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鑰匙,解開你我心中的「推理」之謎!── Sakar專欄
 

《法律的悲劇》無所不在


  「謀殺專門店」一百零一冊終於出齊了。最後一本選入的是席瑞爾•海爾寫於1942年的名作,《法律的悲劇》。席瑞爾•海爾的名字,幾乎從未被台灣的推理讀者提及,因此將這本書選為整個書系的第100號,當然也引起筆者相當大的好奇心。海爾具有律師與法官等法律專業身份,因此他筆下的推理小說不僅具有法律背景,其專業素養與訓練也使其作品佈局精細縝密;再加上這本書完成於古典長篇那一段「美好的時期」,因此本書當然具備所有解謎推理的必要元素。唯一比較特別的是,最後解開謎團的偵探角色,作者選擇由一位世故的老律師來擔任。當然,由書名我們可以窺知作者如此決定的原因。

  「法律推理」一向是推理小說的眾多子類型之一,國內讀者最熟悉的,應該還是「不敗律師」梅森的創造者,厄爾•史丹利•賈德諾;而當代大紅大紫,最近也有新譯作《死亡傳喚》上市的約翰•葛里遜,則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法律相關類型小說作家。這些喜歡在自己的小說裡放入豐富法學知識的作者們,其本身多半也具有法學專業背景,前面提到的賈德諾甚至還是執業律師,某些法律書籍還找得到他所參與的相關判例。

  與賈德諾讓梅森律師「橫行無阻」所不同的是,《法律的悲劇》一書中,作者其實藉由一樁匪夷所思的案件作為背景,實際上描寫了一群法律相關從業人員的周遭生活;尤其還是比較不得志的那些人。書中的主要角色巴柏法官,幾乎可以說是忙碌了大半輩子,卻因為種種因素,身邊還是存不到錢,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況味。他太太希達則是那種才貌兼備,卻對丈夫恨鐵不成鋼,頗具標準「名人背後的偉大女人」態勢。另一個關鍵人物律師帕第古,也是個感嘆年華老去,從「總有一天」變成「永遠不會了」的失意中年人,對人生充滿無奈卻又不得不接受。書記賓密許是個小頭銳面的人物,正代表了法律相關從業人員中的小角色,汲汲營營同時又毫無原則。唯一有點青春活力的是司禮官德瑞克;還好作者終究安排了這麼個年輕人,要不然情節恐怕會沈重到無法前進。

  故事是從巡迴法庭途中,巴柏法官收到匿名恐嚇信開始的,看來有人對於法官過去的判案心生不滿。其實提起法官判案,應該有大多數的人會想起「自由心證」這四個字。這可能是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但事實上法官還是得引用法律條文與判例當作準則,而將自己個人的愛憎喜惡減到最低才是。然而在這本書裡,作者還是讓巴柏法官有不少的「自由空間」,我們不敢說他不公正,但實際上卻對判決結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這難免讓人想到今日我們大家所面對的這個「泛政治化」的社會,「司法是否公正?」居然成了在現實生活上演的法律推理最大謎團!畢竟一旦人們讓意識型態主導一切而失去理智以後,世界上的公平正義與是非曲直就變得相對模糊,對真相的探究也將變得遙不可及。就連享有國際盛名的李昌鈺博士也提到,「三一九槍擊案」是他生平所偵辦過,牽涉到最多政治因素的一個事件。

  故事裡的法官,就是因為某種不明原因在巡迴法庭途中受到黑函威脅。然後雪上加霜的是,法官闖了大禍,開車撞了人;這個事件更添加了故事的複雜性。漸漸地,法官的生命遭到威脅似乎越來越具體,然而讓人尷尬的是,想取法官性命作為報復的嫌疑犯似乎也越來越多,就連法官自己本人也有自殺的誘因存在!當然,這就是古典本格解謎推理小說的拿手好戲,錯綜複雜的線索,有限人數的嫌疑犯,然後作者停下來問你:誰是「那個人」?這一連串的事件又是怎麼一回事?

  除了案件本身是樁《法律的悲劇》以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在法官不得不以「量化」的方式來決定情節輕重的情況之下,很多現實事務也因此帶了點悲劇的味道。比如說,生命或人身安全是可以換算成金錢的:身體受傷該賠多少錢,四肢受傷又該賠多少錢,萬一今天受傷的是個鋼琴家的手指,跟一個拾荒老人的手指價碼當然不一樣!此外,法律界本身那種階級地位明顯的現象,美其名是為了利用權術建立起法律的權威與不可侵犯性,但實際上很多事情是相當荒謬可笑的。故事中有一小段寫到巡迴法庭眾人分配房間的小事件,只因為法官夫人堅持同行,因此使得所有人員的「房間配給」不得不向下調整一個等級。我想這種事情直到今日還是處處可見,讀到這一段應該會讓不少讀者無奈地同聲一嘆吧!

  《法律的悲劇》一書是非常標準的古典解謎推理小說,也因此就某方面而言,難免也會有這個派別的一些缺點;比如說為了安排必要的線索情節,故事節奏稍嫌沈悶。但大致上來說,整部小說的結構相當完整,前後緊密呼應,而且除了主要案件之外,作者也在故事中加入不少插曲,一方面可以安排線索,但更重要的是他豐富了所有出場人物的個性,同時也讓所有讀者感受到:真正《法律的悲劇》,其實在社會上的所有角落都可能正在發生。

更新日期:2005/12/30

【前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