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鑰匙,解開你我心中的「推理」之謎!── Sakar專欄
 

心理懸疑驚悚鉅著-《眼中的獵物》

  「推理小說」其實比較像是一個「集合名詞」,底下還包含著許多子類型的小說型態;在這其中,心裡懸疑驚悚小說,或許算是相當特別的一個分類。「心理小說」通常著重於故事主角內心想法的複雜轉折:以大家熟知的古老童話〈龜兔賽跑〉當例子的話,驕傲的兔子其心理狀態的描寫,從得意、風光、輕敵,到鬆懈、驚覺、悔恨;這些都可以發展成一篇以心理描寫為主的有趣小說。

  但是推理小說當然不只如此,其作品主題往往牽涉到犯罪,於是主角的心理描寫,便多了懸疑的筆法,以製造出驚悚的效果;而在這一類作品當中,當然又以描寫犯罪者的心理轉折,能夠獲得最大的揮灑空間。

  「人為什麼會犯罪?」這是一個能夠寫成好幾本小說的問題,而且回答的方式還可以很不一樣。極度認真地去探討原因,可以寫出社會派推理小說;背負著歷史包袱或是血海深仇,往往便會造就出古典解謎推理小說;歸咎於環境造成,人的隨波逐流與同流合污,則是冷硬派推理小說的處理手法;但如果原因是犯罪者個人的偏執妄想,那很可能就是我們這回所要探討的主題:心理懸疑驚悚類的推理小說。

  人之所以犯罪,往往都是想要得到些什麼利益,或是避免掉什麼麻煩;但是不可否認地,有些人的犯罪,其原因跟這些通通無關;他們犯下罪行只因為他們想要這樣做,他們的腦袋裡似乎有個聲音驅使著他們。他們犯罪跟一般人偶爾上館子吃飯一樣,只是剛好想要這樣做,然後就去做了。上館子吃飯只要不是吃霸王餐賒帳的話,基本上應該不會造成其他人的困擾。然而,犯罪可是另外一回事了:犯罪行為往往會造成他人的權益受損,甚至可能牽涉到人身安全,但是這種人他們根本不在乎。他們沒有同理心,他們的思考方式也跟一般人不一樣。

  世上或許真有這種人存在,天曉得;畢竟別人心裡在轉些什麼念頭,我們根本就無法得知。但是在小說的世界裡可以有點不一樣,透過作家的筆法,試著描摩出犯罪者的心理狀態,讓讀者們瞭解犯罪者的心理轉折:為什麼一般人視為芝麻蒜皮的小事,卻可能導致重大罪行的產生;而那些平凡人不敢輕易嘗試的勾當,為什麼有些人卻毫無顧忌地獨斷獨行?他們心裡頭到底在想些什麼?

  一生體弱多病的瑪格麗特.米勒,無疑地,絕對是心理懸疑驚悚小說的重要開拓者,或許這也跟她時常臥病在床有關,對於「病人」的理解與研究興趣,超乎其他作家。《眼中的獵物》一書,堪稱其生涯代表作之一;這書也為她奪得愛倫坡獎的「年度最佳小說」獎項,即使後代仍有推理作家處理相類似的主題,卻始終無法超越她的特殊地位。

    主角海倫•克拉弗守著尚稱寬裕的財富,將自己鎖在旅館的房間裡;但不知怎地,艾芙鈴.梅麗可卻能夠突破封鎖,給她捎來電話。電話裡的聲音可真教人不舒服,而冷酷卻帶威脅的語氣,更是讓人不寒而慄。宛如受驚小鹿的海倫,只好向她的理財顧問保羅•黑斯爾求救,請他調查出艾芙鈴的真實身份。

  然而,彷彿對於黑斯爾的調查做出回應一般,艾芙鈴拿起電話,遍地烽火地到處騷擾他人;她探人隱私,言語惡毒,說謊造謠更是家常便飯。她總是在正常人的心裡埋下邪惡的種子,一旦這人心智稍顯薄弱,擾人的念頭就會盤踞在這無辜者的心中,為他們的生活惹來無比的困擾。人的心靈就像白紙一樣,一旦受到邪惡事物的侵襲,就再也無法回復原本的純潔無暇與清澈澄明了。而艾芙鈴.梅麗可,就是到處玷污他人心靈的那隻黑手。

  其實細心的讀者一定會感覺得到:主角海倫•克拉弗小姐的心智狀況不太穩定,而彷彿互相吸引一般,海倫的家人也有著類似的問題。此外,艾芙鈴.梅麗可到底是哪一號人物?她跟這家人的過去又是如何地糾纏不清?為何要如此邪惡地摧毀這一家人呢?作者詳細刻劃這兩個女人的心理轉折,在過去的事件裡尋找蛛絲馬跡,邪惡事物的源頭,就藏在主角心裡最深處的那個地方。或許有些人會說這是一種「敘述性詭計」,但我個人覺得用這五個字來評論這麼樣一部愛倫坡獎年度小說作品,實在有點偷懶。這本小說並不打算跟讀者玩曖昧的文字遊戲,作者瑪格麗特•米勒以深刻犀利的筆法,一點一滴地忠實記錄下主角們的心理狀態與思考曲折,把所有事物攤在讀者面前。主角的心智邏輯對一般人來說或許有點匪夷所思,但是就他們本身而言,犯下這些罪行的理由不言可喻。

  《眼中的獵物》當然是推理小說歷史上的里程碑。前一陣子有部爭議性的作品,日籍作家新堂冬樹的《愛你愛到吐》,應該也可以歸類為心理驚悚小說。只是那本書似乎太刻意讓讀者「吐」,而忽略了描述主角心理變化的書寫比重。不是所有推理迷都願意將心理驚悚小說納入自己的推理小說書單裡,但是《眼中的獵物》一書,卻值得這些推理迷們破例一次。


更新日期:2007/8/2

【前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