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孫臏和龐涓,同門學習兵法。後來龐涓返魏國擔任三軍統帥,把孫臏邀到魏國,後誣以謀反,砍掉孫臏的雙腳。前354年,魏國攻擊趙國,包圍首府邯鄲。齊國任命田忌當統帥,孫臏當參謀長,揮軍深入魏國國境,龐涓急行撤軍堵截,結果魏軍大敗。(請參照《柏楊曰》第一冊,第8則) 
原文敘述簡略,事實上歷程複雜,裏面還包括一樁著名的賣友求榮的故事。龐涓和孫臏同是鬼谷子的門徒,也是感情最親密的朋友。龐涓先離開老師,當上魏國大將,最初還懷著純潔的友情,向魏國國君魏罃推薦孫臏。可是龐涓不久就發現孫臏的才幹遠超過自己,可能受到國君的賞識,而奪走自己的位置。他沒有鮑叔牙對國家和對管仲那種高貴的情操,最後決定採用冤獄手段,排除孫臏。於是,他命人告發孫臏謀反,當然是證據確鑿,然後龐涓再虛情假意的一再哀求,國君才勉強赦免孫臏一死,但仍砍斷他的雙足,以防逃跑。從此孫臏不能走路,只能在地上爬。龐涓所以沒有殺他,是為了要他寫出記憶中鬼谷子所傳授的兵法。孫臏感謝老友救命之恩,當然願意寫出。但寫了一半,發現被陷害的真相,就偽裝瘋狂,啼笑無常,連屎尿都吃下去。等到龐涓的防範稍微鬆懈,孫臏就逃回他的祖國,被齊國最高軍事首長田忌,任命為參謀長,作戰時不能騎馬,就坐在特製的車子上指揮。
|
|
 |
紀元前202年,漢王劉邦消滅項羽後,各封國國王,一齊上書劉邦,擁護他當皇帝。劉邦遂在汜水北岸,築壇登極。(請參照《柏楊曰》第一冊,第77則) 
明明自己想幹,卻裝腔作勢,硬說不想幹,然後教唆搖尾系統發動誓死擁護的鬧劇,自己才作勉強狀,扭扭捏捏,登台亮相。這種無聊的小動作,在政壇上不斷演出,一直演到二十世紀,仍然有人樂此不疲。劉邦寫下的這個劇本,遂永遠被奉為經典。
秦王朝皇帝嬴政,在儒家學派刻意的醜化之下,被當作一個有百非而無一是的暴君。可是,他所建立的政治制度,包括「皇帝」的位置和排場,以及全部有利於專制行為的發令規章,卻被劉邦所建立的西漢王朝,滴水不漏的一古腦繼承,受到儒家學派的肯定,沒有任何抵制。儒家學派攻擊的只是嬴政本人,不是攻擊嬴政所做出來的摧毀人權的專制制度。
|
|
 |
西漢王朝罷黜九任帝劉賀後,擁護十任宣帝劉病已繼任,霍光命皇族事務部長劉德,派出輕便車輛,迎接劉病已。執法監察官嚴延年彈劾霍光,奏章雖無下文,但文武百官對他的勇氣,欽敬忌憚。(請參照《柏楊曰》第二冊,第163則) 
劉病已這項傳奇性的際遇,從一個絕望、而又卑微的一介小民,忽然間旱地拔蔥,竄升到人間最高尊位,在苦難的人生中,留下一幕喜劇場景。
霍光決不會因為丙吉的一紙簽呈,就下定決心。而應是下定決心之後,才會有此一簽呈。此事可能由丙吉發動,他的提議最初會把霍光嚇上一跳,不但離奇,而且古代從沒有先例,但丙吉終於把他說服,最大原因在於當時所有在位的親王,沒有一個成材。一日經蛇咬,三年怕麻繩。可以肯定的是,在官邸密室之中,他們對每一位親王,或有可能擔任皇帝的人選,都一一評估。而這些金枝玉葉,富貴得太久,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有使人震駭的暴行,總不能再作第二次罷黜。
於是丙吉深具想像力的新穎構想,成為最切實際的建議。第一,劉病已赤裸一身,沒有類似昌邑幫的楔入,也沒有舊關係的瓜葛。第二,以常理推想,劉病已對霍光會充滿感激。第三,劉病已即令背叛,也沒有對抗霍光的力量,因為他沒有班底。一句話說完,霍光自信可以把新皇帝完全置於控制之下。
廢一君和立一君,好像猛烈敲打一顆炸彈,危險萬狀。嚴延年這個老奸巨猾,事前不開口,事後卻放馬後砲,提出彈劾霍光,可謂深謀遠慮。霍光成功,他落得個忠貞之名;霍光失敗,他的奏章不但可以保護他的身家生命,還可大升其官。只霍光心懷大忠,不顧利害,用鐵肩承擔。
|
|
 |
調查十二任成帝劉驁死因素,偵訊結果,新成侯趙欽、咸陽侯趙訢被撤銷封爵,貶作平民。趙性家族全體放逐到遼西郡。(請參照《柏楊曰》第二冊,第206則) 
趙合德雖然在劉驁死後自殺,但皇太后徹查劉驁死因的命令,仍在繼續執行,終於有京畿總衛戊司令解光的這份調查報告。俗云:「虎毒不食子」,畜生還愛自己的兒女,劉驁連斃兩個親生骨肉,而最後一子,恐怕還是親手扼死,這個比畜生都不如的雜種,在班彪筆下,卻是「尊嚴如神」「穆穆天子容」。
把劉驁弄得人性全失的動力,是趙合德的美色。趙合德臨死前,憤慨地說:「我把劉驁當成一個嬰兒,玩弄股掌之上!」並不誇大。然而,劉驁雖然深愛趙合德,仍然到處打野食,今天跟曹宮上床,明天跟許美人睡覺。似乎說明一件事:男人的愛情永久而不易專一,女人的愛情專一而不易永久。
趙合德在慘烈的奪床鬥爭中,不斷獲得勝利,但她無法克服能致她於死的重大危機:沒有兒子。唯一的救命之路,是撫育曹宮或許美人的男孩,愛如親生之子;此愛必須從內心發出,視同己出。就在東漢王朝以及宋王朝,都有成功的例證。然而趙合德的美麗有餘,聰明有餘,智慧卻十分貧乏,不能支持她的野心,使她以及趙姓全家,付出代價。
|
|
 |
關羽大兵包圍襄陽,曹操親自統帥大軍,從洛陽出發,南下救援曹仁。但高級諮詢官桓階提出異議,曹操遂駐軍摩陂,先後派出十二個梯次部隊,增援徐晃。(請參照《柏楊曰》第三冊,第336則)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最幸運的君王,他只苦戰七年,便取得全國統治權。劉秀則苦戰十五年,才統一天下。曹操是一位最艱難的創業英雄之一,他苦戰了三十年之久,不過使北中國粗定而已,政權並不穩固,仍需要他南征北討。縱是鋼鐵好漢,經過三十年艱辛,也都磨損,何況肉體人身?曹操攻擊張魯時,仰望高山峻嶺,就有一種膽怯的悔意,陰差陽錯取得勝利後,對於垂手可得的益州,已鼓不起興趣,留下「得隴望蜀」一句著名成語,為自己遮羞。樊城之圍,竟使他考慮到遷都,可看出情勢嚴重,然而他雖不斷派出援軍,自己卻遲遲的沒有積極行動,救兵如救火,這種事如果發生在十年之前,不可能如此反應。
|
|
 |
蜀漢帝劉禪,派最高統帥費褘,率各軍出發援救漢中。動身之際,特級國務官來敏,前來送行,要求跟費褘下一盤棋。(請參照《柏楊曰》第三冊,第360則) 
戰爭,是國家大事,三軍整裝待發,竟然容許來敏這種小聰明動物,使人馬暴露原野,留住統帥下棋,可看出他的玩忽心態。救兵如救火,任何城池的陷落,都在剎那之間,援軍遲到一分鐘,就來不及。來敏竟利用他的權勢,加以阻撓;一點都不念及前線戰士,正血肉橫飛,苦盼救兵!而且統帥會不會臨危不亂,要在平時考察,事到臨頭,再去探視,如果費褘緊張過度,或心急如焚,不能終局,難道臨時撤換統帥?何況,大軍出動前的小動作,何足為憑?謝玄肥水之戰前,也是用的下棋這一套,如果不是運氣,晉帝國可能覆亡;而郭倪在淮河之戰前,綸巾羽扇,從容瀟洒,更超過費褘、謝玄,結果大潰,被人稱為「帶汁諸葛亮」。歷史上這一類怪誕行為,層出不窮,而妄人偏偏喜歡這種小動作,怪誕遂變成佳話。於是,佳話也往往全是怪誕。
|
|
 |
南宋帝劉裕,把一瓶毒酒,交給禁衛官司令張偉,命他毒死晉帝國被罷黜的最後一任帝司馬德文。張偉嘆息說:「毒死君王而求保命,不如一死。」就在路上自己喝下,逝世。(請參照《柏楊曰》第四冊,第479則) 
中國歷史上,政權的轉移,只有兩種方法,一是篡奪,一是革命。前者是:君王手下的高官大將,本來是向君王叩頭朝拜的,有一天,時機成熟,君王下一道詔書,把寶座讓他來坐。至於革命,則是叛徒率領大軍,打進京城。君王或逃或死,變成罪犯;叛徒登極,變成君王。
然而,當篡奪被讚美為禪讓時,新當權的君王對於被罷黜的君王,往往饒他一命。王莽不殺劉嬰,曹丕不殺劉協,司馬炎不殺曹奐,連桓玄都不殺司馬德宗。多少還有一點文明氣息,可是,這種保持五百餘年之久的一點文明氣息,卻被地痞流氓出身的劉裕摧毀,劉裕是第一個在篡奪後謀殺故君的人,他創下了惡例,只因他聰明過度,認為過去那種不開殺戒的辦法,不足以保護政權。但是再也想不到,他創下的惡例,一直被後代篡奪同志效法,而且變本加厲。最諷刺的是,劉裕的子孫,最先受到這種殘酷惡例的回報。
傳統的儒家政治思想中,沒有提出一個可行的方法,指導政權如何轉移,所以無論是篡奪或革命,都要流血,必須等到西方民主思想東漸,中國人才知道還有第三條路—選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