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鬆鬆揭開地球奧秘
陳文山(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 )

「哪些東西算是石頭?」

「石頭從哪裡來?」

「石頭的原料是什麼?」

「土壤是什麼?」

「什麼是沈積岩、變質岩、火成岩?」

「岩層是什麼?」

「岩層裡面為什麼會有化石?」

「鐘乳石是怎麼長出來的?」

「地球的內部是什麼?」

「火山是什麼?」

  「有哪些不同的石頭?有何用途?」

  以上洋洋灑灑的幾個問題,就地質科學來說,每一個都是大哉問!在大學地質科學系的課程中,有的問題也許用一堂課來回答便綽綽有餘,有的要上好幾堂課才能說明清楚,有的甚至要上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才能了解其中的來龍去脈哩!

  地質學家對於地球上的石頭、地球的構造的確懂很多,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教授給學生。不過呢,有時候,學生不再是大學生、中學生,而是一群小朋友,這時候,地質學家反而頭痛了起來,經常被自己打敗。

  為什麼會這樣呢?地質學家必須使用非常淺顯的語言、非常易懂的概念,在短時間內讓小孩子了解,這一點,已經是一個莫大的挑戰。如果還要講得生動活潑,讓他們聽得津津有味,那更是要靠深厚的功力!

  因此,讀了這一本《魔法校車──鑽入地底》之後,我對於這位寶貝的捲髮佛老師可真是佩服至極!

  我也經常帶學生出去野外觀察石頭、觀察岩層、蒐集化石標本,頂多也只能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解釋這些遠古時代發生的事情,剩下的,就得靠學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去復原、去拼湊了!

  可是這位捲髮佛老師她本領高超、花樣百出,不但「實地」帶學生「身歷其境」,還透過各種感官去「體驗」抽象的科學,連我自己是位地質學家,我都會受書中內容吸引,想跟著魔法校車出去校外教學哩!因為,現實世界是做不到的!

  校車變成了挖土機,小朋友拿著鏟子和十字鎬在野外,想「挖穿」地球的外殼……石頭崩落,大家掉落地底的石灰岩洞……深入地殼,鑽過又熱又硬的變質岩……鑽穿地殼以後,進入了上千度的地函……又開穿一條黑色隧道重回地面……校車跟著滾燙的岩漿流向海洋……校車又被蒸汽雲飄至天空……

  這些情節簡直是天方夜譚!現今最先進的鑽孔技術,頂多鑽入地底10公里,更甭談鑽入地函了!

  可是正因為作者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帶領讀者「化不可能為可能」,整個故事鋪陳得時而緊湊、時而懸疑,讀者已沈醉、融入在故事中,根本不在意那些荒謬的情節,反倒覺得有趣、可愛極了!

  小朋友總有許多幻想,這些無奇不有的想像正好滿足了他們,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可以跟隨著捲髮佛老師東搞西搞,絲毫不覺得是在上課、學習,因為所有的學習已經融入了生活情境。

  有什麼課,會比捲髮佛老師的課有趣呢?

──(摘自《魔法校車──鑽入地底》推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