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 關於夏特爾大教堂

夏特爾大教堂(Chartres)是一聖母教堂,位於法國厄爾。西元876年,查理曼大帝將一個特殊的聖物──聖母的襯衣做為禮物送給教堂,提高了教堂的聲譽。聖物被保存在一個珍貴的聖盒內,是教堂之寶。
西元1020-1194年間,夏特爾教堂歷經了多場災難性的大火後,用僅僅倖存的正面的外觀上又進行了重建,這也就是現在呈現在世人面前這座被譽為「石砌的聖經」的歌德式傑出建築。由於聖衣在火災中奇蹟般的安然無恙,引發中世紀的宗教狂熱,不僅王公貴族縉獻了大量財物,平民百姓也被聖衣的光環所吸引,朝聖者甚至就在教堂裏搭棚住下。

現存的夏特爾大教堂為法國四大歌德式教堂之一。兩個不對稱的尖塔式鐘樓分居兩側,特別醒目。南側鐘樓是早期法國歌德式的八角形建築;北側鐘樓建於12世紀初期,火焰式鏤空尖塔於16世紀開始建築,塔頂高為111米。
教堂有一個保存良好的「苦路曲徑」。建於13世紀的苦路曲徑嵌於中殿地板,為多數中世紀大教堂的特徵,為回應耶穌的「十字架之路」而設計,以連續同心圓構成的路線長達262公尺,朝聖者隨著路線膝行懺悔,至少要花上一小時。
大教堂的西部正門入口是一組三扇凹進去的尖拱大門。中門上有基督是萬王之王的浮雕,北側大門旁的雕像是聖母和《舊約》中的人物。南側大門旁的雕像則是耶穌一生的描繪和寫照。
祭台與中殿之間是美麗的祭廊,上面的浮雕描繪了耶穌和聖母瑪麗亞的生平。
祭台裏裏外外則遍佈了近一萬個較小的雕像。

夏特爾教堂有超過2000多平方米的177塊彩色玻璃窗,以蘭色和紫色為主調,瑰麗奇巧,被公認為12、13世紀玻璃藝術最完美的典型。這些作品被保存到現在的有146塊。隨著陽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教堂內在不同時刻、不同角落都呈現出各樣幻麗的色彩,最珍貴的是一扇12世紀的窗子,被稱作美麗的玻璃聖母瑪麗亞。此外,夏特爾教堂內高大的玫瑰型窗戶上面有法國和卡斯帶列王室的徽標,被稱為法國玫瑰。玫瑰窗代表了太陽,也代表了玫瑰,太陽是基督耶穌,無刺玫瑰則代表聖母瑪利亞。
身為一座天主教堂,夏特爾大教堂之中其實仍有許多不解之謎。
首先是教堂的朝向。絕大多數的教堂都是面向東方,也就是耶穌基督誕生的方向。而夏特爾大教堂卻是面向東北方。

不僅如此,教堂的裝飾不同一般。多數教堂裏的裝飾都有典故,人形雕像也都有名有姓。但夏特爾大教堂卻隨處可見一些魚形記號以及無名臉孔,甚至連經典主題─耶穌受難像都不見蹤跡。
另外,教堂也可見星象學的遺跡:黃道十二宮的標誌就鑲在北門的三角楣上。
對於這些謎,以及教堂中較少為人注意的迷宮、古地穴,《玫瑰迷宮》作者泰塔妮亞.哈迪本在書中提出極為精闢且具說服力的解釋。2007年哈迪曾經帶團前去參觀夏特爾教堂、行走迷宮,參與的團員讚嘆那是一趟被施了魔法的旅程。
矗立巍然的夏特爾大教堂,透過眾多中世紀的雕像和彩繪玻璃,如密語般的迷宮,莊嚴卻被溫暖包圍,天國的神性和馨氣充滿殿堂,提供朝聖者心靈寄託,庇護了世世代代法國人民經歷的災難與變革,仍舊如同上帝一般永恆亙遠,因而於1979年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β 謎樣的玫瑰十字會
玫瑰十字會(Rosenkreutzer,Rosicrucians)
近代歐洲祕密的宗教團體,會員彼此以十字架上一朵玫瑰花作為相認的標誌,並以祝福「十字架上玫瑰花越開越燦爛」作為招呼語。關於玫瑰十字會的起源,眾說紛紜,一說是以15世紀通曉宇宙知識的聖徒羅森克洛茲(Rosenkreutz)為創始人,但考據應只是假托;另一較可信的說法是由英國著名煉金術士、伊莉莎白女王的顧問約翰.迪博士所創,1580年迪博士在伊莉莎白女王的授意下,前往布拉格傳教,造成不少影響。
【玫瑰十字會】一直保持神祕,不為外人知曉。直至17世紀初,有人以匿名在德國發表三份關於該會的宣言,外人才得知它的存在。自稱擁有自古代傳下的神祕宇宙知識;折衷採納神祕主義、哲學和科學的觀點,提出借「神祕智慧」改造世界的主張;普遍認為神彌漫於宇宙萬物之中,人只要一旦意識到神就存在於自己之內,而他作為一個宇宙的縮影,就能夠主宰宇宙的力量。具有這種功能的人,就可擺脫痛苦和愚昧的苦惱;這些玄虛的泛神論及人文主義的教義經常包含著煉金術、占星術和玄學的成分。
Ω
約翰.迪與「天使召喚」祕術
約翰.迪(John Dee)是16世紀英國著名的天文、數學及地理學家,更是英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顧問。他精通占卜、煉金術及古埃及祕術,並曾翻譯《死亡之書》,是當時西方最有學識的人之一。
關於約翰.迪的一生,有許多神祕傳說,包括創立神祕宗教玫瑰十字會,以及他曾多次與天使對話,留下了一套當今世上最艱深的「以諾祕術」(Enochian Magic)。這是一套以召喚天使、編寫咒語為主的高深祕術,但因為它包含複雜的數學、密碼學、希伯來文、幾何學等知識,因此只有頂尖的祕術師能夠學習。不過幾乎所有西方祕術師均一致認定,這套系統非常強大也非常危險。
約翰.迪於1600年代初期,將手稿(包括那些所謂召喚天使的相關文稿在內)埋在摩特雷克郊外,後被羅伯.卡登爵士挖出,但學者對於文稿是否已全部出土依然存疑。另外,他的水晶球收藏於南肯辛頓科學博物館,2004年底一度遭竊又被被尋獲。
Ω 玫瑰迷宮》故事中的神祕符號
當威爾(Will)死掉後,他留在電腦裡的有一個謎語,如下。這也是21世紀的女主角露西在萬聖節遊泰晤士(冥河)時,與十六世紀的喬丹諾.布魯諾與約翰.迪博士兩個時空交錯時,布魯諾口中誦念的句子。
S |
A |
T |
O |
R |
A |
R |
E |
P |
O |
T |
E |
N |
E |
T |
O |
P |
E |
R |
A |
R |
O |
T |
A |
S |
這是一個自八世紀流傳下來的拉丁迴文詩,排成矩形,不管從上而下、由左到右、由右到左或由下而上讀,都是相同的。
Sator 是「播種者」、「創造者」的意思;
Arepo 是名字,可音譯為「阿列婆」;
Tenet 是「穩住」;
Opera 是「工作中的」;
Rotas 是「輪子」。直譯是「創造者阿列婆握住了轉動中的輪子」,引申含意為「上帝掌握創造之輪。」
有些人相信,這五個字如咒語般具有強大的魔法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