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新鮮書
   暢銷書
   優惠套書
   推薦得獎書
   Best 100 Club
   非常作家
   套書大賣場

   書目下載

   心靈、勵志

   心理、教育
   文學、小說
   企管、資訊
   自然、科普
   旅遊、時尚
   金庸、推理
   歷史、台灣
   童書、繪本
   健康、生活
   電影、藝術
   學術、傳播
   辭書、語言
   漫畫、有聲書
   CD-ROM

《為什麼只有我憂鬱?》序言

   自序   

台灣版序

台灣讀者的有用指南

  「憂鬱」一詞聽起來似乎有點陌生又有點熟悉,「憂鬱」的感覺令人無奈而又害怕。我們常說「好憂鬱啊!」但是又很難正確描述憂鬱的感覺。那種感覺有時讓我們覺得就像溺水般無法呼吸,有時則伴隨著既甜蜜又苦澀的滋味悄悄地接近我們。事實上,憂鬱症是人類痛苦的十大病症之一,它使得許多人深陷於極度無力感及痛苦中,甚至令人走入了死亡的可怕結局。即使沒有到那麼嚴重的地步,一般人在日常生活裡還是多多少少偶爾會掉入憂鬱的泥沼中。

  其實「憂鬱」只是一種很正常的感覺反應,而且健康的人應該具備感覺「憂鬱」的能力。我們會感到「憂鬱」,是因為我們失去了懇切盼望的某種事物而產生的自然感覺反應。現代社會可以說是自戀及憂鬱的社會,含有許多令我們不得不憂鬱的因素,加上我們本身承受挫折的能力減弱,更促成憂鬱症的氾濫。

  筆者在本書中以精神分析的觀點,探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各種不同憂鬱的面貌,以及社會裡隱藏的各種變形的憂鬱類型。本書在韓國出版後,很多讀者發現原來自己內心裡有著未解決的憂鬱,因而發掘出自己隱藏的問題為何,也明白了憂鬱原來並不是丟臉的事而感到安心,表示讀完本書後受惠良多,令我頗感欣慰。如今本書在台灣出版,更讓我深以為榮而且心存感謝,但願它也能成為各位台灣讀者憂鬱時的有用指南。(金炫辰譯)

原序

和憂鬱快樂共存/金惠男

  「憂鬱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也不是命中注定的。因此,我們能夠透過各種努力去避免憂鬱。」人人都這樣想。

  但是,這樣的想法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只能算是一個美麗的謊言。事實上,只要人生在世,沒有哪一個人能夠逃脫憂鬱的「垂青」。人類是存在於大自然的生命體,與大自然相比,實在是太渺小了。眾所周知,鹿和牛這些動物一出生就會走路,自動找到母親的乳房吸吮乳汁,隨之長大。但人類的新生命誕生後非常脆弱,沒有行動能力,成長期和其他動物相比也較長。再加上人生在世,要經歷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事情,有時候還會被疾病纏身,還要經歷離別的苦與痛,最後還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結束生命的歷程,告別這個世界。

  總之,人類相對自然來說太渺小、太弱勢,甚至無能為力。也許正因為如此,所以憂鬱才會「垂青」人類,讓人類無法擺脫它的「糾纏」。

  另外,年齡的增長在當今快速發展變化的社會裡,簡直是一種「罪惡」。新知識中的絕大部分,只要一過時就變得毫無用處。人類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顯得更加無能為力。此外,人類還要直接面對來自外界的、變化無窮的壓力,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以滿足自己的欲望和追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容易遭受挫折的考驗。

  因此,對於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會遇到--也必定會遇到憂鬱的日子。有這樣的憂鬱,也有那樣的憂鬱,還有看不到、摸不著的憂鬱。我們有時候甚至會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而長期憂鬱著。所以在這個世界上,絕對不是「唯你獨憂」。

  當然,我本人也不可能例外。青春時期的我,一直為無法解開的人生意義之謎而困惑,也不斷追求、探索著答案。那個時候,憂鬱和我如影隨形,時刻相伴。高中三年級時姐姐的去世,更在我的腦海裡深深地打上了憂鬱的烙印。  從此以後,我很長時間裡不得不苦苦打發這因憂鬱而難熬的日日夜夜。

  我到底是誰?人活在世上的理由是什麼?

  我時時刻刻想著這些,內心裡感覺到的都是恐懼與膽怯。我不敢談戀愛,我到處流浪,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最後我得到一個結論,既然這些疑問我無法明白,這些謎無法解開,那麼我就應該去「認識」我所熟知的一切。這樣的話,至少在我結束生命,離開這個世界之前,我能找到某種答案。萬一到那個時候我還找不到答案,那麼我所探索、追求的整個過程,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個「不是答案的答案」了……。

  生活在憂鬱世界的那一段歲月裡,伴隨著無盡的歡樂和痛苦,我送走了一個又一個愚昧的日子。就在這個時候,數年前纏身的疾病,使我不得不面對人生所能夠承受的憂鬱到最大極限。

  當我第一次知道我的病情時,感覺到最困難的,就是對疾病無能為力。那時我想我的人生結束了。我發自肺腑地感歎:也許是因為我做錯了什麼事情,最後不得不接受這個懲罰。我的身與心都被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所佔據控制著。

  但是,突然在某一天,我有了這樣的想法:

  「現實的情況是無情的,不可能有任何改變。今後伴隨我的,只會是更多的不便,更多的不確定因素。」

  非常奇怪的是,從此以後,我的情況再也沒有什麼變化。我開始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再也不怨恨世間的一切,再也不自尋煩惱,鬱鬱寡歡。我告誡自己從此以後應該清醒,承認我害怕憂鬱的事實,承認憂鬱已經主宰著我的靈魂。

  事實上,憂鬱有很多種形式,很多種面孔。有時候,憂鬱戴著一個假面具,連憂鬱的人自己也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原因是人類害怕憂鬱,於是就想盡一切辦法逃避它,漸漸地疏忽了自己的感受,完全不知道憂鬱已經潛伏在自己身上了。

  在節奏快速、千變萬化、紛繁複雜的現代社會裡,現代人視憂鬱為一種「失敗」,高喊著「我不能憂鬱」的口號。一旦有一點點憂鬱跡象,就會大驚小怪,認為這是必須馬上治療的疾病。這樣一來,原本輕微的症狀就會慢慢變成有著「死刑症」之稱的憂鬱症。如果一個人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他就會只想著如何去克服逃之不脫,揮之不去的憂鬱症,進而也就喪失了自己的創造能力。

  事實上,也不是所有的憂鬱都是病態的,有害的。儘管我們應該立即治療所謂的「憂鬱症」,不過人類自身一些正常的憂鬱,則是發自肺腑、一種對自己無法承受之重的抗爭聲音。這也是人類自身所發出需要自我調節生活的信號。因此,在人類感到憂鬱的時候,儘管很痛苦,但內心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活動。這正是人類對人生和自我的一種痛苦的、更深層次的洞察。

  記得在某齣心理劇裡有這樣的情節:劇中一位年輕的女主角走到台前,向觀眾訴說著自己如何難過,如何痛苦的心理狀態。那些伴舞的男孩為了安慰、幫助她,對她說了很多很多安慰的話。

  「你們說的這些道理我也懂。但對我來說現在這一切沒有任何用處,幫不了我的。」這個女孩辯解道。

  這個時候,伴舞的男孩們試圖改變角色,讓女孩自己來尋找答案。

  「還是這樣默默地忍受吧。即使把痛苦踩在腳下,它還會爬到身上來的。」女孩呆呆地看著這些男孩回答說。

  這部心理劇演出結束以後,女孩的臉色晴朗了很多,這也正是她在劇中希望得到的結果。因為她知道當時的憂鬱是無法逃脫的,她還知道憂鬱一定也有消失的一天。雖然這個過程非常非常痛苦,但卻是她必須經歷的過程。

  如果一個人害怕憂鬱,那麼他將永遠被困在憂鬱的牢籠裡,無法逃脫。那些無法承受憂鬱、向憂鬱俯首稱臣的人,就和我以前一樣,都非常害怕憂鬱。  眼見自己遭受傷害,既害怕又軟弱的樣子,的確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在體會過充滿淚水的自我憐憫和自我反省之後,我們就會清楚地認清現實,可以用溫暖的心情擁抱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一個孱弱的孩子,也可以得到足夠的力量,不再逃避,也不再躲藏,而是充滿自信地去尋找幸福所在。

  如果這本書能夠給被憂鬱所困的你帶來安慰,那麼也就和我的寫作初衷相吻合,這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了。因此,希望你不要再害怕憂鬱。即使憂鬱已佔據了你的身與心,也希望你能夠體會到生活中真正的幸福。

金惠男

   他序   

推薦序

經歷之後,才能成長

金惠男是一位文章寫得非常棒,表達力很清楚,笑容極燦爛,在公開場合大方、灑脫,私底下卻害羞、靦腆的女士。每當看到她的時候,在我的腦海裡就會聯想到出生於保加利亞、擁有法國國籍的著名女性精神分析專家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

金惠男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專長:她可以把學術性極強、非常艱澀的專業知識巧妙地用容易讀懂的大眾語言表達出來。在《為什麼只有我憂鬱?》這本書中,她旁徵博引大量憂鬱症方面的專門著作,並把這些內容轉換成通俗易懂的語言,並且加入她親身參與的許多真實治療案例,讀者閱讀時感覺就像是在看一本情節引人入勝的小說,毫不費力。不僅如此,她還將百多年來人類研究憂鬱症的理論和實例,用清晰易懂的筆法消化、融合到每一個章節中。

本書的觀點認為,人類擺脫憂鬱有時候是一件幸事,有時候也是一種不幸。事實上,憂鬱並不是只出現在身陷絕境的痛苦中,也會出現在功成名就之後;既不會偏愛垂青於特殊份子,也不會放過普通人。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讓我們很容易遭遇憂鬱。她主張我們不要想盡一切辦法來逃避憂鬱,也不要指望憂鬱一到來就能一腳踢開,我們正好可以藉此機會把自己忍耐已久的淚水全部釋放出來,就會感覺到非常痛快。她的話一點也不錯,甚至可以說是千真萬確。她在書中告訴我們「不會哭不一定是好的表現」。人只有在哭過之後才能夠成長為真正的人。也就是說,人只有經歷過憂鬱,才能夠成熟。

金惠男在本書的描述中打破了人類對憂鬱的固有偏見,並告訴我們如何直接面對憂鬱。因此,我奉勸身處憂鬱中的人們,或是正在關注憂鬱人士的人們,一定要讀讀這本書。

趙鬥英(漢城醫科大學名譽教授)

[ 返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