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鑰匙,解開你我心中的「推理」之謎!── Sakar專欄
 

這就是「維多利亞時代」!-談《黑石南毒殺案》

  對西方文化有興趣的朋友,一定聽過這個名詞:「維多利亞時代」;這指的可能是一種建築、藝術、或是一種生活風格(一種內衣品牌?)。「維多利亞」其實是一八三七年即位的英格蘭女王,在位六十四年,而在她統治下的這些年間,亦即大約是十九世紀中晚期的英國,其華麗、浪漫、高貴的氛圍,就是「維多利亞時代」所代表的一種風格。然而就另一方面來說,「維多利亞時代」也被當成保守壓抑的一種象徵;當時社會階級嚴明,但科學未來正蓄勢而發,在這種急遽變化的年代裡,總會有些身居高位的「既得利益者」抗拒著時代的進步。而前述的優雅風格,正好也是這些人的日常生活寫照。於是,「維多利亞時代」這個名詞,其實有著複雜的多重含意。

  前段說明乃取材自《黑石南毒殺案》一書中的導讀,而這本書講的就是發生在維多利亞時代一戶人家的故事。作者朱利安•西蒙斯有著「大師中的大師」稱號,其作品不僅獲獎無數,而且風格多變,讓人驚嘆於作者彷彿永無止境的豐富創造力。我們曾在本專欄裡討論過叢書裡的另一部西蒙斯作品《二月三十一日》,充滿了犯罪寫實風格,跟《黑石南毒殺案》的古典氛圍大異其趣,卻同樣都是相當傑出的作品。

  出身歷史學家的西蒙斯,想必對於維多利亞時代下過一番研究的苦工;《黑石南毒殺案》幾乎將當時的社會氛圍完整呈現-我們雖不曾經歷過那個時期,但書裡鉅細靡遺的描寫,再搭配上曾經涉獵過的西洋電影或其他小說,作者很有說服力地讓讀者相信,維多利亞時代就是書裡的那個樣子。當時的人正是那樣浮誇地說話,吃那種精緻講究的餐點,住那種很誇張的房子,辦那種很奢華的活動;還有,一般人完全以道德感的價值觀來判斷本該公正的司法案件,包括法官本人也不例外;以及更重要的:在那種保守的年代裡,有些人會為了很無謂的理由去殺人,而這在今日看來是很不可思議的。

  《黑石南毒殺案》講的是考勒一家人的故事。男主人約翰•考勒早已去世,女主人海麗特才是此時的大家長:包括家族企業玩具工廠的經營方針,以及這個家裡的大大小小事情,海麗特完全掌控。海麗特有一男兩女三個小孩,長男喬治娶了公司客戶的女兒,依莎貝兒,尚未育有子女;么女碧翠斯嫁給遠親羅傑,有一個前妻留下來的兒子保羅;長女夏綠蒂正跟來歷不明,欠一屁股債的商人羅伯特交往中。此外,海麗特已逝妹妹的兒子艾柏也跟這家人住在一起。像這樣一個由老女人掌權,同時又有著錯綜複雜姻親關係的大家族,正是古典推理小說的最愛;阿嘉莎•克莉絲蒂以及艾勒里•昆恩都寫過類似的題材,這個老女人看來正是最高票的死者候選人。

  《黑石南毒殺案》乍看之下也是一部與克莉絲蒂作品相仿的古典推理小說,然而,西蒙斯是個勇於嘗試的推理作家,他知道如何在相類似的氛圍底下,建構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故事。作者在全書一開始就預告故事裡面會死去三個人,這跟古典解謎小說靠著連續兇殺案來延續劇情的作法並不一樣。此外,書中並沒有安排很明確的偵探性質角色,警察則是相當稱職的獵犬-書中還有警察真的就跟狗一樣,認為社會上階級分明,警察不應該對上流社會的人展開調查,正如同主人規定狗不可以進客廳臥室一樣。嚴格來說,這本書比較像是「利用推理小說的架構,來述說一個發生在維多利亞時代的故事」。書裡給的線索相當隱晦且不明顯,讀者參與解謎的機會相對較少。但是,故事結構相當完整,人物互動刻劃精細,忠實呈現出考勒一家人在那種保守時代所遭遇到的一連串事件。

  除了前述重視階級的警察以外,書中還有兩個很值得探討的行業。首先是醫師:與案件發展較有關係的醫師有兩位:長期為考勒家服務的家庭醫師波特費得,以及年輕的新進醫師海瑟。對死因起疑的,當然是代表科學進步的年輕醫師海瑟,他同時也大膽地向老前輩波特費得提出建言,認為追求真相才是唯一的考量。但老醫師顯然不這麼想,他只擔心萬一病人死因並不單純,那麼接踵而來的流言耳語,會讓他的客戶跑光光:這可是坐馬車出診賺大錢跟步行前往賺不到錢的分別哩。書裡波特費得與海瑟的這段激辯相當傳神,而更叫人無言的是,就連當事人家屬也這麼樣認為:事件真相並不重要,我只在乎家族的名聲。然而,很諷刺地,放任事情惡化下去的後果,就是整個家族完全崩壞,而這正是當初考勒家極力想避免的局面啊!

  另一個讓人傻眼的,則是自認為是正義化身的霍金斯法官。在今天的司法系統裡,非常強調「程序正義」,畢竟「自由心證」因人而異,因此整個制度希望至少可以在程序上沒有瑕疵,以盡量保障當事人的權益。然而,當時的司法系統顯然不是這麼一回事,至少就小說所呈現出來的,法官個人的價值判斷,完全左右了陪審團的決定。當然,今日的司法體系也不是完美無缺,法庭驚悚小說作家約翰•葛里遜可以給大家舉出一大堆的負面例子。但是像霍金斯法官這種赤裸裸的「裁判兼球員」行為,恐怕也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特殊產物吧!

  整體而言,《黑石南毒殺案》是完成度相當高的一部作品。以推理小說的筆法,精確呈現出維多利亞時代的種種人與事,而且非常傳神。全書直到謎底揭曉之際,讀者才會瞭解發生命案的真正原因。我們只能說,如果當事人活在現代,或許這樁「專屬於維多利亞時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


更新日期:2007/9/10

【前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