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之緣的蕨類研究路
郭城孟(臺灣大學植物學系副教授)
和蕨類解下不解之緣已經數十寒暑,當初想要研究蕨類的動機其實相當單純,那時的資料十分貧乏,只有開花植物比較容易找到書看,蕨類幾乎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於是一頭栽進蕨類世界,也種下了日後撰寫此書的動機。書中的幻燈片大多是近二十年來野外工作的產品,當然也有1970年代略為泛黃的片子,經過前後二、三十年的蘊釀,今天終於得以將這些年來原本只在上課時才曝光的幻燈片,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由於臺灣位於第四紀冰河時期、全世界最大生物避難所的範圍內,所以臺灣擁有一些古老血緣的蕨類;加上臺灣具有因地理位置與年輕地質史而產生的高聳多變、分化細緻的生態環境,所以更涵蓋了熱帶至寒帶以及特有的種類,這些種類也各自演化出各種不同的生存本領,以適應生長在不同的生態棲位。因此,全世界各大類的蕨類植物,臺灣幾乎都可以看到;而蕨類適應環境所發展出來的各種生長方式,臺灣也幾乎是無所不包,這些特點都是臺灣蕨類吸引人之處。臺灣蕨類的豐富性是全世界排名最高的地區之一,許多種類的數量也相當可觀,因此,蕨類可說是臺灣地理景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樣多樣化的蕨類植物,讓臺灣成為研究和欣賞蕨類的天堂。
地球上的植被,從數億年前的蕨類森林,經過裸子植物森林時期,至開花植物成為森林的主角,每一個階段蕨類都需要適應及轉變,有些類群消失了,有些類群形態特徵轉變了,有些則是因應森林的改變而演化出迴異於以往的新類群。演化的路徑是本書介紹臺灣各科先後順序的主要依據,而各種蕨類的適應與生存機制,則為本書的演化枝幹增添綠葉,期盼不僅可將蕨類的來龍去脈作一較有系統地介紹,也希望能增加讀者對蕨類的如何適應生態環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摘自《蕨類入門》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