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書】 【國學博士】 【經典新繹】 【人文講座】 【延伸閱讀

 

☰ 論語新繹


576 頁,定價 500 元
79 折 特價 395

《論語新繹》序論(節錄)

文/吳宏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附近)人,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西元前五五一年),即魯襄公二十二年,卒於周敬王四十一年(西元前四七九年),即魯哀公十六年,年七十三歲。

  他幼年孤苦,但從小就愛好學問。當時魯國雖然不強,但文化氣息卻極濃厚,他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早已養成了勤奮好學的習慣。

  他長大後,想學以致用,曾做過管理糧食帳目和牛羊畜牧的小官,也做過魯國的小司空、大司寇,負責農工、司法行政的職務,但時間都不長。後來他離開故鄉,遊歷齊、宋、衛、曹、鄭、陳、蔡、楚等國,看看是否能被任用,以便施展抱負,實現理想。可惜道術不同,事與願違,他在經歷幾次危難之後,不得不又回到魯國:一方面整理文獻,從事著述,修訂《詩》、《書》,編次禮樂,撰寫《春秋》;一方面開創私學,廣收門徒,以學不厭、教不倦的精神,主張有教無類,顧及因材施教,不但重視學識的充實,而且也注意品德的陶冶。他的學生前後一共有三千人之多,傑出的有七十二人。因此,他被後人尊為萬世師表,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

  ※

  《論語》這部書的命名,據班固《漢書.藝文志》說: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可見「論」有「論纂」、「編撰」的意思,「語」是語言,指孔子所說的話。許慎《說文解字》說:「直言曰言,論難曰語。」《論語》一書,有孔子的直言,也有他與弟子及時人的論難之語,因此,也可以說,「論語」就是把「接聞於夫子之語」編纂起來的意思。

  《論語》固然不是孔子親自編撰的,但也不可能是某一個弟子所編撰的。因為它集合很多片斷的篇章而成,前後篇章的排列次序,往往沒有什麼關連和道理;文字和內容也有些重複的地方。這可能是由於當時弟子各有記錄,後來才彙編成書的緣故。但究竟是哪些弟子所編撰,卻無法確定。另外,從〈泰伯篇〉第一章等篇章看來,《論語》中不但有孔子弟子的記錄,而且也有孔子再傳弟子的記錄。曾子、有子,甚至子張、子夏、閔子騫的學生,都可能是某些篇章的記錄者。據柳宗元《論語辨》的推斷,最後編定《論語》的人,應該是曾子的學生。

  我們可以這樣說:《論語》這部書,在春秋末期已由孔子弟子開始記錄,但到編輯成書時,卻已是戰國時代的初期了。一九七三年在河北定州八角廊的漢墓中,發現的《論語》竹簡殘本,雖然研究者對其著成年代的看法頗不一致,但認定它成於戰國至西漢宣帝五鳳四年(西元前五四年)之間,則不成問題。這個時候,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論語》,可以說已大致成形了。

  《論語》傳到漢朝時,有《魯論語》、《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三種不同的本子。篇數、篇目和編次都不盡相同。文字也有一些差異。西漢末年,漢成帝的師傅安昌侯張禹,把《魯論語》和《齊論語》融合為一,刪去《齊論語》中的〈問王〉、〈知道〉二篇,篇目則以《魯論語》為依據,號《張侯論》;漢靈帝時所刻的《熹平石經》,以至我們今天通行的《論語》本子,基本上都以此為依據。

  東漢末年,鄭玄以《張侯論》為主,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作《論語注》;此後,魏代何晏的《論語集解》,梁代皇侃的《論語集解義疏》,宋代邢昺的《論語注疏》、朱熹的《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這些書在注釋方面,都有一定的成績,是閱讀《論語》時,值得一讀的參考書。

  ※

  (中略)《論語》是語錄體,對古人來說,雖然明白如話,但對現代一般人來說,畢竟已是兩千年前的古語,並非人人所能閱讀。即使有前人的注解,但同樣是文言,對一般讀者不一定有多少幫助。所以用白話把它譯注出來,這種工作是很有意義的;不但《論語》如此,《老子》、《六祖壇經》如此,恐怕還有很多其他的古書,也需要如此。

  我用白話譯注《論語》這部書,就基於這種認識。所以譯文力求淺白,注文力求簡明,同時採用直譯的方式,盡量照原文的句型逐字逐句譯成白話,希望讀者不但能了解原文的大意,而且能明白每字每句的意義,藉以提升初學者閱讀古書的能力。例如〈為政篇〉第四章「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這句話,假使要求簡練,可以譯為:「我十五歲立志求學」,但我卻直譯成:

  吾十有五 而 志於 學
  我十又五歲就有志於求學

  目的就是在於:使讀者對照原文,逐字逐句明白意義。

  當然,書中有少數不易直譯或不便直譯的地方,只好採用簡譯或其他的方式。例如〈為政篇〉第五章「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幾句話,直譯應是:「死了,埋葬他們依照禮制,祭祀他們依照禮制」。但為了照顧全文不致過於累贅,所以改譯成書中現在的樣子。又如〈為政篇〉第二十二章「大車無輗,小車無軏」這兩句話,實在不易直譯,所以只好先譯為:「就好像大車子沒有輗,小車子沒有軏」,然後加注來補充說明輗和軏的讀音和意義。書中引用《詩》、《書》等古書的地方,也都用這個辦法。像這類沒有直譯的篇章,為數並不多。

  其次,對於歷來有歧說異義的字句,通常採用其中一種比較可取的說法,直接譯成白話,不另說明。例如〈為政篇〉第十六章「斯害也已」這句話,有人(像楊伯峻的《論語譯注》)把它譯成:「(這種)禍害就可以消滅了。」這是把「也已」的「已」,看做動詞,作「止」解。事實上,《論語》書中如「好學也已」等句,「也已」都作語氣詞用,而且多作語末助詞,以加強語氣,本來就是《論語》的特色,所以我不贊成上述的那種解釋,譯文自然也就採用了另一種說法,但在譯文後並不加注說明,以免旁枝蔓延,增加篇幅。通常只有在譯文採用的說法,和原文的字面意義有所出入,或擔心初學者不懂,或跟現代的用法不同時,才會另外加注補充說明。例如〈學而篇〉第四章「吾日三省吾身」的「三」字,我在譯文中採用「三」為虛指、表示「多次」的說法,所以才特別加注解釋。基本上,這本書的譯注,是以「直譯」為主,以「注釋」為輔。

  在「注釋」和「直譯」之外,為了幫助讀者更能了解書中各篇各章的旨趣,在每一篇之前,都有介紹全篇的提要內容,而在每一章之後,則另加「新繹」,對其字句的音義、寫作的技巧以及文字背後的含意等等,作種種不同的補充說明。少數例外,例如〈學而篇〉第一章對每一字句的析論,例如〈微子篇〉第七章對荷蓧丈人「植其杖而芸」的解說,它們都有示例的作用,也有比較完整詳細的說明。

  另外,因為時代觀念的不同,書中有些篇章恐怕難免會引起一些讀者的誤會。像〈泰伯篇〉第九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陽貨篇〉第二十二章「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第二十五章「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等等,這些話大概都會有人表示異議。我覺得讀書原來就不可以辭害意,也不應該以今律古,所以這種地方,除了在「新繹」中稍作提示、說明之外,都不多加解說,希望讀者自己去神領意會。

  最後,為了便於讀者閱讀本書時,作對照之用,筆者特地根據朱彝尊《孔子弟子考》、姜可久《四書人物輯略》、諸橋轍次《論語人物考》以及歷來各種孔子年譜資料,新撰〈孔子年表簡編〉一種,做為本書的附錄。所謂「簡編」,就是不求周全的意思,目的不過是方便讀者對照參考而已。它也像本書的其他部分,我都曾做了多次的修訂和改寫。 ……(文未完,全文請見《論語新繹》

  
  ▲圖:何晏《論語集解》古鈔本,日本林泰輔藏本


 

☰ 《論語新繹》內頁版型



 

☰ 《論語新繹》精采試閱

【一】學而篇

《論語》分為二十篇,它們的編次,沒有一定的體例,也沒有一定的內容。各篇的篇名,只是取自篇首第一句的兩、三個字而成,沒有什麼特別的含意。

本篇共十六章,論君子求學之道。學,不只指學識才藝,也包括品德修養。此篇以論孝悌、忠信為主。朱熹《論語集注》說本篇:「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

  第 1 章  

子❶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❷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❸,不亦君子❹乎?」

【校注】

❶子——先生;古代對男性的尊稱,相當於白話的「您」。有時也用來指兒女。《論語》裡「子曰」的「子」,大都是指孔子而言。
❷說——同「悅」,喜悅、高興。「不亦說乎」是疑問句的句型,其實它的意思就是「說(悅)」。下同。
❸慍——音「運」,怨怒。慍怒的原因,是因為「人不知」。「人不知」有二義:一是人不知我,一是人不知學。
❹君子——古代君子有二義:一指才德兼備的人,一指在上位的統治者。這裡應指前者。

【直譯】

  孔子說:「求得的學識,還能夠時時去溫習它,不也是高興的嗎?有同學從遠方來請教,不也是快樂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新繹】

  首章開宗明義,說明求學的道理,重在為學的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自立自修的工夫。「學」,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求學、學習。古人解釋為「覺」,為「效」。「覺」是解悟,化不知為知,化不能為能。「效」是模仿,以好的強的為榜樣,轉惡為善,轉弱為強。「學」,在這裡不只是當動詞用的「學習」,它還指經過學習之後,所求得的學識。它已當名詞用,指的不只是書本上的學問,它還泛指一切外在的行為規範,包括道德的認知和實踐。孔子教導學生要學習詩、書、禮、樂、射、御等等,是文武合一的教育,認為這樣才能訓練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所以「學」所指的學識技能,範圍極廣。「時習」的「時」,有時時、及時、按時等義。及時、按時又兼含有按季節和按年紀作不同學習的意思。古人所謂「春夏學詩、樂」、「秋冬學書、禮」,以及幾歲學習什麼知識技能,都是指此而言。「習」,除了學習新知、溫習舊學之外,它同時還有實習、演習、操練的意思。因為禮、樂、射、御等等,是需要實習操演的。

  第二個層次是自立立人的成效。學生能夠「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自然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教導別人。「有朋自遠方來」,「有朋」古本一作「友朋」。「朋」可以指志同道合的同門、同窗,也可以指一般的朋友。一個人讀書有成,不但近者心悅誠服,肯拜他為師;連遠方的朋友也會慕名而來,大家一起討論,互相印證。不但學生受到啟發,連當老師的人也可以從中教學相長。這就成為真正一同學習的「同學」了。

  第三個層次是治學有成以後的修養態度。治學有成,有人慕名而來,請教學習,固然值得欣幸,但萬一別人不曉得你有學問,沒有登門請教,你該怎麼辦?「人不知而不慍」,正說明了該有的修養和態度。也有人說:「人不知而不慍」,是指人不知學而己亦不慍。意思是:君子看到別人不知學,對某些事物有所不解,也不會求全責備。這也是做為師長的人一種難得的修養。

  「不亦說乎」、「不亦樂乎」和「不亦君子乎」,也同樣代表三種不同的層次。「不亦……乎」,是疑問句,翻成白話是:「不也是……嗎?」用肯定句來說,它說的正是「說(悅)」、「樂」和「君子」。「說」古代可以借用為「悅」,它和「樂」意義雖近,但層次不同。「學而時習之」,是從初學時的辛苦到「溫故而知新」以後所得的喜悅,畢竟還免不了有許多解說、體會的過程,所以它帶來的喜悅,往往是「獨樂樂」的。而「有朋自遠方來」,是代表自己學習有成,可以教導別人,也可以與人商榷討論,它所帶來的快樂,超過了「獨樂樂」的階段,已經到達「眾樂樂」的境地了。「君子」在古代是指在上位的貴族和有品德的人。這是孔子教導學生追求的理想目標。一個人能夠文武合一、才德兼備,服務社會、貢獻國家,不管為人知或不知,孔子以為都是值得大家敬佩的君子人物。

  最後要說說虛字在古文中的作用。古人讀書,所用紙筆不像我們今天這樣方便,所用書本也不像我們今天這樣便宜,因此為了省時省工,刻寫在簡冊竹帛上的古代書籍,通常是「文不加點」的,文字能省則省,密密麻麻,連在一起,當然沒有標點符號。古書裡的虛字,其實就是標點符號的替代品。有人以為虛字不重要,錯了!沒有這些虛字,有的文章就不成文章了。例如這一章的首句:「學而時習之」,如果把虛字的「而」、「之」拿掉,只剩下「學時習」三字,這還成其為文章嗎?還有人能了解「學時習」的意義嗎?同樣的,把「不亦……乎」拿掉,那剩下的幾句也同樣會令人不忍卒「讀」!事實上,「而」作句中連接詞,「之」作代名詞。「之」指的就是「學而時習」的「學」。就因為有「之」字,我們才認為「學」是名詞,而不只是當動詞的「學」而已。「不亦」作發語詞,「乎」作語末助詞,和「也」一樣,它們原來都有替代今日新式標點符號的作用,表示講話的神氣,也表示字句語氣已到了該停頓的地方。不了解的讀者,把原文多朗誦幾遍,追摹其語氣,自然就懂了。


【八】泰伯篇

本篇共二十一章,技術古代仁人君子守孝盡禮的德行,以及孔子師生討論如何治學處世之事。前篇論孔子之行,此篇則前後載聖賢之德。

有人以為篇中記載不少曾子的言行,推測使為此為曾子的弟子所記。

  第 9 章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❶

【校注】

❶民可使由之二句——有人讀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人民贊成的,讓他們照著它做;不贊成的,讓他們了解它。之,指宗教、法律、道德之類的事情。

【直譯】

  孔子說:「一般人民可以使他們照著道理做,卻不可能使他們明白道理。」

【新繹】

  古時士以下的人民奴隸,本來沒有機會接受教育,所以在上位者統治人民,通常是教他們照著規定做,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不必告訴他們。一直到後來,像《呂氏春秋.樂成篇》都還這麼說:「民不可與慮化始,而可以樂成功。」所以前人把此章斷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符合古代史實的。現今有人把此章讀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雖然切合現代人對民主的要求,但以今律古,未必可信。


【十】鄉黨篇

本篇原是一章,記錄孔子在魯國家鄉的生活起居及執行禮儀的情形。

相傳《論語》最早的本子,從〈學而篇〉至此,只有這十篇而已,前人稱為「上論語」。宋代趙普所說的「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是指此而言。從第十一篇〈先進篇〉以下十篇,稱為「下論語」。「上論語」記弟子當面稱孔子為「子」,對他人言及孔子,則稱「夫子」,而「下論語」記弟子當面則稱孔子為「夫子」,二者蓋有不同。比較言之,「上論語」文字簡約,著成時代較早;「下論語」則文字較長,或有俳句,著成的年代較晚,可能已入戰國時期。朱熹《論語集注》分為十七節,今分為十八節。為求全書體例統一,每節都改稱為章。

  第 18 章  

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❶之,三嗅❷而作。

【校注】

❶共——同「拱」,拱手示敬。
❷嗅——當作「狊」(音「局」),形容鳥張開兩翅的樣子。

【直譯】

  人的臉色一動,牠們就飛起來了,在空中翱翔著,然後集合在一起。孔子說:「山中橋上的雌野雞,識時務呀!識時務呀!」子路向牠們拱手行禮,牠們拍了幾次翅膀又飛起來了。

【新繹】

  此記孔子師生山行見雌雉的故事,藉以說明人應識時務,見機而作。孔子的話,有暗喻自己不得時之嘆,而子路對雌雉的拱手示敬,則顯露出他一向的憨直。

  有人以為這段文字是後人所加,或有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