其一切的。

  宋代的禪僧黃龍悟新,對「本來無一物」句有詩諷之曰:「六祖當年不丈夫,倩人書壁自涂糊。明明有偈言無物,卻受他人一?盂。」這是開惠能的玩笑,說如果佛性真的「本來無一物」,那麼他為什麼還要接受五祖所傳的衣物?郭朋就藉這些例證,來說明惠昕本把「佛性本清淨」改為「本來無一物」,是改錯了!後來的契嵩本和宗寶本也都承襲此誤,實在令人不無遺憾。

  郭朋從唯物辯證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有其立論的依據,也有其獨特的見解。但筆者以為此固可備一說,但也不必因此而抹殺惠昕本以下諸禪師的體悟和解釋。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論述和解釋,都不過是為了幫助他人了解佛法所作的譬喻罷了,以此喻彼,以此實物喻彼妙理,重點在於得意忘言,千萬不可執著於語言文字,禪宗所謂「不立文字」,道理亦即在此。佛家是常以譬喻來說妙理的。當我們說「野渡無人舟自橫」、「入其室則空無一物」時,都不是說真的無「人」無「物」,它們都只是一種譬喻形容而已。如果死看文字,那就是犯了執著的毛病了。「本來無一物」,亦當作如是觀。


  【宏一偈曰】
  壁上無相偈,碓間獦獠心。佛性自清淨,何曾塵埃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