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鑰匙,解開你我心中的「推理」之謎!── Sakar專欄
 

有趣的動物推理—《半七捕物帳—太鼓卷》


  推理小說中,某些主要角色是動物,或者是該事件與動物有關,就可以歸為動物推理一類。呃,人類也是動物,但是幾乎每一部推理小說裡都會有人類擔任重要角色,因此,「人類」雖是動物,但很顯然地,並不能當作動物推理的要件。

  歷史上的第一篇推理小說,就可以算是動物推理。那是一樁密室兇殺案:閣樓的房間裡,只有一個小小的窗口,而一般人類是無法進出的,不過,「人類無法進出密室」並不表示「密室絕對無法進出」!老實說,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篇作品是有點「犯規」的。不過既然它是前無古人的史上第一,那麼當然也不會有什麼規定戒條得去遵守,大家還是把「第一」的頭銜頒給他,甚至把他奉為圭臬,當作模仿的對象。直到最近的日本推理作家綾?行人還在其爭議之作《推理大師的惡夢》裡,再度消遣了這部作品,同時也把「動物推理」提升到另一個「人神共憤」的層次。嗯,看過小說的人,應該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

  另一種廣受讀者喜愛的動物推理,就是起用動物當主角,甚至把最重要的偵探角色由動物來擔綱。無獨有偶地,以貓咪當主角的推理小說,似乎在世界各地都廣受歡迎。日本有大家耳熟能詳,赤川次郎筆下的「三毛貓探案」系列,美國也有Lilian Jackson Braun 筆下的Koko與Yum-Yum 兩隻可愛的貓咪偵探。如果放寬標準到配角的話,卜洛克筆下的雅賊柏尼有個名叫萊佛士的員工兼寵物貓,也得到不少推理迷的青睞。至於動物是不是真的比人類聰明,我想也不會有太多人去在乎的,反正只要貓咪可愛討喜就好,其他一切都好說。沒有嘴巴的凱蒂貓,不也可以靠著「可愛」吃遍天下?

  至於一般我們常說的「動物推理」,其實應該是指那些故事情節或犯罪情事與動物有明顯相關的案件。例如不肖歹徒意圖對馬匹不利以影響賽馬的結果;或是名貴金魚遭竊,而破案關鍵就在水族箱之中;至於讓動物成為重要目擊證人,案件參考人,甚至是兇手以及破案關鍵等等,當然也都可以歸為動物推理。

  動物推理之所以有趣,乃在於人們總有親近大自然,想與動物接觸的原始衝動存在。畢竟廣大的地球生物圈當中,除了人類以外,還存在著各式各樣豐富的生物種類。植物雖然也是生物,但是它們通常就是動也不動,直挺挺地站在那兒,不吭一聲。(也難怪魔戒電影中,樹人一族的反撲會讓壞蛋們那麼措手不及。)而動物會跑會跳會叫,甚至還有情緒,智慧等等相對應的反應。人類與動物的互動當然有趣得多。更何況,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對於其他動物幾乎都有絕對的掌控權,讓其他動物成為自己的寵物。也因此,當然會對於動物推理感到有趣囉。

  這回要為各位介紹岡本綺堂的《半七捕物帳—太鼓卷》,裡面便收錄有幾篇動物推理,這些故事有的叫人覺得有趣,有的卻讓人感到毛骨悚然,例如〈貓騷動〉。阿卷老婆婆跟孝子七之助相依為命,家裡還養了許多貓,貓的數目實在是誇張地多,多到給鄰居帶來困擾。於是這些鄰居聯合起來,利用群眾的力量逼阿卷婆婆就範,把這些貓拿去扔掉。但是不久之後,這些貓居然又通通跑回來了。不堪其擾的鄰居們想出更狠的方法:把貓淹死在大海之中,讓牠們回不來!但是阿卷婆婆失去貓咪的陪伴以後,不久居然也跟著過世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喜歡恐怖怪談的朋友,可千萬不要錯過這一篇!

  另外,〈廣重與水獺〉這篇也可算是動物推理,這篇故事分成兩個小段落。第一個案件場景是個開放的廣義密室:一個陌生小女孩陳屍在屋頂上,問遍了所有人,沒人知道小女孩的來歷;更何況,根本沒有人可以在不驚動守衛的情況下,把小女孩的屍體擺上屋頂啊!難道小女孩是從天而降?把屍體放在屋頂又有什麼特殊含意嗎?第二個案件則牽涉到水獺傷人。在今日都市生活慣了的我們,恐怕很難想像走在路上會有水獺跳到臉上的那種景況吧!

  除了前述兩篇以外,其他有些案件發生時,初步也會讓人懷疑是否與動物有關。例如〈腰帶池〉講的是一個傳說中內有大蛇的池塘,有天在池塘中發現一條狀似大蛇的嶄新腰帶,而腰帶的主人卻在家中遭長條物勒斃。這該不會是招惹上大蛇的後果吧?〈牽牛花宅邸〉則是另一篇有趣的故事。隨從陪著面容姣好的少爺赴京趕考,走到半路,隨從彎腰綁個鞋帶,一抬頭,少爺就不見了!劇中人的第一個想法居然是:「該不會被狐狸精給拐跑了吧!」當然,我們讀來是感覺有點好笑,但是在古代那種環境,如果說真的突然被什麼野獸攻擊,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只是等到謎底揭曉的時候,我們才會知道:心思細膩複雜的人類,才真的是最可怕的動物啊!

  這本《半七捕物帳—太鼓卷》,延續前一部的風格。同時不僅題材更加多元化,故事中很多案件也不再來自怪談,而只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疑惑,小事故,進而引發出其背後的事件,而且通常又跟犯罪情事有關,難怪捕快半七也要頻頻喊累了。《半七捕物帳》嚴格來看並不能算是推理小說,但是故事內容卻是推理味十足,再加上江戶時代幻想充斥的浪漫氛圍,讀起來還是頗具一番特殊的興味。

更新日期:2005/05/27

【前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