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title.gif (2459 個位元組)

世界福爾摩斯聖地──倫敦馬里波恩福爾摩斯資料室專訪

整理/簡單

前言

  位於倫敦攝政公園西南方馬里波恩圖書館內的福爾摩斯資料室,成立於1951年,它的產生是因為當時在英國舉行的倫敦博覽會,馬里波恩區推出了福爾摩斯特展,其中展列了福爾摩斯的書籍資料、衍生產物,並根據書中描述模擬構建了福爾摩斯著名住所的起居室,供福爾摩斯迷虛擬實境,滿足幻想。此項展覽非常成功,普受歡迎,後來轉往美國、加拿大等地巡迴展覽,獲得廣大回響,有心人紛紛將與福爾摩斯相關的書籍、雜誌等寄至馬里波恩圖書館,盛情難卻、資源充足下,資料室於焉成立。

  此資料室收藏有各類出版品,包括書籍、報紙期刊、照片、剪報、評論及電影劇本等等,內容則有各式、各國的福爾摩斯故事版本(包括柯南道爾及其他熱情人士的創作)、有關福爾摩斯的撰述、作者柯南道爾的傳記、世界各地的福爾摩斯協會所出版的刊物,甚至到一九三○年為止的《岸邊雜誌》(Strand Magazine,這份雜誌對福爾摩斯的收藏者而言非常珍貴,因為裏面不時刊登柯南道爾的作品,而福爾摩斯故事第一次登場就是在此),還有相關的紀念品及偵探小說歷史等書籍。

  1998年秋末,詹宏志店長及楊澤先生等一行人來到了資料室,由凱薩琳‧庫克小姐負責接待,針對福爾摩斯故事翻譯、研究的狀況的有一番輕鬆的對談。以下為對談記錄。(◎為訪問者提問或發言,楷體為受訪者凱薩琳‧庫克回答)

 

◎您認為,這些年來,最好的「福爾摩斯參考書」是哪一本?

  只有一本。但它是不是最好的一本,倒也難講;這得看讀者注重的興趣點何在。我認為最好的一本可能應該推貝‧林哥的福爾摩斯註解本,分上下兩冊,好像是一九四幾年完成的。裏面涵蓋福爾摩斯全部故事,故事只印半頁,分欄呈現。另外半頁詳列註解,包括可供參考的相關論文、期刊名、故事背景資訊等等。而且開頭有好多篇探討文章,內容是針對福爾摩斯做導讀,比如他的背景、他的過去等等。若要說最好的一本,可能是這本註解版本。另外,牛津出版社也出了一本,但它文學味重,因為牛津出版社是英國以學術著稱的出版商。貝 ‧林哥則是美國那邊的。另外還有一本新的,也是註解本,在美國出版,應該會在明年問世吧。屆時大概就多了一本註解本。至於您剛才提到的,供閱讀時參考的單本書籍,應該推傑克崔西的《福爾摩斯百科全書》,也是美國出版的。它最早面世的時間,大概是在七○年代,但最近又以平裝本再版。我猜,這是目前最大的一部福爾摩斯百科全書。多虧傑克崔西付出的心血。書中含括所有角色、交叉指引……等等,內容詳盡。

◎你們是否有非出版物的收藏品?

  我們館內收藏有一塊可能是國粹的磚塊,以及一罐水,是貝克街二二一號地下井的井水和磚塊。不過,這類收藏也只有這一點點,畢竟我們是一家公立圖書館,負責收藏圖書。其它什物,可能只是代為保管、或是別人捐贈的。比如那尊福爾摩斯小雕像是日本製品,贈與本館。

◎是很久以前贈送的嗎?

   1980年代中期贈送的。

  這尊銅製胸像原本屬於本館所有,後來我們贈送給倫敦福爾摩斯協會,但他們決定寄放本館,以方便公眾觀賞。至於各位身後的那塊名牌,也是倫敦福爾摩斯協會所有,1950年代,倫敦都會聯線火車,駛經貝克街,他們獲得名牌之後,贈給該協會。

(之後庫克小姐從一木質書櫃中拿出一本年代久遠型式樸拙的舊雜誌為我們做說明,此櫃收置有《岸邊雜誌》等期刊)

珍本館藏──《岸邊雜誌》

  這本雜誌年代久遠,所以書背都破了。小版本、平裝,搭火車時,摺起來放在包包內,挺理想的。這一期岸邊雜誌裏頭,也有刊載福爾摩斯探案故事,是1911年份的雜誌,年代算是比較晚近的一本。當時售價六便士,約相當於今天兩便士半……而事實上,今天已經沒有半便士這種錢幣了。像這一期,一開始就是福爾摩斯探案故事。有很多插圖。最早繪製福爾摩斯插畫的席尼佩吉特,在這期插畫家重繪福爾摩斯時,已經作古了。

◎我能不能摸摸看呢?

  沒問題。它紙質相當好,是一份優秀的雜誌。每一頁的插圖都有標題。雜誌在1891年創刊時──我待會兒給各位看它的第一冊合訂本──每禎插畫都標了號碼,這一點領先了其它雜誌。比如說,在當年,你要是想擁有一位仰慕的音樂家照片,得付很多錢才有辦法買到,可是,只要花六便士,買一本岸邊雜誌,就能擁有四五幅,而且還可以閱讀其它故事,真是物超所值。裏面有短篇故事、趣味文章、自衛方法介紹──其實早在那個年代,他們已經在關心婦女,若是遭遇男子持刀攻擊的話,該怎麼應付,滿實用的哩。

◎對啊,即使在今天也很有用。

  而且是穿長裙呢,不容易呀。另外也刊了一點展現大自然的、美女圖、各類故事等等。很多知名作家是在這本雜誌嶄露頭角的,比如柯南‧道爾、P‧T‧伍德豪斯、克莉絲蒂,以及撰寫《它及五個小孩》的兒童讀物作家依奈斯比,全都囊括在這份雜誌中。不過,這份雜誌在戰前德國卻遭到禁止。因為三○年代末期,雜誌刊過一篇揭露希特勒真面目的文章,所以,這份雜誌從此在德國完全禁止發行。由此可見,這雜誌的文章性質,不全都是輕鬆的。除了文章,它還刊登廣告。像這一期,有嬰兒健康及養育孩子的廣告。很有趣的一份雜誌。

  讀者通常在書店購買雜誌,但他們多半都選擇再裝訂成合集,以便保存。讓各位看一下這個裝訂得最好、極有價值的合訂本。像這個樣子,他們把六期訂成一整冊,這是1899年6月份至12月的合集。這個合訂本裏面也有福爾摩斯探案故事。只不過,像這樣子合訂,會損失廣告和封面,所以,精采的圖片在合訂本中大都不見了。而單本雜誌現在已經很稀少了。

福爾摩斯原始造型依據

  而最早有福爾摩斯探案故事的一期,收在這個合訂本裏面。那一期是1891年6月,刊登「波希米亞的一椿醜聞」。而這本雜誌所出現的福爾摩斯繪像,這一幅算是最早的。福爾摩斯繪像在別的地方有較早出現的,但在岸邊雜誌最早出現的時間,則是這一期。由席尼佩吉繪製。基本上,他是以他自己的兄弟瓦特佩吉特的外形為描繪藍本。他那位兄弟,本人也是插畫家。起初,編輯想委託為故事做插畫的人,是瓦特佩吉特。幾年後,那位編輯還是買下席尼佩吉特的畫,放在岸邊雜誌的偵探故事中。此後,也就是自十九世紀末以降,不管是岸邊雜誌、其它英國雜誌、或是英國電視網,凡是扮演福爾摩斯、華生助手的演員,都以席尼佩吉特這些原始繪圖為依據了。

  在美國,則從傑米布萊德在電視飾演福爾摩斯起,才在岸邊雜誌找尋福爾摩斯的樣式。傑米布萊德刻意模仿這份雜誌上呈現的福爾摩斯形象。

  早年,岸邊雜誌也翻譯刊出莫泊桑等法國作家的經典小說。像最早的這一期雜誌,流露出濃厚的維多利亞時代風格,每幅插畫都用大號的阿拉伯數字標明,很正式,作法領先其它雜誌。而它們在插畫方面的印刷技術,也比其它各家雜誌好很多。顯然他們也極肯嘗試新技巧。讀者偶爾可以見到佩吉特的原始作品。如果與早期的雜誌插畫比較,可以發現他們使用的雕版印刷很棒。因為早期的印刷品,經過多年留傳,很多業已失去原來的形色。以今天先進的繪圖技術看起來,維多利亞時代的印刷仍有它了不起之處。

  這份雜誌真的出色,每翻開一頁都可以見到兩三幅插畫。它無異是透視當時生活的一扇窗戶。事實上,本館曾出版相關的歷史圖冊,而前來本館利用的,除了找尋福爾摩斯、柯南道爾,他們也可以查閱別的資料。

  這雜誌是被戰爭毀掉的。由於紙張短缺,須以替代的版式印行。此外,它還得面對報紙的競爭、平裝書的競爭。最後終於在1950年停刊。

◎這麼說來,貴館所保存的,是從它出刊,直到面臨1先令6便士的售價危機為止。

  是的。這一期裏面有福爾摩斯探案故事,當然也仍有短篇故事之類的內容。這兩頁,呈現福爾摩斯位於貝克街寓所內的房間配置情形。

  1960年代,這份雜誌又復活了一段短暫時期,大約又出了12到18期的樣子。

◎復出當時,也是月刊嗎?

  本館有收藏復刊那幾期。而那幾期仍然有福爾摩斯探案故事,由另一位作家羅東格撰寫。但同樣的,它無法與平裝書相抗衡而長期生存下去,更別提收音機與電視了。在雜誌出刊早期,很多故事可以在岸邊雜誌搶先讀到,到了四○年代,轉開收音機立刻可以收聽邱吉爾演講,人們當然對岸邊這種雜誌失去了興趣,這一點可能是扼殺這份雜誌的真正原因。沒有福爾摩斯,這本岸邊雜誌可能無法有這麼健碩的鋒頭;反過來,若是沒有這本雜誌,福爾摩斯大概也出不了名。

  談到連載小說,其實狄更斯更早運用,他寫的,真的是連續小說。但若是相同角色構成的非連續小說,那麼就算向朋友借閱,不論從那一期開始讀起都無所謂。要是買來看,情形也一樣。所以,運用這種系列技巧的,多得不勝枚舉。電視單元連續劇便是一個例子,相同的角色在不同的情節橋段出現,一週接一週演出。

◎是啊。而且這種辦法在現今仍然非常吸引觀眾。

  沒錯。我曾想到另一位作家,他在柯南‧道爾之前,便運用類似的技巧,但方式很不一樣,那就是法國的左拉。他寫了一系列大約二十篇小說,全是關於十九世紀法國一個叫做儒岡馬卡家族的故事。其中,有的是同一個角色貫串兩三篇小說,有的小說可能講的是前一篇小說曾出現的角色,但也無妨,因為他們全是同一家人。當然,它的類型與福爾摩斯探案故事不同。

(由於時間有限,對談至此告一段落,謝過庫克小姐後,大夥兒便告別離去。此資料室雖只佔斗方,卻蘊聚了豐富的參考寶藏及千萬福爾摩斯迷的熱情,衷心祝願它能日久長存,耀然茁壯。)

[回尋找福爾摩斯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