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刊日期:2012/07/02
4期 洞見真正的矽谷精神


定價300元 新書優惠價237元(2012.08.12截止)

「錫蘭式的邂逅」指的是無預期、偶然巧得的新發現,也就是「偶發力」。擁有二十餘年矽谷經驗的資深專業投資家鄭志凱,從一位創投者與管理者的目光,透視真正的矽谷精神,以美國 + 台海兩岸的三重視野,創意 + 科技的新穎論述,領導 + 管理的多元智慧,展開一場深具啟發的思考對話。

「提出一個好問題,遠比提供正確的答案重要。」鄭志凱從個人思維的管理,到全球視野的運籌,以及身為創投者所具備對科技與社會趨勢的敏銳度,凝聚成「創意引擎」、「決策密碼」、「新管理時代」、「網路後現代」、「綠色領航」五大主題,探討時下最注目的趨勢、構解最深刻的思維。

★名家推薦:劉兆玄(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史欽泰(資策會董事長).苗豐強(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徐爵民(工研院院長).鄭瑞城(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董事長).劉威麟(網路趨勢專家).何飛鵬(城邦集團首席執行長)

【作者簡介】鄭志凱
台灣清華大學物理系、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畢業。聯訊創投公司(Harbinger Venture)共同創辦人及美國總經理,曾擔任美國聯強國際(Synnex,財星500大企業)及台灣神達電腦機構各項高階管理職務。2007年擔任美西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

旅居美國矽谷二十餘年,因創投業務廣泛接觸美國、台灣、中國大陸各地傑出科技人才,得以近距離觀察產業的更迭,趨勢的潮起潮落,以及創業的艱辛與收穫。

為文旁徵博引,筆觸精練流暢,兼具深情與理性。目前定期在《天下雜誌》撰寫「創新學院」專欄。

第6期 部落文化與歷史書寫
第5期 傾聽歷史的叮噹聲
第4期 洞見真正的矽谷精神
第3期 改變人生的幸福科學
第2期 愛上國學大師的國文課
第1期 被中國歷史忽略的商道智慧
精選文摘

創意──從何而來,向哪裡去?

◎鄭志凱(聯訊創投公司總經理、美西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

《不凡的天才》一書裡,四十位麥克阿瑟獎得主,個個頭角崢嶸,各擅勝場,
但縱觀他們的人生歷程,勇於嘗試,屢戰屢敗,不比常人少;
飽嚐寂寞,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時刻只有更多。
是什麼樣的人生哲學,提供他們源源不絕的創意和勇氣?


矽谷某次談創業的座談會裡,一位好奇的觀眾向創投界大老維諾德.柯斯拉(Vinod Khosla)提出一個問題:「矽谷的創業者與其他地區有何不同?為什麼矽谷的創業者比較容易受到創投家的青睞?」柯斯拉見多識廣,一語道破:「其他地區的創業者和創投家難免向過去看,過去的失敗成為現在的紀錄,因此創業時總想規避失敗;而矽谷的創業者和創投家對失敗極度健忘,因此勇於嘗試。失敗不決定價值,創新決定一切。

這席話揭開了美國三分之一的創投資金集中在矽谷的奧秘,無怪乎年復一年、領一時風騷、推動科技潮流的領航公司如Cisco、Yahoo!、eBay、Google都在矽谷孕育、成長、茁壯。

創意開頭,創新接手

「創新」(innovation)早已成為MBA課程裡的必修課程,科技新秀的魔咒(mantra)。每一場創業者對創投家所做的簡報中,顛覆性的技術(disruptive technology)、競爭利基(competitive edge)、不公平優勢(unfair advantage),種種罐頭辭彙,在未來CEO的口裡滔滔不絕,無一不在企圖證明他的技術裡創新的含金成分。

究竟創新是什麼?它和創意(creativity)有什麼關係?創新就是用不同(新)的方法做同樣的事,或者是拿同樣的方法去做不同的事,當然更多的是發現一個新的方法,然後找一個新的領域去應用。這些「不同」和「新」從哪裡來?靠的就是創意。

創新是一個過程,創意開了頭,創新接過手,把新穎的想法轉換成一件商品、一項服務、一個流程、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因此,創意雖然不是創新的充分條件,卻是它的必要條件。

滋養創意的後天環境

每一位矽谷的創投者都同意矽谷致勝的核心在於它的創新能力,如果說矽谷創新能力的指標確實比別的地區高,矽谷這個社群必定蘊含某種特殊的觸媒,能誘發來自四面八方的英雄好漢的創意潛能,加入創新、甚至創業的行列。這樣看來,創意顯然可以來自後天的學習,甚至受到環境的啟發!

有一本過期但毫不過氣的小書《不凡的天才》(Uncommon Genius: How Great Ideas Are Born, Denise Shekerjian, 1991)中,作者為創意解碼,走訪了四十位麥克阿瑟獎得主。此獎由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 Foundation)(註一)一九八○年開始頒發,每年受獎者在二十至四十人之間,不分行業、年齡、地位,不接受推薦,也無從申請,它所獎勵的不是既往的成就,而是對自我的原創性、洞察力和潛能的持續投入(an investment into a person’s originality, insight, and potential),無怪乎此獎很快被新聞界稱為「天才獎」。作者訪問的四十位得獎人中,有哈佛大學任教的心理學泰斗、僅有高中學歷但作品為白宮收藏的木匠、在紐約哈林區開辦開放型中小學的老師,還有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詩人。如此不凡的天才組合,他們總該知道創意從何而來吧?

不約而同,他們沒有人提到創意來自一個神秘的來源,沒有人歸功於幸運之神的眷顧,也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可以傳授,更沒有人推薦兩日一夜的週末速成班。但是作者在檢視這些得獎人平凡又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之後,發現創意確實有它獨特的居住環境,有創意的人都知道該如何營造這個環境:

一、發掘出你獨特的才能。
二、下功夫擦亮你的才能。
三、面對風險,失敗只會帶來洞見和機會。
四、向比自己強的高手學習。
五、別心急氣躁,放鬆自己,細水長流。
六、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需要,安排適合自己的環境。
七、尊重自己的文化背景。
八、與其論而不作,不如起而行之。

這八點說來頭頭是道,難道真是一味創意雞湯,服用一口之後,創意即可泉湧而來?假設真有這味創意雞湯,是否對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進補效果?

將動機深化成習性,烹調你的創意雞湯

培養創意固有其技巧脈絡可尋,但技巧之為用,有如學習武術套路,雖然有款有樣,卻沒有力道;武功要能派上用場,還得靠內力。真正能夠展現創意能量的內力,靠的是生活態度和人生哲學。

《不凡的天才》一書裡,四十位麥克阿瑟獎得主,個個頭角崢嶸,各擅勝場,但縱觀他們的人生歷程,勇於嘗試,屢戰屢敗,不比常人少;飽嚐寂寞,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時刻只有更多。是什麼樣的人生哲學,提供他們源源不絕的創意和勇氣?

第一,認識每個人存在的價值。歸類、貼標籤,有助於知識的累積。對人的價值或潛力的衡量,大多數人也採取同樣歸類、貼標籤的方式。譬如說IQ,或者是SAT、GRE的分數,簡單明瞭地將人分個高下。然而美國重量級心理學者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他也是四十位受訪得獎主之一)著名的「多元智力」(Multiple Intelligence)理論,將人的聰明才智拆解成八個不同的向度──語言、數學與邏輯、視覺空間、音樂、肢體運動、人際關係、自我探索和自然的認識。沒有人八項全才,也很少人一無是處。能夠採取這個觀點,不但不再會妄自菲薄,對他人也會有適當的尊重,創意於是得到自由成長的空間。

第二,收成在過程,而非結果。注意力若聚焦在結果,便限制了創意可能探索的方向。當創意剛產生的時候,它不僅充滿不確定性,而且脆弱,容易早夭。要使創意能夠著胎,這些得獎主都有驚人的驅動力,讓自己能集中心志,長時間孜孜矻矻地淬鍊原始的創意,使它有機會逐步成形,終而展現出成熟的風貌。失敗是必然的,唯有不放棄,才有扳回一城的機會。但是在別人讚嘆他成功的時候,他已經開始了另一個創作過程。就像舞蹈家林懷民說的:「作品首演後,我對它一點興趣也沒有,只想重新出發,再去探險。」

第三,動機決定創意的最終價值。二○○七年,台灣劇場藝術家賴聲川博士在舊金山灣區做了一場小眾演講,漫談他當時的新書《賴聲川的創意學》(註二)。賴聲川是位多年以創意為工作的實踐者,這本書理論與方法兼敘,熱鬧與門道並暢,無論從深度或廣度來說,都有作者的原創觀點。書裡談到藝術的價值難有絕對的標準,譬如說九一一事件便是件不折不扣的恐怖行動,但以其籌劃之精密,行動之準確,幾乎可以媲美一部精心製作的動作鉅片,二者唯一的差異就在於動機。因此檢驗創意的價值,不能不探討創意的來源與動機。賴聲川為此提出「自私指數」的觀念,認為一個人創意終極的成就,在於他能否將動機從利己轉向利他。

從創意,到創新,乃至創業,這一段由無到有的過程,充滿懸疑、不安、焦慮、期待和興奮,我們或許曾經淺嚐,然而更多的時候,總是望門檻而卻步。天才(其實就是以創意為工作者)與凡人的差別,也許只在於他們能將動機深化成習性(創意而非僵化的習性),由習性而積累經驗,以至於一思一念、一觸一動都成為創意的素材。

正如另一位受訪的「不凡的天才」劇場藝術家艾倫.史都華(Ellen Stewart)所說:「對你所做的事有一份愛,其他一切如創意等等,自然源源而來。」

【註一】麥克阿瑟基金會乃保險業鉅子 John D. MacAuthur 一九七八年死後捐贈九二%的遺產成立,為美國著名私人基金會,此麥克阿瑟與軍人麥克阿瑟元帥無關。

【註二】《賴聲川的創意學》,天下雜誌出版,二○○六年六月。

——摘自《錫蘭式的邂逅:我在創意之都矽谷的近距離觀察》第一部「創意引擎」

回首頁 |   TOP

 地址:台北市南昌路二段81號6樓.TEL:(02)2392-6899.FAX:(02)2356-4929.服務信箱:ylib@ylib.com訂閱/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