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恨晚的昆蟲詩人
閱讀隨筆-昆蟲記 普羅旺斯昆蟲傳奇--法布爾其人,其事
• ••••••••••••••••••••••••••••••••••••••••
普羅旺斯昆蟲傳奇---法布爾其人,其事
文/王心瑩(科學人雜誌編輯)

持續寫作直達巔峰

  其實以法布爾對科學的狂熱,他還是非常希望能夠到大學教書與研究,但是當時的大學教授是名譽職位,待遇比一般教師更低,無論法布爾再怎麼不重視金錢與地位,也只好忍痛放棄機會。這雖是他一生中很大的遺憾,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他因此有許多自己的時間寫作、研究,成果流傳後世,未嘗不是另一種幸運。

  歷經多年困苦,為了改善生活,法布爾決定當個科普作家。由於他原本就是很受歡迎的基礎教育教師,也一直懷有科普寫作的理念,這份熱情透過墨水瓶與博學的知識,在30年間蛻變出95本介紹各種科學新知與新式技術的書籍,包括著名的《天空》、《大地》、《農業化學入門》、《極光》等書,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極受大人小孩喜愛,與後來20世紀美國著名科普作家愛西莫夫相較可是不遑多讓。當然,這些版稅收入便成為法布爾後半生的主要經濟來源。

  他的人生並未就此平順。由於法布爾向來倡言兩性平權、提升婦女地位,因此在晚上兼課的大眾教育課程中,設有為婦女開設的講座。這時,保守派與教會人士抨擊他竟在公開場合對婦女講解植物的授粉過程,簡直猥褻,加上其他無理的閒言閒語,心灰意冷的法布爾終在1871年辭去教職,並向他的好友、英國經濟學家與哲學家米勒(John Stuart Miller)借了一筆錢,舉家遷至亞維農北方的歐宏桔(Orange),買了兩畝大的一塊荒地住下來。

  雖然地滿石礫且處處野草,但是法布爾非常喜歡這個花了他四十年時間才終於擁有的小天地,他以普羅旺斯語名之為「荒石園」(L'Harmas),意為「只有百里香類植物生長的多石荒地」。法布爾視這塊地為「活昆蟲實驗室」,在這裡寫作、觀察昆蟲行為、做昆蟲實驗,安度晚年直到逝世為止;流傳後世的十冊巨著《昆蟲記》便在這裡寫成,於1878年出版第一冊,此後大約每三年發行一冊,至1907年出版最後第十冊。晚年的法布爾仍然清貧度日,但他發揮更多樣的才華,寫詩、作曲、甚至用水彩繪製700多種的蕈類,優游於自我生命情調的追求。

動物行為文學經典巨著

  《昆蟲記》裡記述的主角都是一般常見的昆蟲,包括糞金龜、狩獵蜂、蟋蟀、蠍子、芫菁、蟬、象鼻蟲、螳螂等,然而法布爾所敘述的種種昆蟲行為實在太過生動,總是讓人眼睛一亮甚至大吃一驚,彷彿他已經化身為昆蟲,窺見同類的生活奧祕所在,加上流暢的文字描述、層層漸進的科學推理過程,以及觀察到精彩生命過程的感嘆與情感抒發,讓人一讀便無法釋手。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便稱讚這些作品「在這些天才式的觀察中,融合熱情與毅力,簡直就是藝術品的傑作,令人感動不已。」而著有《青鳥》的比利時象徵主義詩人和劇作家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也認為法布爾是「最偉大的博物學家,也是現代最偉大的詩人」。

  《昆蟲記》至今有50多種語言版本,但許多版本只是節譯本、簡易改寫本甚至改寫成兒童昆蟲入門書,刪除了大部分的文學性描述與情感抒發,只保留昆蟲觀察的記載,因此許多人以為《昆蟲記》僅是單純的科普讀物,甚至以為法布爾是兒童文學作者呢。不過,位處地球另一端的日本倒是個異數,不但在法布爾逝世後沒多久(1923年)便首度出版日文版,80多年來更有47種全譯本或摘譯本面世,不時還有相關的展覽,甚至有熱愛法布爾的昆蟲愛好者、旅行者、文學家遠赴法國,拜訪目前已成立為紀念館的法布爾故居,探尋《昆蟲記》發生的場景和書中出現的昆蟲,生出各式各樣表達個人心中法布爾形象的書籍與電視節目。日本可說是全世界法布爾知音最多的地方,這是法布爾生前絕對意想不到的。

  日本人向來從童年時代便非常喜歡昆蟲,他們閱讀許多昆蟲書籍,這種狂熱十分特殊。台灣曾為日本的殖民地,最早關於蝶類與昆蟲研究完全歸功於日本學者,到了戰後多年都還無法超越先前的研究成果。在日本有「漫畫之神」稱號的手塚治虫也是知名昆蟲愛好者,一篇他的小學同學的訪談記錄便回憶道,「治虫」這個筆名的來源,便是因為他的名字「治」與「虫」的日文發音很類似。小學時候的手塚治虫不只愛抓昆蟲、研究昆蟲,更發揮繪畫長才,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昆蟲畫、編寫過多本內容為昆蟲百科的社團刊物;日本著名的出版社「小學館」曾將這些刊物復刻重印,加上回憶錄與人物訪談,是為《我的漫畫人生》(中譯本由玉山社出版)。在手塚治虫的漫畫作品中,都可以明顯看出昆蟲對他的人生與思想所造成的影響,例如著名的《人間昆蟲記》(時報出版)等。想必喜愛昆蟲的手塚也看過法布爾的《昆蟲記》吧。

中文世界裡的法布爾

  也因著日本對《昆蟲記》的熱愛,曾旅居日本的中國作家魯迅和周作人,對法布爾作品驚艷之餘,也將《昆蟲記》引進中國。周作人曾說:「法布爾……實地的記錄昆蟲的生活現象,本能和習性之不可思議的神妙與愚蒙。……他的敘述,又特別有文藝的趣味,更使他不愧有昆蟲的史詩之稱。」他還引用法國劇作家羅斯丹(Edmond Rostand)的評語:「這個大科學家像哲學家一樣的想,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而且抒寫。」當年他們援用日譯本的名稱《昆蟲記》,雖然與原意「有關昆蟲學的回憶錄」不甚貼切,只點出昆蟲觀察的部分,缺少「回憶錄」的文學意涵,但至今還是最通用的名稱。

  而在台灣,雖前前後後有幾個版本面世,但不是太過簡略就是改編得太粗糙。直到1993年,東方出版社出版《昆蟲記》一套8冊,才算是首次為台灣讀者有系統地介紹法布爾。這套書譯自日本集英社出版的《昆蟲記》,不過並不是原文譯本,而是由日本一位熱愛法布爾、喜歡採集昆蟲的法國文學家奧本大三郎所改寫,將法布爾以第三人稱拉進書裡,以講述故事的方式,模擬法布爾觀察的場景與思考,筆法幽默而生動。書中並邀到同樣喜愛法布爾成癡、日本三大插畫家之一的安野光雅繪製封面,還邀集著名的攝影、漫畫家及昆蟲畫家,加入精彩補充資料,是一套極佳的編輯策劃書。

  在這套書中,第八冊為《法布爾傳--昆蟲詩人的一生》,奧本大三郎綜合法布爾書中幾篇回憶錄形態的文章,以及由魯格羅(G.V. Legros)所寫的《法布爾傳》,介紹法布爾一生不平凡的經歷。魯格羅這部《法布爾傳》是很特別的傳記,他是法布爾的學生、好友,從法布爾生前便開始寫,還請傳主自己寫了一篇序,法布爾寫道:「這部傳記的作者,能把我歷年對環境所觀察的情形重現於紙上,又能把我所遵循的方法……和我的思想以及我所有的研究,所有的發明,提綱挈領,分明的加以解釋,而且敘述得井井有條,令人歎為觀止。」這部傳記的中譯本曾在1935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過,如今書蹤難尋。

  當時,如果想要閱讀更多的中譯作品,就得尋閱簡體字譯本。1923年之後,大陸出現過4種選譯本,但都譯自英文或日文版選譯本。1992年,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王光譯的《昆蟲記》選譯本,是文革後的第一個版本,而且首度譯自法文原著,引發一般讀者閱讀法布爾的熱潮。到了1997年之後,大陸出版界來了個「昆蟲總動員」,陸續有多種選譯本出爐,一時百花齊放,也激勵出版界著手全譯本的浩大工程。如今遠流出版公司選用大陸花城出版社的全譯本,並對其中昆蟲名稱與專有名詞做了極為詳盡的修訂,出版此部《法布爾昆蟲記全集》,絕對是渴盼已久的讀者的大福音。

相見恨晚的昆蟲詩人
閱讀隨筆-昆蟲記 普羅旺斯昆蟲傳奇--法布爾其人,其事
• ••••••••••••••••••••••••••••••••••••••••

大師身影邂逅法布爾法布爾說…作品賞析名作熱賣其他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