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新鮮書
   暢銷書
   優惠套書
   推薦得獎書
   Best 100 Club
   非常作家
   套書大賣場

   書目下載

   心靈、勵志

   心理、教育
   文學、小說
   企管、資訊
   自然、科普
   旅遊、時尚
   金庸、推理
   歷史、台灣
   童書、繪本
   健康、生活
   電影、藝術
   學術、傳播
   辭書、語言
   漫畫、有聲書
   CD-ROM

《如何克服溝通障礙》精彩內容

第一章 溝通能力與溝通障礙

  凡兩人以上的相處,就有協調的必要,而協調的達成,泰半靠良好的溝通。沒有(或不會、不能)反應不算溝通,答非所問不算溝通,語焉不詳不算溝通,各說各話不算溝通--以上種種溝而不通的情況,都是溝通障礙。

  每一個人都可能遭遇溝通的障礙,只是其程度的深淺不同而已;也就是說,幼兒可能有溝通障礙,成年人可能有溝通障礙,老年人也可能有溝通障礙。溝通障礙的型態繁多,原因也很複雜,最簡單的定義,可引用一位美國語言病理學家 Charles Van Riper 在一九三九年所寫《Speech Correction》書中提到的:

  1.一個人說出來的話別人聽不懂,他可能就有溝通障礙。

  2.一個人說出來的話,因為有些地方跟旁人不同,而引起別人的注意,這也可能造成溝通障礙。

  3.一個人用語言來溝通的時候,會覺得很不舒服,好像自己有什麼不對勁,這也可能是一種溝通障礙。

  由上面三點來看,凡是一個人溝通得不順暢,自己不能完全表達,聽的人也感到很不自在,所講出來的話,對方很可能根本聽不懂,這種種情形就產生了溝通上的問題。

  談溝通障礙,必須要追溯到語言治療學及聽力學開始萌芽的時期。在此,對溝通障礙理論的發展,先做一歷史性的介紹。

溝通障礙理論的沿革

  自古到今,人與人之間凡是需要溝通的時候,都會考慮到溝通是否順暢;也就是說,甲講的話乙是否能聽得懂,乙說的話甲又是否能聽得懂。在很早的希臘文獻裡,就記載了人們有溝通問題時,所使用過的治療方法。比如,嘴裡含一顆小小的鵝卵石,以幫助發音和構音的清楚;也有人在口中含棗核,甚至割除一部分舌頭,以消除溝通上的障礙。這些想要改善溝通能力的方法層出不窮,許多文獻也記載了各種不同的方法以及所獲致的結果。在古埃及的人像中,可以看到一些肢體與常人不同的人像,即是歷史上所稱腦性痳痺者的塑像。腦性痳痺的患者,其呼吸器官和構音器官異於常人,當然可能造成溝通上的問題。

  從歷史的眼光來看,最近五十年來,語言治療學、病理學、聽力學都有很大的突破與改進。五十多年前,美國有一批對構音有興趣的老師,在課餘之暇,一起討論他們所共同發掘出來的一些問題,發現有些孩童因為發音不正確而受到困擾。譬如在使用中文的社會裡,有的小孩會說「兔子」,不會說「褲子」;會說「頭」,不會說「狗」。這種構音的問題,往往造成了溝通的障礙和誤會。譬如說,想要講狗,講成頭;想要說褲子,說成兔子。

  這些老師因此覺得,他們必須互相觀摩學習,找出法子來幫助發音不正確的兒童,矯正他們的發音,就是所謂的語言矯正或發音矯正(speech correction)。語言治療學,以及現在的語言病理學(speech pathology)就是這樣發展出來的,並延伸到語言及言語病理學(speech and language pathology)。最近這幾年來,一般學者都把這一門科學稱為溝通障礙(communication disorders)。

  五十多年來的變化很大,這些研究溝通障礙的學者,由最粗淺的一些語言構音治療著手,至今已擴展到對各種溝通障礙的治療與診斷。成立已有五十餘年歷史的美國語言聽力學會(American Speech—Language & Hearing Association),經過半世紀的成長,會員已有六萬多人,分佈在全美各地及世界各國。他們工作的對象包括小孩、成年人和老人;他們的工作範圍,有的在大型醫院,有的在診所,有的在研究機構從事研究工作和在學校從事教學工作。在歐洲,這方面的工作和研究稱之為語言治療(Logopedics)及音聲治療(Phoniatrics),其歷史更為久遠。

  溝通障礙的研究在五十年來,主要是以一個整體性的角度來看語言和言語的發展。首先針對不正常發音以及語言的發展來探討異常的情形,經過多年的探討,對造成障礙的各項因素,有了相當的了解之後,才開始研究兒童正常語言和言語發展。對正常的語言和言語發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後,才更進一步知道應該如何對語言和言語異常的情形做診斷以及治療。

  因為語言本身是溝通的工具,要能有效溝通,首先必須要把這工具使用得很好,因此,每一個幼童從最初期的成長--大概還不到一歲的時候,就已開始練習發音、發聲了,這就是英文所說的「babbling」「vocal play」「cooing」。從這些牙牙學語開始,幼童一步一步地發出更多的聲音,然後才有字的出現和句子的出現。

  語言的發展,是語言學家(linguist)、聽力學家(audiologist)、心理學家(psychologist)、語言病理學家(speech pathologist)、社會學家(sociologist)、人類學家(anthropologist)、教育學家(educator)等所不斷探討的主題。經過這些年來各個不同學科的努力,所得到的結果也產生了對於語言言語病理學以及聽力學上的一些突破。語言治療學和語言學及心理學的關係十分密切,語言學和心理學上的發展可以說是領導了語言治療學治療及診斷的方向。

溝通障礙的分類

一、以溝通能力來區分:

  接收符號、訊息(如聽及讀)有困難。

  表達符號、訊息(如說及寫)有困難。

  處理符號、訊息(運用語言符號系統)有困難。

二、以言語、語言之接受與表達來區分:

  言語困難:指發聲、發音及流利度的問題。分為三類:

  1.發聲之困難:如失聲,音調、音質、音量有問題等。

  2.發音之困難:如五音不全、發音不準等。

  3.韻律之困難:如口吃、講話速度過快、上氣不接下氣、韻律不整等問題。

  語言表達困難:對說、寫或其他符號系統的理解或使用上發生困難。可分為下述六類:

  1.語音上之困難:無法按照語音規則發音。

  2.構詞上之困難:詞不達意,用詞不當等等。

  3.造句上之困難:文法不通,上下句不連貫。

  4.語意上之困難:不能了解語意或者不能表達內容。

  5.用語上之困難:不能合情合理地表達心聲,不該說話的時候說,該說時又不對題。

  6.無法精確了解及運用語言之奧妙:譬如不會把成語用到一針見血、恰到好處,或是不會使用雙關語、押韻等。

  語言處理過程困難:對說、寫訊息的處理過程產生困難。例如記憶力差、觀念不全(如前後左右分不清楚)、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造成對聽、說、閱讀及寫作上的困難。

聽力問題:

  如果聽力有問題,自然就會產生溝通障礙,詳細分類將於以後幾章內敘述。各種程度的聽力問題,大致不外:

  1.輕度:聽得見元音(韻母),但常聽不清輔音(聲母)。

  2.中度:談話內容可能大部分聽不見。

  3.中-重度:需將助聽器的音量加大才能聽見。

  4.重度:如用助聽器,可聽見自己的發聲,及周圍的大聲音。

  5.聾:對於外界的聲音,即使音量高達九十分貝,都難以聽見。

視力問題:

  如果視力有問題,不能看、不能讀、不能寫,當然會有溝通障礙。必須用輔助方式來協助溝通,如採用 Braille 系統等。

三、以溝通障礙的病理學來區分:

器質性溝通障礙:

  所謂器質性溝通障礙,從醫學眼光來看,即身體上的某種器官有缺陷(organic disorders)。又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先天性的器質障礙(congenital organic disorders),一是後天性的器質障礙(acquired organic disorders);先天性及後天性的器質性障礙,都能造成溝通障礙。

  比如,一個小孩生下來就是兔唇(cleft lip)、腔裂(cleft palate),這就是先天性的器質性溝通障礙。又如,一個小孩在三歲的時候已經學會說話,後來有一天不幸被汽車撞倒,由於腦部受損不能再清楚地說話,這就是後天性的器質性溝通障礙。除了這兩大類之外,其中還有很多的細節可以慢慢地探討。

  器質性的溝通障礙,是因為某個器官有了缺陷而影響到溝通,如果把這有缺陷的器官予以整形(plastic surgery),使它的運作儘可能如同正常的器官一樣,則溝通障礙的問題也許能夠解決。

  比如一個有腔裂的小孩,因為缺乏軟腔(soft palate)及小舌(uvula)的部分,因此吸氣呼氣、運氣發聲說話的時候,氣由鼻子漏出來,當然所有發出的音都變成了很重的鼻音(hypernasal)。假如在他的口中裝上一種特殊的 Prosthesis(補綴器)補綴,肺部呼出來的氣就能運送到口腔裡,發出來的音就不會有那麼重的鼻音。因此,這類器質性的障礙,有時候是可以不用手術就能解決的。當然透過手術也能解決,譬如在口腔外科醫師(oral surgery)與整形外科醫師合作之下,將上腔的部分縫合起來,做一個適當的處理,器官的缺陷就彌補起來,那麼溝通也就大致沒有問題了。器官性的缺陷,經常是肌肉或骨骼之發育不全,則可利用整形的方法或是外科手術來解決。

  假如器質性的障礙是在神經系統的話,那麼所發生的問題就比較複雜了。比如難產而致腦部缺氧的孩子,由於他的腦部受損,因此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發覺他的智能發展比較遲緩,有的人用心智遲滯或智能不足(mental retardation)來形容這種智能發展遲緩的小孩。這種情況下,使用外科手術是無法改進其功能的。因為沒有任何外科手術,可以使受損的腦部恢復其原有的功能。因此,這類器質性障礙的病人,就很難改進他的器官機能、恢復他的溝通能力,因而他們的發聲、發音及呼吸都可能產生問題,以致引起溝通上之困難(communication breakdown)。

功能性的溝通障礙:

  所謂功能性的溝通障礙,以醫學的角度來看,是指從外表看不出這個人或是這個小孩有任何器官上的障礙;從骨骼的構造、肌肉的構造及運用,以及其他器官的構造上,都找不出任何缺陷,可是他講起話來卻不清楚(unintelligible)。仔細檢查他的舌尖上下左右轉動的情形,齒與腔之間的關係,舌與腔之間的活動等,也一切都正常。他的吃、喝、咀嚼都正常,但是當他講話的時候,就口齒不清晰了。比如他把「褲子」說成「兔子」,「乖乖」則說成「歪歪」。

  你可以說這孩子的器官是完整的,可是發起音來卻有缺陷。像這種查不出病原的溝通障礙,一般語言治療學家都認為是功能性的障礙。功能性的溝通障礙可以說相當普遍,也往往需要語言的治療。有些父母親認為小孩講話不清楚,是一種自然發展的情形,不用去理會;可是到了某個階段,尤其小孩要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話還說不清楚可就嚴重了。

溝通功能及語言功能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主要工具,那麼溝通的目的又是什麼?研究溝通學的專家認為,溝通有多項功能,以下我們首先討論 Wells 所提出的五個溝通功能。

  控制:在溝通的行為中,參與溝通的人主要是做控制行為;例如命令、威脅、拒絕、爭論等,都表示參與者意圖控制溝通。

  表態:在溝通的行為中,表達感情或回報別人的情態;例如驚叫、告密、不贊成、責罵等,均表達了個人的心情和態度。

  傳播訊息:許多溝通行為的產生,是為了傳達訊息或獲知訊息;例如闡述事實、詢問、回答、命名、展示、解釋和承認事實等。

  表示禮貌:為了保持社會關係,增進交流;例如問候、使用合於文化背景的俏皮話或是參加禱告,以及表現具文化的禮儀等。

  表現想像力:溝通行動可使參與者運用想像力,從事富創造性的行為;例如表演、思考、說故事等。

  Grice(1975)認為,在溝通時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存在四項規則,和一些附屬的小規則。以下就是他所提的規則模式:

  量化:1.說話必須有內容(指在量方面)。

     2.說話的內容不超過說話者的負擔及聽話者的需求。

  質化:1.不說你不相信的話。

     2.不說沒證據的話。

  關聯:和主題相關。

  方式:1.避免含糊。

     2.避免多重意義。

     3.可信度高。

     4.有規律的說。

  Halliday(1975)更闡述了語言功能,詳列如下:

  語言是工具:語言可幫助兒童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語言具調整功能::語言可以控制及指導行為。

  語言是相互的:語言可以用來和周圍的人溝通。

  語言是個人的:語言可以表達個人的意識。

  語言是啟發的:語言可以說明各種理由。

  語言是想像的:語言可以創造自我的天地。

  語言是傳達訊息的:語言可以說明某些事物的功能。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每一個人類社會必然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語言,而且所有的人類也都在自己的社會文化下學習語言。Jakobson(1960)在他的溝通理論中,提出了一些在人類溝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因素,包括:參與溝通者、溝通使用方法(口語或表情)、使用的符號(語言或非語言)、溝通情境、訊息表達的方式及風格、訊息的內容及事件本身(整個的種類和特質)等。

  從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了解社會知識、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對一個人的溝通能力是很重要的,不論是從語用學的角度、從語言的意義關係或語言內容的角度來分析語言,我們在研究溝通能力時,務須把語言學所謂的語言能力、以及社會語言運用所需的能力都包含在內。

溝通能力

  一九七八年 Bloom & Lahey 在他們的著作中提到語言的三大要素,包括:

  語言的形式(form),也就是語言的「音」(發音),以及語言的字、句、文法。

  語言的內容(content),也可以說是語意學,即語言的意思。

  語言的功能(function),也可以說是語用學,即語言用時之情境及功能。

  由於這三大部分的結合以及相互作用才形成語言(請參考圖1-1,見下頁)。

  語言只是人與人溝通的工具,要能夠達到溝通,就必須要有溝通的能力,而溝通能力也包含三大條件,這三個條件彼此交集的部分,才代表一個人語言溝通的能力(請參考圖1-2,見下頁)。這三大條件是:

  語言的條件,要能夠說話,而且能夠講得通。

  要有認知的能力,要能了解周遭的環境。

  要有文化、社交、實用性的一些基本社會知識。

  就像一個人學另外一國的語言(比如說,他學英文),他只學會了怎麼發音、用字,以及如何拼成一個句子,在基本上他是有了語言能力,可是假如他不了解社交場合上和人際溝通方面的一些基本要領,他就不能夠完全達到溝通的目的。假設這個人只學到基礎的英文,而他的認知能力又有限,當然有很多東西是無法表達的,那麼,他就可能遭遇溝通上的問題。

  我們說一個人有溝通的能力,是當他說話時,不論時間、地點、方式或內容均很恰當,這種能力就叫做溝通能力。字彙和句子能夠為人們所用,主要是因為大家都同意用這種方法;除了句子和字彙是經過大家認可而後使用之外,社會的準則、運用方法及原理、策略及理解語言的方式等,也都是經過社會一致認同之後才能為眾所使用的。

  Simon(1979)假設了一個溝通能力的模式,她認為語言有三個層次,就是形式、功能和風格。筆者將她所指的「能力特徵」加以修改及說明,如圖1-3。

  .在形式方面:生動而精確的字彙,複雜而多樣的句型,使用正確的名稱。

  .在功能方面:確切指出對話的主題,使用能夠表達意圖、社會所認可及認知上具有意義的詞句。

  .在風格方面:考慮聽話者的需求、聽話者期望的訊息以及語言的流暢與節奏。

  O'Brien(1973)和 Spencer(1970)曾談及思想力的重要。 Spencer 認為思想引發語言,而O'Brien則把思想力的層次用「知覺同化理解闡釋應用」五個階段做了說明。

  一個人的認知和知覺,深受其文化、語言及溝通媒介的影響。我們檢視溝通的過程時,必須要考慮社會文化及語言對溝通的影響。圖1-4標示出溝通歷程的兩個部分--接收及表達,以及進出之間所有可能的影響因素。

  從理解的歷程來看,人類對於外來刺激,有足夠的能力測知說話者(刺激者)到底想表達什麼,然後再對刺激做反應。一旦我們從內心的字典取出一個適當意義的字,就應有能力知道這個字可以用在哪些情境,同時也該知道語言使用的習慣,及非語言的習俗;例如人和人溝通時距離的遠近,可不可以看著對方,什麼時候可以打斷別人的話等等。

  我們也要學習如何看對方的臉色和手勢,對方移動身體時,我們可能會想,他是不是不舒服、緊張或驚訝。

  字彙和文法只是語言的一部分,我們學語言是要學語言的整體(包括語言及非語言的部分),並且能了解說話者說出的每一個字,更進一步預知他想表達的意圖。因此,學字彙不同於學邏輯程式,必須在語境的配合下才能習得。這也是為什麼小孩通常先了解在某個情境下可以用哪些字、怎麼用,然後才逐字學習,而不能把字彙從語境中脫離出來單獨學習。

  字和語境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環。若想習得這個複雜的關係,不能單靠老師教,還要靠我們不斷的接受刺激,然後體驗到如何正確的使用每一個字,並且實際的運用出來,才算是學會用字的完整過程。

  小孩子學習各種表達方式,必須先了解這些表達方式能如何應用在他的語言環境裡;他也要學會哪些表達方式能夠表達世上存有的思想。

  此外,他還要參與社交活動,學習如何與別人交談,因為從社會情境來看,語言是工具,它的功能在於幫助我們和別人溝通。

四種溝通型態

  溝通的型態影響溝通的效果,以下簡單介紹常見的四種溝通型態。請參考 Hunsaker and Alessandra(1980)。

  善於表達型:這類人非常能夠自我表達,而且有問必答,談笑風生,也很容易吸引聽眾的注意力。這類人的個性比較直爽,不拘小節。

  溫文爾雅型:這類人講起話來慢條斯理,有條不紊。如果提出問題,他們不

見得有問有答,或許他會慢慢吞吞的回答,斯斯文文的應付。這一型的人做起事來比較不會衝動,對任何事情都用溫和的方法來處理,他與能言善道、心直口快的人是不同的。

  冷靜分析型:這類型的人做事情時,可說是有條有理,邏輯能力很強,所以對每一種問題都研究得相當深入,並且容易追根究柢,非得把問題的癥結問得一清二楚不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冷靜分析型的人比較刻板,凡事都遵循一定的原則,所以講起話來也是有條有理、規規矩矩,並不像能言善道型的人那麼生動、有趣。

  努力不懈型:這一類型的特質是苦幹、不顧一切、勇往直前。他對事情比較不去分析,也比較不會事來即作。通常,這些人較一般人為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凡事只是努力地作,不聲不響、默默地完成。這一類型的人在孩提階段可能已有這樣的表現。

  從性向看得出來,每個人在兒童時期就有不同的氣質表現。所以,要細心地觀察小孩的行為表現。同時在研究一個人的溝通問題時,也應該要了解他所慣用的溝通型式。

  配合人類不同的個性或心態,產生了形形色色的溝通方式。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比較沉默寡言,就認定他在溝通上有問題,也不能說一個很愛講話的人,就是個溝通能力非常好的人。

非語言溝通

  因為語言是溝通上最為廣泛使用的工具,所以我們把語言視為溝通能力的必要條件。事實上,非語言(nonverbal)也能傳達我們溝通的意思。非語言是不用字來表達的,例如一個臉部的表情,一種身體的姿態,也算是一種表達溝通的工具。當一個人笑的時候,笑容代表了什麼?發怒的時候,臉上又有怎麼樣的表情?發愁的時候,眉毛是否緊緊地蹙起?像這些都可以說是非語言的部分,也可能經由這些表情和姿態達到溝通的目的。比如說,一位父親瞪他的孩子一眼,這孩子就知道父親生氣了。

  非語言的表情非常重要,它與語言變化也有直接的關聯。口語溝通雖然是最常用的溝通方式,但是非語言溝通卻往往有更大的可信度。在中文裡,有眉目傳情、目光炯炯、雙目無神、眼神空洞、垂頭喪氣、趾高氣昂、傲氣十足、滿臉愁容、坐立不安、手足無措、搖頭擺首、志得意滿等等詞彙,均能表達出觀察者觀察到對方之神情及心意,這是使用語言溝通者很難掩飾或偽裝的。

  非語言之溝通大約有四大類:

聲音:

  1.聲調:大聲急吼表示急躁,輕聲細語表示溫柔。

  2.語氣:語氣可尖酸刻薄,可言詞中肯、誠心誠意,亦可冷言冷語。

  3.音調:提高表示興奮或緊張,降低表示頹喪,其他如聲嬌氣、尖聲細氣等都有不同含意。

  4.重音:表示事態嚴重或輕描淡寫。

姿勢:

  1.比手劃腳:用手勢協助自己的語意或表示鼓勵、抑止對方的話語等。

  2.身體動作:點頭、聳肩、晃動身體等姿態。

  3.面部表情:喜怒哀樂形於色。

  4.眼神:如目光有神、帶有殺氣、猶豫畏懼等。

  5.站、坐之姿勢:前傾表示專注,後靠表示放鬆。

距離:

  1.與對方保持之距離:太近有失尊重,太遠拒人千里,應有恰當的分寸(此分寸因文化而異,美國文化至少要有一手臂之距離;拉丁文化則可十分接近)。

  2.舒適程度: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與交情程度有密切關係,但非絕對的。

  整個人之神情:如神情自若、怡然自得、神色黯然、神情頹喪、處之泰然、神色倉惶、神情狼狽、神情恍惚、氣急敗壞等。

  非語言的觀察是溝通成功的密訣,如有好的造詣,必能得心應手、溝通順暢。反之,則可能四處碰壁,吃力不討好。

語言溝通整體觀

  溝通的歷程是一個「將部分組合成整體,但是其複雜程度又非僅單純的『將部分組合成整體』所能解釋」的過程(Strauss & Lehtinen, 1947, p.29)。 Edwards(1958)曾說,一個人若想為真實世界的事物賦予定義,那麼他必須獲知事物之間所隱藏的交互關係;因為交互關係本身雖然是一個抽象概念,但卻是社會中的一個真實現象。交互的過程是動態的,但也會出現靜態的關係;也就是說,溝通包含了刺激物之間的交互關係,以及他們所形成的靜態結構。如 Spencer 所言,特定的語言符號既然能作為溝通的媒介,這些語言符號也必然能做為引發特殊意象的工具。

  我個人認為溝通的主要目的是使說話者能夠表達,不論是藉助語用規則、語言規則或社會交互作用時特有的方式,我們都能將知識和經驗條理化,達成溝通的目的。這些條理化的溝通能力,我們可以在人類表達語言時(表面結構)觀察發現。由於人類學習溝通,是用一種整體的方式,而這個溝通能力是附屬於深層結構中的,所以實在很不容易具體的衡量和描述溝通能力的質與量。

結語:集思廣益

  目前從事語言病理學以及聽力學研究的專家,多致力於認知方面的探討,進而鑽研語言的發展,他們也發現,認知發展和語言發展之間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至於溝通問題的診斷,這些專家則是先探討語言病理方面的發展,然後進一步探討語言治療學、聽力學與心理學、行為科學、考古學、考古人類學、語言學、教育學等等學科之間的關係。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語言病理學、聽力學與醫學之間的關係。舉個例子說,一個小孩一生下來,就有器官上的毛病,在醫學方面就必須立即開始對這個孩子的診斷及治療做決策性的準備。比如,一個剛出生的腔裂嬰兒,他馬上要碰到的問題並非語言發展,而是飲食的困難。這個問題就跟耳鼻喉科、整形外科、齒科、小兒科、營養科馬上產生了聯帶的關係。

  假設一個小孩生下來,就有腦性痳痺(cerebral palsy),或者是蒙古症(Down's Syndrome),或是臉部器官有十分特殊的病狀,那麼,他不只需要小兒科、整形外科、復健科(physiatrist)、神經科醫師的協助,還可能需要照會dysmorphologist(一種治療畸型視症的專業人員)。更因為他的臉部產生了問題,溝通能力當然也受到影響,因此,醫生也必須和語言病理學家、語言治療者、聽力學者做密切的配合。

  從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了解,溝通障礙這門科學和其他科學之間的關係密切,要協助一個溝通障礙者,往往需要各相關學科集思廣益、提出貢獻,再加以整合,才能提供患者切實的治療。

  科技發展到今日,借助電腦程式設計和電腦分析,我們可以做到一些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比如說,一個腦性痳痺的人,他可能無法在生理上發出聲音,但是我們可以利用電腦發出一種合成聲音(Synthetizer),只要患者學會如何操作電腦,電腦就能「幫」他說話,達到溝通的目的(如Vocaid)。

  從一百年前到現在,人類在科學上、科技上、醫技上的突破,使得語言治療學以及聽力學邁入新的里程,使得昔日無法溝通的人現在能夠達到溝通的目的,這應該是值得慶幸的。但是,由於各門學科都有它自己的領域,並且發展日愈精細、日愈深奧,使得一個學語言治療的人,往往無法完全了解其他各科系所研究的東西,以致發生應該找其他專家配合的時候沒有去找,或其他領域的專業人員應該找語言治療學家協助時卻沒有正確行動的情形。

  事實上,一般民眾所需要的只是一些基本知識,他們希望專業人員能進一步發展他們的專業知識,並且藉著彼此的相互觀摩了解、參考其他各行各科的一些新發展後,對自己的專業有更多的貢獻,才能真正達到解決問題、造福人群、服務人類的目的(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研究語言學、心理學、語言治療學和語言發展之間的關係,從開始到現在,已經獲得一些成果和突破(請參考徐道昌等[1978]之文獻)。整個研究過程雖然相當繁複而且艱鉅,但是畢竟獲得了相當的成果;至今已發展完成許多方式,可以協助溝通障礙者達到溝通的目的,並且也有相當多的輔助溝通工具(augmentative system)被應用和推廣。未來的溝通障礙研究和發展,預期將能協助更多的人,使他們享受這個有情世界中的人際交往。

[ 返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