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研究論論文:研究歷程之科P解密與論文寫作SOP大公開》精彩內容
學術沙漏的方法序說 我試圖用學術沙漏(academic sandglass)的比喻,來說明研究歷程的不同階段,以及相對應的論文架構。這樣的學術研究/論文寫作命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做學問就像在無邊無際的「學海」中航行一般。有開船經驗的人就知道,由於液態的水面和固態的地面不同,駕船和開車最大的差別在於水面航行無法瞬間加速或是立即剎車。所以,在學海當中探索航行的要訣在於研究歷程的「宏觀微控」和論文寫作的「瞻前顧後」。研究生必須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而且不斷前後觀照、反覆修正,才能夠一步一步地往前邁進,讓論文的各個章節環環相扣,首尾呼應,最終順利完成論文,獲得學位。 更麻煩的是,在研究所做研究、寫論文的學海航行,並非只是在一個開闊無邊的知識領域上面航行探索而已,研究生還必須潛入浩瀚的學海深處,就像心理學所描述的幽暗內心世界一般,它是一個隱藏著「黑暗大陸」的「黑盒子」。藉由不斷的發現與發明,激盪出一個內爆的小宇宙,進而讓混沌飄忽的思想靈光,點綴出一個清晰明確的知識宮籟。因此,研究生必須在既有知識光芒的指引之下,「反覆尋找」(re-search)和「持續探索」(dis-cover)新的理路線索和未知領域,進而到達或建構出一個理論與現實的「新大陸」。這個在知識宮籟中探索航行的跳躍歷程--也就是進出理論與經驗的學術沙漏,很像是從不同的概念蟲洞(wormholes)進出經驗宇宙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它是一個「發現」與「發明」並置交錯的辯證歷程,旨在建構出一種以哲學思考和科學論述作為社會實踐的「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它的具體實踐就是論文寫作的「科學敘事」(scientific fiction),而其要訣在於藉由(將經驗現象)「概念化」和(將理論觀點)「操作化」(operationalization)的交替歷程,體現出以「大題小作/小題大作」連結「發現/發明」的科學敘事精神。換言之,在研究所裡做研究、寫論文,就是把原本非常複雜的經驗現象,弄成很簡單的概念問題;再把原本非常簡單的概念分析,弄成異常複雜的論述過程。如果你能夠掌握知識宮籟的基本命題與學術沙漏的方法序說,那麼要做好研究和寫好論文,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三階段研究歷程和五段式論文架構的雙螺旋取徑 簡言之,本書所提出進出研究與論文的學術沙漏,是由研究歷程和論文架構交織而成的雙螺旋取徑(圖一)。在研究歷程部分,它可以劃分為:1. 先期研究(preliminary study)、2. 正式研究(formal research)和3. 論文撰寫(writing-up)三大階段;在論文架構部分,它可以區分為:1. 緒論/問題意識(introduction/the problematic)、2. 文獻評述/理論觀點(literature review/theoretical stance)、3. 研究設計/研究方法(research design/research methods)、4. 研究發現與分析討論(findings and discussion),以及5. 結論(conclusions)五大部分。結合研究歷程與論文架構的學術沙漏,是一個進出經驗現象和理論觀點的轉換歷程,進而讓學位論文所關注的研究課題,在概念層次和經驗層次之間,得到釐清。由於這個先將經驗現象概念化,再將理論概念操作化的研究歷程/論文架構,很像沙漏隨著時間逐漸收斂與發散的形狀,所以我試著用學術沙漏為這樣的研究歷程與論文架構命名。 接下來我先簡單介紹研究歷程各階段的工作重點和相對應的論文產出,讓讀者對研究歷程的基本步驟和論文架構的基本格式,有一宏觀的認識。然後,我要用兩本博士論文的目錄來說明,為什麼在實證主義(positivism)的科學典範之下,一般學位論文的基本格式最好是五段式的(但是未必剛好是五章),而非其他形式。最後,本章將用英國意識流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女性主義經典--《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 1929)--為例,進一步闡述五段式論文的基本樣貌。有了這些基本認識之後,我會在後面的章節裡,逐一說明各個研究階段的工作重點,以及相關論文章節的基本內容和寫作要訣。 三階段研究歷程與各階段工作重點 先期研究、正式研究和論文撰寫三個階段的時間劃分,大致可以用研究所入學到畢業之間的修業期間,加以均分。以二年共計二十一個月的全職碩士班為例,先期研究階段包括碩一上學期、寒假和碩一下學期清明節前後的七個月時間;正式研究階段是從碩一下學期後半段開始,歷經整個暑假到碩二上學期中的七個月時間;論文撰寫階段則是從碩二上學期後半段開始,歷經寒假和碩二下學期,直到繳交論文、口試和修改論文的最後七個月。先期研究階段和正式研究階段之間的分水嶺是確認研究方向的論文計畫書(Research Proposal);而正式研究階段和論文撰寫階段之間的里程碑是做好初步分析的論文初稿(First Draft)。 兼職碩士生或是一般全職博士生的修業時間約莫四年,所以各階段的工作時間可加倍計算,兼職博士生則至少需要六到八年的時間才能畢業。當然,不同系所領域和不同個人情況,都會讓整個研究歷程和各階段的工作時間,產生極大的差異。甚至論文撰寫的實際工作,其實早在先期研究的最初階段,就斷斷續續地開始累積。所以,研究歷程的時間劃分,只是為了便於掌控研究歷程和論文撰寫的進度規劃,使研究所以學位論文為平台的獨立學習過程,能夠發揮計畫導向學習(PjBL)的綱要作用,並非嚴格規定的學習進度。然而,由於有論文計畫書和論文初稿可作為不同研究階段劃分的客觀指標,儘管各個階段的時間可能長短不一,但先期研究、正式研究與論文撰寫的研究階段劃分,卻相當明確。再者,研究歷程各階段的時間分配,就像論文各章節的篇幅安排,若能維持一個適當的比例,也不失為一個簡單有效的操作方式。若能自我要求,嚴格管控各階段研究歷程與論文撰寫的進度,甚至預留一些彈性應變的時間,那麼最後反而提早畢業,也並非全無可能。 接下來我先簡單彙整並條列出研究歷程各階段的工作內容,讓讀者有一通盤了解。從第三章開始,再逐一說明各階段工作項目的具體內容,以及相關的操作細節。 1. 先期研究階段 從入學開始到正式提交論文計畫書的研究所前三分之一時間,研究生應該完成的先期研究工作項目包括: ● 探索研究方向與擬定論文題目(可從經驗和理論的雙重視野,擇一或同步出發) ● 背景文獻的蒐集、整理(包括學位論文/期刊論文/學術專書等) ● 尋找並確定指導教授(可以和背景文獻的蒐集分析對調順序或同步進行) ● 準備研究提案(初步的問題意識/理論觀點/研究方法) 先期研究階段的關鍵產出:論文計畫書 2. 正式研究階段 論文計畫書通過之後,就進入學位論文的正式研究階段。如果缺乏自我要求的內在動力和足夠的外在推力,這個階段可能拖得很長,特別是進入田野之前糾雜難解的理論建構和研究整備工作,往往是迫使研究生休學或是放棄學業的重大因素,需要格外注意。此外,田野工作期間可能需要大量接觸陌生的環境和人群,甚至必須遠離家鄉和學校,對於研究生的身心調適,是一項極大的考驗。正式研究階段應該完成的工作項目包括: ● 理論觀點的釐清(碩士論文)與重新建構(博士論文)(包含核心文獻與相關研究的綜合評述/研究假說/概念構圖) ● 研究設計(包含方法論/研究方法/先驅研究或田野試做pilot study) ● 田野實作(經驗資料蒐集與整理/田野筆記/擬定分析架構) ● 資料分析與研究發現(草稿/補做田野) 正式研究階段的關鍵產出:論文第二章〈文獻評述〉初稿、第三章〈研究設計〉初稿、第四章〈研究發現與分析討論〉草稿 3. 論文撰寫階段 田野工作正式結束之後,就進入緊鑼密鼓、閉關寫作的最後階段。一般而言,進入論文撰寫階段之後,只要工作規律、持之以恆,例如規定自己每週要完成一章(碩士論文,博士論文每章可酌增一到二週),並針對寫好的論文初稿定期與指導教授碰面討論,那麼論文的完成,只是遲早的問題。論文最後撰寫階段依序應該完成的工作項目包括: ● 論文第四章〈資料分析與研究發現〉初稿(用前一階段的〈研究發現與分析討論〉草稿與指導教授確認分析架構及敘寫策略,若分析的主題內容可以拆解成兩三個明顯差異的不同單元,也可將第四章分成四、五、六章,但以不超過三章為宜,否則可以兩兩合併變成四、五兩章) ● 第一章〈緒論〉初稿(在已知初步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論文計畫書的內容改寫成論文的緒論) ● 第二章〈文獻評述〉二稿(在完成經驗研究的分析討論之後,回頭重新耙梳理論文獻的鋪排陳述) ● 第三章〈研究設計〉二稿(加入實作過程和田野筆記的重要事項,並將敘寫語氣由「未來式」改寫為「過去式」) ● 第四章〈資料分析與研究發現〉二稿(檢視與增補經驗分析部分是否有效回應理論分析的概念對話) ● 第五章〈結論〉初稿(跳出研究者的立場,從「局外人」和「過來人」的反身角度扼要地彙整論文,再評述其貢獻/限制/啟發/後續研究等) ● 論文口試版(快速檢視、修改、校訂第一至五章內容,並完成書名頁、目錄頁等論文前置部分及參考文獻、附錄等後置部分後,裝訂送出) ● 口試(簡報製作) ● 口試後論文修正(三稿/完校/定稿) ● 提交論文 論文撰寫研究階段的關鍵產出:論文口試版/口試簡報/正式論文 4. 論文後續階段(選擇性的延長加賽) 在論文口試完畢,修改論文期間,或是提交論文,拿到學位之後,新科碩士或是新科博士可以進一步思考,是否要將論文修改成適當格式與篇幅的學術論文或專書,投稿到研討會、期刊或學術出版社,甚至改寫成非學術的科普書籍或其他形式的出版品。有些系所會鼓勵--甚至強制規定-碩、博士生在畢業前必須到研討會中發表或投稿國內外期刊,因此研究生有必要在研究歷程的一開始就先想好這些學術參與和研究論文之間的關係,審慎加以規劃,並逐步落實。本書第九章將深入討論參與研討會、投稿期刊和其他學術出版、審查的相關課題。這個延長加賽的論文後續階段可能涉及的工作包括: ● 研討會論文/海報(選擇性) ● 期刊論文/合輯論文(選擇性) ● 學術專書或其他出版品(選擇性) ● 其他出版品或相關提案的企劃書(選擇性) 論文後續階段的重要產出(選擇性):研討會論文、期刊論文、學術專書或其他衍生出版品、行動計畫等 五段式論文架構:假設演繹法的科學敘事 每個研究所對於學位論文的章節架構,似乎並無統一的規定,甚至沒有明確的規範。研究生只好仿效過去所上畢業學長姊的論文格式,或是遵照指導教授的指示,就這麼一代一代沿用下來,變成該研究所碩、博士論文的基本格式。似乎很少人進一步追問或提出質疑,為什麼學位論文的章節架構要如此安排?難道不能因應研究生的研究主題和個人的寫作風格,有所變化嗎?而且,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長期以來並存著大頭仔和五段式兩種不同的論文格式,更讓研究生莫衷一是。尤其是一些跨領域的學科,往往橫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藝術等不同領域,研究生的論文格式,就更加紊亂了。因此,有必要在進一步討論研究歷程和論文寫作的主要內容之前,先釐清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論文常見的兩種章節架構:人文與藝術領域常見的「大頭仔」格式,以及社會科學領域偏好的「五段式」論法。 簡言之,大頭仔的論文格式是在第一章的緒論當中,除了交代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等基本元素之外,也將整本論文的研究區域(或研究對象)、文獻評述、研究方法等核心部分,一併納入,作為正式進入研究主題前的「背景交代」。造成論文第一章的內容與頁數,明顯超過後面各章節的平均篇幅,就像一隻頭大身小的蝌蚪,姑且以「大頭仔」的論文格式稱之。其內容約當於本書稍後要談的先期研究成果--論文計畫書--的大致內容,只是遣詞用字更加明確、精準。從論文的第二章開始,一直到最後的結論之前,則針對所欲研究的主題內容,以第一章所採取的理論觀點和藉此擬定的分析架構,逐章加以描述,最後一章再作結論收尾。這樣的論文架構,也常見於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專書(monographs)。只是學術專論通常會先剔除非直接相關的背景文獻,在緒論中只提綱挈領地帶出核心關鍵的理論概念,並將重要的理論內涵搭配所欲探討的主題內容,分散到各個章節裡。 相對地,五段式的論文架構通常會以差不多的章節篇幅,分別呈現緒論(問題意識)、文獻評述(理論觀點)、研究設計(研究方法)、分析與討論(研究發現)和結論等論文內容的五大部分。當然,隨著研究主題和理論觀點的差異,分析討論的部分也有可能拆解為兩、三個獨立的章節,使得論文的實際章數增為六到八章,但是其整體架構還是五段式的基本格式。這樣的論文架構,則與目前大多數學術期刊論文的基本格式吻合。
[ 返回上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