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刊日期:2013/2/6
11期 透視西方大國煉金術


定價320元 79 折優惠價253(2013.3.12截止)

香料貿易的豐厚利潤讓葡萄牙人跨越非洲大陸;
從美洲帶來的黃金毀滅了西班牙王室;
一紙空文讓英國人開創了美洲殖民地;
稅收要了法蘭西的命;
拒交三便士茶稅,卻催生了美國。

本書從經濟的視角,講述了從大航海時代開始的世界主要大國的崛起與衰敗,包括大航海時代、奴隸貿易、金幣銀幣之爭。揭示了經濟這隻「看不見的手」對近現代歷史的推動,以及大國興衰的深層原因。五百年來,所有那些人們曾經做對的和做錯的事情,在今天的世界經濟中都可以找到現實版。

★本書是《透過錢眼看歷史•中國篇》的姊妹作
★財經專家 阮慕驊(News98《財經晚點名》《世界一把抓》主持人)熱情推薦

◆精采目錄

第一篇  面朝大海,香料路開
第二篇  黃金砸暈西班牙人的頭
第三篇  奴隸貿易是怎麼沒的
第四篇  從羊吃人到日不落
第五篇  英鎊、黃金和牛頓爵士
第六篇  法國還在,但錢沒了
第七篇  兩個拿破崙,別樣滑鐵盧
第八篇  美利堅是何種國
第九篇  南北戰爭︰讓稅再飛一會兒
第十篇  黃金與白銀之戰
第十一篇 德意志覺得地球太小
第十二篇 兩個凱恩斯劣徒點爆全球
第十三篇 在布雷頓森林裡紙醉金迷
第十四篇 石油喪鐘,為誰而鳴 


第10期 聰明是天賦?還是習慣?
第9期 親密教養,孩子更獨立
第8期 跟MIT學破壞式創新
第5期 傾聽歷史的叮噹聲
作者的話

拆解大國煉金術

文◎波音

  地理大發現以來的五百年裡,世界歷史猶如按下了快進鍵,昔日那些延續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帝國紛紛落幕,不論是橫跨歐亞的東羅馬帝國,美洲的印加帝國、阿茲特克帝國,還是亞洲的莫臥兒王朝或中華帝國,統統遭到了下架處理。一些近代意義上的大國強勢崛起,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幾十年。

  最開始崛起的幾個國家,比如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和英國,都曾經是西歐可憐兮兮的窮鄉僻壤。它們奮鬥之初哪有什麼宏圖大志,純粹是為了一件事而奔波──發家致富奔小康。本國土地狹小,物產有限,要發財怎麼辦?正所謂富貴險中求,這些國家的人們揚帆出海,渴望一圓發財夢。

  他們成功了,不僅腰纏十萬貫,衣錦還鄉,還用海洋貿易賺來的財富作為資本,推動了歐洲工業革命的興起,這幫歐洲鄉巴佬實現了從「歐洲製造」到「歐洲創造」的轉變,再也不必眼饞東方國家的富庶了。

  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西方列強的興起最初都來自於它們經濟實力的增長,不論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財富,它們都超越了昔日的那些大帝國。因此當我們在透視大國興衰的秘密時,不可避免要關注它們的經濟興衰,關注它們是如何變富的,看看那些大國的點石成金的手指頭有什麼奧秘。

  近代以來興起的大國中,雖有些如今已經淪為二流,比如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但另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一百年前強盛的國家,比如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雖然歷經兩次世界大戰、漫長的冷戰和數次經濟危機,在一百年後的今天依然是國力強盛的國度。這些現象提醒我們,國家興衰既有四海皆準的經濟共性,也有異彩紛呈的經濟個性。

  本書站在經濟的視角,力求講述五百年來世界歷史和經濟演變中的精彩故事,特別是那些影響大國命運的經濟共性和個性。這些故事不僅對我們看清歷史迷霧背後的真相有幫助,對於我們分析今日世界的來龍去脈同樣有借鑒意義。

  本書繼續延續筆者在上一本拙作《透過錢眼看歷史•中國篇》中的寫作原則──「惡搞不史實,史實不惡搞」,在面對史實問題時,注重證據和邏輯;對於不涉及史實的部分,用活潑、時尚和調侃的語言,讓讀者在愉悅中閱讀歷史,感受歷史的趣味。


【臺灣版序】歷史的孤兒

  我們正在占領和使用著美國的土地,不是嗎?

  就拿大豆來說吧。中國大陸地區一年從美國進口的大豆約有兩千五百萬噸,按照美國大豆平均畝產約一百七十公斤計算,要生產出口到大陸的那些大豆,大概需要一億五千萬畝土地,折合一下,僅大豆進口一項,大陸就占領了美國約百分之○•二五的國土,而且是優質的良田,而非貧瘠的土地。

  當然了,我們並沒有真的派兵去搶占那些良田,我們為那些大豆付了錢。但從經濟角度看,直接購買別國的糧食和占領別國的土地然後自己生產糧食,差別可能並不大。

  揮兵占領那些良田,就需要維持一定規模的軍隊,還需要有公務員來管理各項事宜;揮臂親自種莊稼,就需要購買種子、化肥、農機,還要付出勞動,汗滴禾下土,這些全都是成本。最後,我們還要祈禱風調雨順,不要受災,否則糧食歉收,我們反而會賠本。這些費用算下來,並不一定會比直接購買別國糧食的錢少。

  從美國進口糧食就簡單多了,不管美國人的成本是多少,只要我們覺得價錢不錯,我們就會進口。我們買美國的糧食,原因在於他們生產相同糧食的成本比我們低,他們的糧食售價比其他國家的售價更划算。一句話,購買美國的糧食讓我們的利益最大化。

  這就是國際貿易的好處,它給貿易雙方都帶來財富。站在經濟的視角上,每個國家應該摒棄代價高昂的戰爭和對峙,打開國門迎接自由貿易。可惜,世界歷史並不是這麼溫馨浪漫,翻開五百年來的歷史卷軸,上面寫滿了血雨腥風和以鄰為壑。

  硝煙彌漫的戰爭和翻天覆地的革命往往是史書中的主角,但卻未必是真實歷史中的主角。特別是當我們觀察世界歷史時,國與國之間爾虞我詐,黨同伐異,熱鬧的表象之下,也許有經濟力量的暗流在湧動,在推動歷史的進程。

  這就是本書的關注點,有些時候,人們做出的歷史決定,影響了本國乃至世界的經濟走勢;有些時候,在經濟力量的左右下,各國不得已做出歷史決定。

  無視經濟力量的國家,無一例外地受到了歷史的懲罰。比如,許多國家都曾扮演過歷史上「經濟孤兒」的角色,明清時期的中華帝國屢屢閉關鎖國,自絕於天下,積貧積弱;再比如立國兩百多年的美利堅合眾國,也曾多次奉行孤立主義,傷害了本國,也傷害了世界。

  正面的例子如歷史上的琉球王國,雖然僅僅是一串小島嶼,物產匱乏,卻拒絕做歷史的孤兒,它曾一度在北至朝鮮,南至爪哇的浩瀚海洋中廣泛地從事海上貿易,把東亞和東南亞的商品倒來倒去,在強國夾擊中贏得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再如諸位讀者朋友所處的海峽對岸的島嶼,當這個島嶼置身於全球經濟圈中時,迸發出巨大的能量,一舉躍居亞洲四小龍之列。

  世界雖大,但沒有一片土地不與其他地區相聯繫,沒有一個國家能夠長久忍受做個歷史的孤兒的苦楚。所以倘若人們在海上發現一處可以釣魚的小島時,不妨翻看一下本書從經濟角度描述的五百年世界歷史,說不定能對如何打理這個小島有些新想法呢。

──摘自《透過錢眼看大國興衰》原序•臺灣版序

回首頁 |   TOP

 地址:台北市南昌路二段81號6樓.TEL:(02)2392-6899.FAX:(02)2356-4929.服務信箱:ylib@ylib.com訂閱/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