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島嶼狂想曲:2050願景台灣(附DVD)》序言
如鑽石般熠熠發光 --2050創意台灣的美好藍圖 陳郁秀 總統府國策顧問暨無任所大使 2001年6月,我於文建會主委任內有一趟日本之行,特別參訪了「橫濱港灣未來21計畫」,由橫濱地標塔大廈(Yokohama Landmark Tower)向外望去,眼前的都會全景令我震撼不已,這個半世紀前傳統的港都,歷經填海計畫、願景再造、官民合作,終於完成了世紀美夢,創造了新時代的國際大港都。 行程中,還參訪了素有「小京都」之稱的金澤市,以及三處社區營造典範案例。發現他們雖然強調「開發」新市鎮,卻相當有遠見的以50年發展為思考主軸,想建立一個被清水、綠意及歷史所圍繞滋潤、並且充滿人性化的「希望之都」。他們善用歷史元素與文化資產,激發社區活力、創新城市魅力,同時注入人文關懷,打造出舒適而豐富多樣化的人性空間。看到這些由50年願景擘劃蛻變而成的新都會、新社區,不僅內心澎湃,也有許多感觸。 50年後為子孫留下什麼 想起每次在飛機上俯視台灣,常情不自禁對著湛藍的海洋和鬱蓊的山巒讚嘆,然而一著陸,美麗的大地卻因為過度又整體無規劃的開發建設,不論哪個城市,其環境、市容、建築,都顯得突兀扞格、毫不搭調!這趟日本之行,給了我很大的衝擊,他山之石足以借鏡,在一心追求經濟成長、科技便利的台灣,對未來有什麼夢想?整體的美感與秩序要如何勾畫?50年後,我們將留給子孫什麼樣的自然與人文資產?這些省思,是我想用「2050創意台灣、願景台灣」為50年後台灣築夢的緣起。 我學的是西洋音樂,年輕時覺得對自己家鄉的事物不夠了解,有感於此,從1976年回到台灣之後,就非常重視台灣文化的發展,並且做了許多研究。1995年,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推動「音樂台灣」活動時,就以十年為一個單位,回顧台灣的百年音樂史,並將大家熟悉的民謠背後的故事和背景做完整記錄。我認為不僅是台灣的音樂,即便是其他社會文化的發展,固然都是要善用西方先進的科技、管理、還有學習方法,但是在精神和內涵方面,必須源自於自己的文化根源,將自己的文化歷史深刻內化為創作的精神,否則終舊沒有自己的特色。 來自過去傳統的累積與時代不斷的進步,人類文明的巨輪總是越來越快速向前推動,台灣由農業社會,到工業、資訊社會,變化非常大,不僅都市鄉鎮因建築而變貌,人們的生活觀乃至生命觀也有所不同,這促使我們不得不去思考,該用怎樣的智慧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大歷史眼光擘劃未來,預約幸福 19世紀英國的文化哲學家阿諾德(Matthew Arnold)指出,文化能使人的生活從原來的自我(original self),提升到優美自我(best self)的品質標準,其提升過程,是一種對未來美好景象的描摹。 民主化、環保、文化與人權,一直以來都是台灣的核心價值,除此之外,3600平方公里的台灣,擁有世界罕見的多元林帶與生態,在文化上,更受到華夏、原住民、東洋、國際等不同脈絡的激盪與影響,有著豐富歷史和地理資產的台灣,我認為就像鑽石各個切割面一樣,可以熠熠發光、閃亮動人。 「2050創意台灣」是一個前瞻觀念的推動,就如同2000年政黨輪替後民進黨執政,打破了「槍桿子出政權」的迷思。第一任執政的四年期間,文建會順應時代潮流,全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以藝術文化知識核心為原點,為台灣的知識經濟產業注入活水,另外,2004年春天的「換個角度看台灣」,以七張不同角度的台灣新地圖,顛覆傳統的觀念。 「2050願景台灣」是一個更大、更遠、更前瞻的思考,是一種執行「建設國家藍圖」的宏觀視野。我們在文化藝術的領域以這種夢想與理念,將過去與未來、現實與虛擬、傳統與創新的方式,結合許多個人與眾人、官方與民間的智慧,共同推動「國家建設藍圖」,期望能實現理想,也歡迎科技界及各領域共襄盛舉,讓夢想成真。 很高興2002年召開全國第三次文化會議後,「2050願景台灣」在各領域發酵。我們已經看到工研院所舉辦「2020未來科際創意競賽」的得獎作品,無不呈現出年輕人的創意和巧思,這種觀念和思考方式,相信是增進台灣國家競爭力的種籽,深切盼望無數的創意種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進而創造就一個幸福理想的台灣。
站在2005策劃2050 劉育東 長遠的整體文化計劃 陳郁秀前主委不只一次跟我提到,她認為台灣的藝術文化、建築設計政策太短視,總是以首長任期的四年,甚至是兩年為規劃期限。所以每一位首長所謂的遠見,其實都只有四年,面對著眼前的政黨、土地、經費等問題,除了覺得無能為力,更不願面對挑戰。 有一次陳主委從法國開會回來,就跟我說,我們來提一個放眼2050年的五十年計劃吧!這不是一個空想,事實上,任何一個政府在訂城市政策的時候,都是以至少三十年為規劃期程,才能完成一個成熟的城市建設。 我很贊同這個想法。以新竹市為例,1905年日本政府決定將新竹市發展成一個現代城市,他們訂的就是三十年的計劃。也就是說,從1905年開始做的計劃,要在1937年才整個完成新竹城的建設。相較於日本政府對於城市規劃的系統化和遠見,國民政府對台灣的城市建設,就好像打零工,亂無章法、零碎地進行道路拓寬、土地分割,再也沒有人用長遠的眼光,做為期三十年的城市規劃。 因此,「2050願景台灣」這個計劃,就是希望提出一個長遠的、分階段進行的整體文化藝術計劃。交大張俊彥校長聽到這個計劃與看到部分成果後,曾對陳主委與我提到,應該盡快向陳總統簡報這計劃,因為台灣太缺乏vision(願景)了,各個部會都應該像文建會一般提出50年的願景計劃。 然而立意雖好,執行上卻有許多困難。例如,我們幾十年沒有被要求想過願景,會不會早已失去了想像能力?文化藝術實際策劃時必須涵蓋整體,文建會做這件事情,會不會超越了自身的範圍,管到交通部、內政部、觀光局、國科會、海巡署等等的業務?另一方面,台灣經常5年甚至5個月後的計劃就吵不完,2050年的未來如何讓今天的多數人得到共識?即使有共識,像政策白皮書一樣只用文字敘述,能引發持續的深入討論與執行嗎? 當然困難重重,因為我們是過去五十年來第一次要提出願景,但如果想到困難就放棄,也許我們還要等上另一個五十年。因此陳主委和我希望用一個循序漸進的方式,先約一些人提出初稿,跨出最難的第一步後在持續每年討論修訂,我們不久後,就會有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另外,除了文字敘述願景以外,我們也運用數位科技進行未來時空的虛擬圖像與動畫,希望能讓社會大眾也能了解進而參與討論。 我們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這個計畫的第一個步驟,是在2002年第六屆行政院全國文化會議召開前四個月開始進行。全國文化會議每六年才召開一次,但是每次談的議題都是很枝微末節的執行面,而不是整體規劃方向的討論。 當時有幾個議題正炒得沸沸揚揚,譬如說,國父紀念館旁的鐵路局松山機廠要做什麼用?台北市政府要蓋巨蛋,行政院想蓋文化部。又好比總統府前的廣場到底要不要開放?有人認為,基於安全理由不應開放,也有人說,在都市計劃上,總統府廣場屬於博愛特區,變更用地的手續很麻煩,台北市也有自己的想法… 這兩個案例給我很深的感觸,我們的政府單位在討論重要議題的時候,總是各執己見,在經費、土地使用、安全管制等問題上爭論不休,但這些在都市發展的議題中,其實是很次要的事情。想必日本人在1905年籌畫新竹城的發展的時候,一定不是從「拆新竹城牆要花多少錢?開一條馬路會影響多少房子?」這樣的角度在想事情。他們想的是:三十年後我們要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所以我們應該先把文化發展的目標想好,然後就可以一一列出困難點,再訂一個三十年的計劃,不急躁地、逐步地把困難解決。將來不論是哪個政黨執政,都要依循這個目標,接續向前-大家都為了台灣的美好未來而努力! 其實,依照現在科技發展的速度來看,眼前以為的困難,到了五十年後也許根本一點都不困難。舉一個例子,我們想過要做一個貫穿台灣海峽的海底隧道,本來以為一定是個很困難的工程,結果,工研院的研究員告訴我們說,三十年後的科技就可以做到了。所以我們現在更可以無限地想像、無限地創造、無限地發展。 跨出思考的第一步 只有四個月的時間,就要到全國文化會議上去報告,整體文化太廣,如何在四個月內提出一個包含整體文化的、有創意的建議?所以我們回到執行面上。「2050-Ⅰ」,提出的是一個想事情的方法,跟怎麼去想未來的操作呈現方式,同時縮小討論範圍,只談城市與建築-我們比較熟悉,比較能夠掌握的領域。 於是,一組大約20人的交大師生,做出了一段十分鐘的DVD。我們當然不是那麼天真地認為,五十年後的台灣是我們這一小群人可以決定的。我們只是第一個案例,提供遠見和思考,給大家做公開的討論,以後還要持續地更新。反覆修正大約十年的時間,對於五十年後的想像就會比較具體。 這個計劃的另一個很實際的執行做法是,用影像來提供討論素材。過去專業界和學術界習慣用文字作為溝通的工具,但這種做法是屬於專業者的、小眾的,因為必須要具備某些專業的知識背景的人,才能參與這樣的討論。要讓廣大的大眾交互參與討論,就必須用影像、DVD、3D圖像,將現有的城市風貌、空間圖像,利用拍電影的手法,淺顯易懂,以激發民眾的關注與討論。 當時我們選了台北、新竹,和澎湖,三個典型的城市案例。台北是一個標準的現代都會;新竹是一個融合文化、科技,還有一點鄉村感覺的城市;澎湖則是一個離島,以生態、海洋資源為最重要的元素,但是澎湖人又希望它有商業的、經濟的活力。 我們在台北選了兩個點:一個是總統府前廣場(圖1),另外一個是松山機廠(圖2、3),從高樓和直昇機上拍了很多現況照片,然後模擬出未來的人、樹、綠地、藝術看板、街道裝置等等,融合在原有的空間影像裡,我們要的是藝術、科技和都市空間結合的氛圍,讓所有的民眾都可以看到未來的城市面貌。 在新竹,我們做了虛擬影像館、虛擬博物館、數位博物館(圖4、5),結合東門城二級古蹟,腳踏車道、數位公車,成為一個融合了人文與科技的都市街景(圖6、7)。在澎湖,我們創造了一個從縱貫線延伸出來,穿過台灣海峽的隧道,經過這個隧道,民眾可以完整地看到台灣海峽的海洋生態(圖8),最後到達高鐵澎湖站,往下看到海底古城(圖9)。上到地面,唯一看到的房子就是一個依山而建的觀光休閒旅遊服務中心(圖10)。 這些都是五十年後絕對做得到的事情,只要我們有計劃地發展。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想像科技 經過兩年,陳主委又提議要做「2050-Ⅱ」,因為兩年前的目標雖然遠大,但是案例只選了城市與建築,現在要把全部的文化藝術範疇,包括「藝術文化」和「生活文化」的十八項子題,都用一樣的遠見想像未來。 我認為,今天提出「2050-Ⅱ」的意義,不只是從今天來看西元2050年的台灣,回過頭去看,日治時代結束到現在,也大約是五十年,我們剛好站在一個時間點上。因此,我們正好可以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基於對過去五十年的了解,去看未來的五十年。 除了「藝術文化」和「生活文化」的十八個子題之外,還有一件事情是現在大部分中年以上的人想像不到,但是年輕人已經受到很大影響的,就是科技對文化和生活的衝擊。我認為,人類文化在五十年後,必然是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的大融合狀況,科技在那時會自然地融入文化藝術當中。 基於這個觀點,交大的數位團隊運用了高度的創造力,將他們對未來的想像,用影像呈現出來。我刻意不和他們討論,希望這群年輕人把自己的想像完全釋放,不要被我所影響而有所侷限。這次做的可能還是不足,但是我們今天做的就是希望延續過去的思維,並且吸引大家來參與討論,繼續發展到更成熟的地步。 希望這樣發展到十年後,我們對未來的想像能夠趨於成熟,當時的政府就有很多具體的規劃方向可以依循,願意花很多的錢,有效率地逐步執行,相信到了2050年的時候,就會有很好的成果。 關於「2050願景台灣v1」 包含2050-I與2050-II的「2050願景台灣」計劃,結合文字、影像(DVD)與網站,希望建構一個多元的討論平台,讓關心台灣文化發展的人,都能參與這個討論,提出想法與做法,共同規劃台灣的未來。今天我們做的是v1(第一版version 1),藉此引發的討論與回饋內容,將成為未來v2,甚至v3的修正參考,連續三年,由原班人馬根據大家的討論意見,進行兩次的更新修正,我們就有機會產生為未來50年策劃的思維模式及決策模式,對於潛力無限、可能無窮的2050,也才有機會更具體地想像與掌握。(蕭瑞綺整理)
[ 返回上一頁 ]
|