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蕨類
◎如何實地認識蕨類
剛開始認識蕨類時,不妨先從居家附近較自然的環境展開觀察。一般而言,蕨類植物的辨識重點是它的葉子,像是它分裂的程度,以及多數長在葉背、具有各種變化的孢子囊群等。因此,觀察蕨類的第一步就是先找到「典型」的葉子。
所謂「典型」的蕨葉,是指這片葉子要能清楚顯示是否具有孢膜,及孢膜的形態和生長位置;如果已經確定沒有孢膜,就要確定能看出孢子囊群是什麼樣子,孢子囊群長在什麼位置。生長在野地的蕨類,有時我們只能看到孢子囊已經開裂的葉子,這時候就很難確定它是否具有孢膜,也無法判斷它是屬於那一個分類群了。所以初學者常有觀察了許多的蕨類,卻沒有一株個體可以確認的情形發生。
因此,這裡要建議初學者,每次出野外,與其走馬看花、漫天撒網,不如確確實實、仔仔細細針對兩、三種蕨類進行觀察,並加以判斷與確認。其實,尋找典型蕨葉的過程也是一種觀察力的訓練,對於往後的辨識工作將有很大的幫助。
◎如何做觀察記錄
觀察蕨類時,如果能夠配合做記錄,對於入門者應該很有幫助。筆記本、筆是必要的工具,而一個十倍的放大鏡將使觀察更加便利。如果再加上攝影器材的輔助,影像資料將更具參考價值。
筆記本上可以記錄時間、地點、同伴、天候、環境、路線、地標等基本資料,另外,在記錄蕨類的外觀特徵時,不妨也試著將其描繪下來,並加上註記,甚至寫下自己的感想。其實,一些乍看下與蕨類無甚相關的記載,很可能對下次重回舊地都大有幫助。久而久之,所累積的資料,不僅是可供回味的私人賞蕨手記,更是最適合自已繼續蒐尋研究的蕨類輔助參考書。
【文字記錄】
記錄時,蕨類的重要特徵可根據本書中所提示之分科重點選擇性記載,例如:小葉類著重小葉在莖上的排列方式,小葉的形狀,有無孢子囊穗及其形狀等;水生的蕨類則要觀察其習性及葉的特徵;陸生的蕨類葉子當然是最大的重點,包括葉的分裂程度,葉緣、小羽片或末裂片的形狀,孢子囊群的著生位置,有無孢膜,以及脈的分支及結合情況等等。
【繪圖及攝影記錄】
有些特徵較不容易用文字表達,除了動筆畫下來外,也可以選擇攝影的方式做影像記錄。攝影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主題要清楚」,因應不同的需求情況,所攜帶的攝影工具會有所不同。如果要記錄觀察地點的生態環境、植株的生活場景,甚至較大型蕨類的個體或局部,一般的家用錄影機、數位相機,甚至所謂的傻瓜相機,即可派上場。但如果重點是小羽片或裂片上的孢子囊群,則就須使用單眼相機加上近距鏡頭;有腳架更好,因為近距離拍攝時,手的震動或是微風都會影響拍攝效果,尤其大部分蕨類是生活在較暗的環境,曝光時間都比較長,輕微的震動就會使畫面模糊。目前在台灣野外生態攝影蔚為風潮,除了坊間可見介紹生態攝影的書籍外,也有一些民間組織在推廣,不妨酌加參考。
攝影可以獲得永恆的影像,而且是一種不會傷害到植物體,卻又能忠於「原色」的方式,多拍幾個不同的角度,將使查證確認的工作更容易。
【工具】筆、 筆記本、 10倍放大鏡、照相機、三腳架
◎愛它不一定要擁有它
蕨迷們在欣賞蕨類的過程中,難免會希望在家裡擁有喜歡的蕨類植物。然而大部分的蕨類其實必須生活在空氣溼度極高的地方,與一般居家環境乾爽的需求大不相同,尤其是在有空調設備的房間裡,蕨類更是不容易存活。所以喜歡蕨類,對待蕨類最好的方式應是讓它們留在自然的環境裡,更能永續生存。
從野外採集整株的蕨類植物,這是研究者才能做的事情,因為研究者會知道採集地該種的族群分布狀況,以及可以遷移的個體數量;也必須知道在何種環境下的個體可以移植,以及該移至何處,在何種處置之下加以照顧,植株才容易存活,這種評估的能力很難一蹴可及,需要時間慢慢養成。因此新進的蕨迷千萬不可躁急,以免不小心破壞了環境生態卻不自知。
世界各地都有人為蕨類著迷,因此由同一地區的人組成,具備聯誼交流性質的「蕨類俱樂部」便應運而生。建議想要養植蕨類的蕨迷不妨先加入當地的蕨類俱樂部,一方面學習採集的規範,另一方面也可從中習得培育蕨類的技術,在歐、美、日等地區的蕨類俱樂部,大都已發展出培植蕨類比較制度化的技術,例如如何用分叉的橫走莖分割繁殖,如何用不定芽繁殖等,更先進者甚至可用孢子繁殖。這是由入門到進階最安全的方法。
───(摘自《蕨類入門》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