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新鮮書
   暢銷書
   優惠套書
   推薦得獎書
   Best 100 Club
   非常作家
   套書大賣場

   書目下載

   心靈、勵志

   心理、教育
   文學、小說
   企管、資訊
   自然、科普
   旅遊、時尚
   金庸、推理
   歷史、台灣
   童書、繪本
   健康、生活
   電影、藝術
   學術、傳播
   辭書、語言
   漫畫、有聲書
   CD-ROM

《活用智慧:超越IQ的心智訓練》專文推薦

掌握生活才是真智慧

  這本書的源起是1980年代委內瑞拉政府委託耶魯大學心理系的史登堡教授,設計一個為期二年的計畫方案,來提昇他們國民的智慧,計畫結束後史登堡教授把這些資料彙集起來,出版了這本活用智慧之書。初看之下,你會覺得很驚奇,智慧是可以發展的嗎?智慧是可以訓練的嗎?這本書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當然可以。智慧包括的層面很廣,除了傳統上對智慧的看法之外,史登堡教授認為智慧還應包括對新奇事物的應對以及日常生活上的實用智慧。這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也是我對目前台灣的教育深以為憂的地方。

  過份注重學業成績的結果是我們培養出一大批不會應變的書呆子。他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但是,很會考試。我知道一位非常優秀的實習醫師聽不懂「水仙不開花-─裝蒜」的意思,因為他既沒有看過水仙花球,也分不清蔥蒜,但是他的的確確是書卷獎的得主。所以我對本書第八章所列一些實用智慧的練習題,以及第九章探討為什麼聰明人會失敗而且屢見不鮮,覺得非常好。智慧是可以提昇的,因為智慧的層面實在不是現行智力測驗所能涵蓋的,你可以透過練習改進你自己的智慧能力。

  許多人把智慧和智力測驗畫上等號,這其實是大錯特錯的。智力測驗一開始在法國發展時,並不是為了測驗學童的智力而是為篩掉不適合讀書的學童。因為法國自從大革命之後,民權高漲,人們要求受教育,讀書已經不再是貴族的專利,但是人天生資質是有差別的,為了教學的方便,法國政府要求比奈(Alfred Binet,1857-1911)發展一套篩選的工具,所以在1905年時,比奈和一位年輕的醫生西蒙(Theophile Simon,1873-1961)就發展出一套有三十個測驗題,由淺入深的測驗。所以最早的智力測驗是要小孩子(二歲左右)去依著一根點燃的火柴移動他的眼睛,握住一個放入他手中的東西等等。比奈和西蒙一直修改他們的測驗直至1908年,將題數增加一倍並增加困難度,使正常的兒童約有50%的題目不能做,然後再從孩子不能做的地方為界線來計算他的心智年齡。這份測驗修訂到1911年時(這一年比奈死),已經包括從五歲到十五歲各個年齡層的測驗題,還外加五個給成人做的題目。但是把實際年齡去除以心智年齡所得到一個商數(IQ)並不是比奈或西蒙的貢獻,而是一位德國的心理學家史坦(William Stern,1871-1938)所提出的。現在年輕人不耐煩念歷史(曾有學生對我說"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念死人做的事"),但是不知道一件事的源由,半路插進來時,常會望文生義,誤解原來的意思。

  比奈和西蒙在他們1911和1916年的論文中非常小心的指出,他們的測驗並不是拿來排學生的名次或高下的,他們的測驗是一個篩選出不適合就讀一般學校學生的工具,他們同時更指出他們的測驗不是用來測量一個人天生的能力(innate ability)。因為,比奈曾在1909年設立一個特殊教育班,專門來教那些他稱之為「需要心智整型手術」(mental orthopedics)的學童。他報告說這些孩子在這個特別的教導下,學業能力都有很大的進步,所以他從不認為他的測驗測的是天生的能力,也不認為智力是不可以教的。

講起來,被世人誤解最多的一個議題可能就是智慧。在十八、十九世紀時,有人認為頭顱的大小跟智力有關,所以我們看到歐洲和美國都有人去測量腦殼的大小,包括達爾文的表弟高頓(Francis Galton)在內。高頓在1884年倫敦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中設立了一個測量人們對感覺敏感度及反應時間快慢的館(Anthropometric Laboratory),生意好的不得了,大家都樂意花錢來了解一下自己有多聰明,他一方面測來參觀的人對聽覺、痛覺的敏感度,同時也量下他們頭顱的大小。1855年時,德國的華格納(Rudolph Wagner)取得了大數學家、物理學家,也是天文學家高斯(Carl Gauss)的頭,發現這麼偉大的科學家大腦只有1492克重,只比平常人重一點而已,但是華格納的發現並沒有使別人氣餒,美國醫生施皮茨卡(Spitzka,1876-1922)收集了130個世界偉人的腦來作研究,其中包括骨顱學創始人高盧,林肯,貝多芬,屠格涅夫等,他發現名人的腦大約比一般人重100公克(約7%),其中最重的腦就是蘇俄的文學家屠格涅夫了,他的腦重2012克,比一般人足足重了50%。現在回頭去看這些文獻覺得非常可笑,但是我們也該警惕自己,一百年後人們看我們現在對智力測驗的迷信,是不是也是一樣的可笑呢?

  《活用智慧》這本書出版已經十年了,但是我仍然覺得它有被翻釋出來,介紹到台灣來的必要。這本書第一、二章對智慧是什麼有很詳盡的介紹,在介紹完概念之後,史登堡教授接著提出他自己對智慧的看法─他的智慧三元論,並且附上很多的練習題。他在整本書中一再強調智慧就是對情境的主控權,在任何一個情境都要儘量做到"操之在我"而不是"受制於人";他強調動機的重要性,強調自制力,強調毅力,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這些其實也都是我們一般教導學生培養健全人格的法則。有了健全的人格,自然會有快樂的人生,有了快樂的人生,智力有多高還有什麼重要性?人生最極終的目的不就是把你的潛能發揮出來,充充實實,快快樂樂的過一生嗎?

  美國曾經有一個天才兒童八歲進加州大學主修數學,十一歲大學畢業,十二歲進研究研,一路都念得非常好,但是他過的非常的不快樂。他很孤獨,完全沒有朋友,當父母離婚,他母親得到監護權時,他在母親的支持下,重新進入當地的高中,從高一念起,去尋找他失落的童年。這個六歲就會解微積分的孩子連棒球手套都不會戴,更不要說玩過球了,他在他嚴厲的父親的監督下,二歲就會背乘法口訣,三歲解立方根,當別的孩子在戶外騎腳蹅車、踢球時,他在室內做大學課本的習題。他曾經是金氏紀錄保持人,上過美國的"六十分鐘"這個相當有口碑的節目,他父親希望他拿諾貝爾獎,但是他對記者說:"我只想學會如何交新朋友,作一個普通人。"這是一個相當悲慘的真實故事,所幸他有一個明理的母親,在忍受專制的先生多年後,毅然申請離婚,帶著孩子遠走高飛,重新開始正常人的生活。

  1922年史丹佛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特門(Lewis Terman)曾經長期追縱二百名加州舊金山灣區智商在130以上的兒童,提供他們最好的環境,看他們以後的成就會如何。結果這麼多資優的孩子中沒有一個人拿過諾貝爾獎,雖然很多都是律師、醫生等專業人士,但是他們的生活並沒有比一般人過的更快樂。說不定還更不快樂,因為身上背負著天才兒童的標籤。這裡面最有名的是一位女孩子,她在二歲時被特門教授發掘(她的智商192)是這一組資優兒童中,智商最高的四名兒童之一,二歲就會讀書,六歲可以誦莎士比亞的戲劇,十歲時已讀過1600本書,十六歲史丹佛大學畢業,被保送到法國去念文學,念一半時改行學雕塑,念一半又改行學別的,始終是這山望那山高,別人的草地比較綠,結果潦倒一生,一事無成,到1985年她死時,死亡證書上竟列不出她的職業來。所以對於智慧,我覺得大家應該有個正確的觀念,它就像水一樣,能載舟也能覆舟,應用得當,你的人生會很圓滿,應用不得當,迷信你的天才能力,聰明反被聰明誤,虛度了一生。

  這本書文字淺顯,易讀易懂,我認為作父母的、作老師都應該讀一下。父母望子成龍,老師寄望青出於藍,每一個人對下一代都有很高的期望,但是如何平衡我們的期望與他們的希望,就需要很高的智慧了!

【推薦者簡介】

  曾志朗,政大教育系、所畢業,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心理學博士,曾任教於俄亥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台大心理系。他曾擔任國際上神經語言學、心理學及認知科學主要期刊的編輯委員,也曾是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以及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的校外考核委員。1990年返國,擔任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1994年入選為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的委員,此學術組織在國際上主導認知科學的研究;並於同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陽明大學副校長。

[ 返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